关于郭守敬的演讲稿

2024-02-17 00:22

快!!!
1个回答
郭守敬(1231~1316),中国元代的大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专家和仪器制造家。字若思,顺德邢台(今河北邢台)人。生于元太宗三年,卒于元仁宗延二年。

郭守敬幼承祖父郭荣家学,攻研天文、算学、水利。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元世祖忽必烈攻下南宋首都临安,在统一前夕,命令制订新历法,由张文谦等主持成立新的治历机构太史局。太史局由王恂负责,郭守敬辅助。在学术上则王恂主推算,郭主制仪和观测。

至元十五年(或十六年),太史局改称太史院,王恂任太史令,郭守敬为同知太史院事,建立天文台。当时,有杨恭懿等来参予共事。经过四年努力,终于在至元十七年编出新历,经忽必烈定名为《授时历》。

《授时历》是中国古代一部很精良的历法。王恂、郭守敬等人曾研究分析汉代以来的四十多家历法,吸取各历之长,力主制历应“明历之理”(王恂)和“历之本在于测验,而测验之器莫先仪表”(郭守敬),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态度,取得许多重要成就。

郭守敬为修历而设计和监制的新仪器有:简仪、高表、候极仪、浑天象、玲珑仪、仰仪、立运仪、证理仪、景符、窥几、日月食仪以及星晷定时仪12种(史书记载称13种,有的研究者认为末一种或为星晷与定时仪两种)。

在大都(今北京),郭守敬通过三年半约二百次的晷影测量,定出至元十四年到十七年的冬至时刻。他又结合历史上的可靠资料加以归算,得出一回归年的长度为365.2425日。这个值同现今世界上通用的公历值一样。

中国古历自西汉刘歆作《三统历》以来,一直利用上元积年和日法进行计算。唐、宋时,曹士等试作改变。《授时历》则完全废除了上元积年,采用至元十七年的冬至时刻作为计算的出发点,以至元十八年为“元”,即开始之年。所用的数据,个位数以下一律以100为进位单位,即用百进位式的小数制,取消日法的分数表达式。

晚年,郭守敬致力于河工水利,兼任都水监。至元二十八至三十年,他提出并完成了自大都到通州的运河(即白浮渠和通惠河)工程。至元三十一年,郭守敬升任昭文馆大学士兼知太史院事。他主持河工工程期间,制成一些精良的计时器。
相关问答
郭守敬什么人物
1个回答2024-02-12 16:13
郭守敬(1231-1316),中国元朝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专家和仪器制造专家。字若思,汉族,顺德邢台(今河北邢台)人。生于元太宗三年,卒于元仁宗延祐二年。郭守敬曾担任都水监,负责修治元大都至通州的...
全文
郭守敬
1个回答2024-02-29 00:17
是元代卓越的天文学家,研制了十余种天文仪器,在北京建立了天文台,又是我国地理学上用海拔测量地形的第一人。
从郭守敬身上学到了
1个回答2024-03-15 16:10
在邢台县的北郊,有一座石桥。金元战争的时候,这座桥被破坏了,桥身陷在泥淖里。日子一久,竞没有人说得清它的所在了。这给来往的人带来了很大的不便,而且严重影响了当时的农业发展。郭守敬查勘了河道上下游的地形...
全文
你从郭守敬 身上学到了什么精神?
1个回答2024-03-11 12:30
首先说说郭守敬这个人物,在说能从他身上学到什么。郭守敬,现邢台的故里,从小家境贫寒,为了当时的社会背景,一心有远大的报复,著名的思想家。有着不可磨灭的精神支柱。可以学习的。
郭守敬是谁?
1个回答2024-05-12 01:01
(1231年~1316年),字若思,顺德邢台人,是我国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专家和仪器制专家。他研究制订出来的《授时历》已经通行了360多年,是当时最先进的一种历法。
郭守敬小学的天文
1个回答2024-01-20 21:20
迎着新世纪的曙光,沐浴着课程改革的春风,邢台市郭守敬小学如同一颗散发着诱人芬芳的蓓蕾,在河北省邢台市桥西区冶金北路76号徐徐绽放。本校师资队伍强大,学课建设合理,学校文化浓厚, 学校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
全文
郭守敬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8 08:50
勤奋少年 我国元朝大科学家郭守敬生于1231年(元太宗三年、金哀宗正大八年)。家乡在今河北省邢台县。 邢台地方本来属宋朝,1128年(宋高宗建炎二年)被金朝夺去,到1220年 (金宣宗兴定四年...
全文
郭守敬都做了是什么事?
1个回答2024-02-07 23:15
郭守敬(1231-1316),中国元朝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专家和仪器制造专家。字若思,汉族,顺德邢台(今河北邢台)人。生于元太宗三年,卒于元仁宗延佑二年。郭守敬曾担任都水监,负责修治元大都至通州的...
全文
郭守敬
1个回答2024-03-11 11:26
元代大科学家。在天文、历法、水利工程、数学、地理、机械等方面都有卓越成就。曾修成《授时历》,是中国古代最优良的一部历法。
郭守敬
1个回答2024-04-16 14:28
(1231—1316)元顺德邢台(今属河北)人,字若思。曾从刘秉忠学。中统三年(1262)以张文谦荐,任提举诸路河渠,次年升副河渠使。至元元年(1264)从张文谦行省西夏,治复唐来、汉延等大渠。...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