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能力

2024-02-18 09:32

1个回答
文学作为人学, 总是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独领风骚。文学作品总是以它特有的文学形象和文学魅力, 展示人性美和人情美, 强烈地叩击着读者的心灵, 呼唤着时代的强音, 读者在阅读中无不受到教育和美的熏陶。阅读的效益是什么?是阅读的收获, 是阅读的成就感, 是阅读能力的迁移。通过阅读, 不仅可以整体感知, 积累许多感性的语言材料, 培养语感, 增强理
解能力, 打开知识视野, 还可以提高学生识辨真善美的能力, 提高对文学作品的艺
术鉴赏能力。
一、在阅读中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
认识感知作品的形象, 只是一个起点, 进入理性认识才是从阅读到鉴赏的飞跃。阅读是发展学生智力的最好的方法, 在熟读、精读的基础上, 整体感知作品的意境, 读者在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和故事情节的感召下, 自觉地进入作品所描绘的天地, 见作者之所见, 思作者之所思, 爱作者之所爱, 恨作者之所恨, 要像孔子听了韶乐一样: “三月不知肉味。”如读鲁讯先生的小说《孔乙己》, 在感知孔乙己的形象的基础上, 进入的理性境界应该是: 自己仿佛置身于鲁镇的咸亨酒店里。耳中听到的是人们讥笑孔乙己一浪高过一浪的笑声, 看到的是穿长衫要
酒、要菜慢慢坐喝的有钱有闲的阔佬和短衣帮站在柜台前站着喝酒的姿势, 以及孔乙己穿着又脏又破的长衫却站着喝酒的特殊形象。脑海中有历史的风云在翻卷, 有现代生活的改革开放的浪潮在推进, 认识到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和社会的罪恶, 看到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 人们的冷漠麻木, 不幸者的苦难遭遇。再从这样的境界中走出来, 就自觉地接受了作者的理念、信仰和世界观, 自然就能更深刻地理解作者的主题和深一层地认识作品的形象。
二、在阅读中和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任何一篇文学作品都是作者特殊感情作用于客观存在的结果, 作家用自己特有的审美能力从生活中发现美, 并以自己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为基础来再现美、创造美, 这种艺术创作活动又往往借助于美的形式和美的手段来进行、展开。文学鉴赏是一种艺术认识, 它始于感性活动, 伴随着作者的情感, 它总是借助具体形象反映生活, 通过艺术的感染力量和美感作用影
响读者, 产生强烈审美感受。作家创作的作品都是全身心的投入, 让情感的清泉汩汩流淌在字里行间, 淋漓尽致地表答自己的喜怒哀乐, 以其丰富的情感魅力深深地感染读者, 让学生仔细品味文中所表达的情感, 让学生接受、认识健康人生哲学的熏陶, 以此来培养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使学生认识审美能力得到净化和美化。那么读者如何能在阅读中扑捉作者这一情感, 共同进入情感的境界, 和作者产生共鸣呢?如读朱自清的写景散文《春》,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同时, 体会到了诗的意境美和情感美。春天尚未来临, 热切地盼望她的到来; 待春天降临后, 则尽情地欣赏这美好的大地回春的景象, “坐着,躺着, 打两个滚, 踢几脚球, 赛几次跑,捉几回迷藏”, 写出春天来了人们的喜悦之情, 显得活泼、自然, 读者和作者的感
受是相同的。“一年之计在于春”使人联想到“一日之计在于晨”和“一生之计在于勤”, 这对启迪人们的思想有积极作用。文章结尾把春天比做“刚落地的娃娃”,因为它是“新生”的; 把春天比做“花枝招展的小姑娘”, 因为它“娇美”; 把春天比做“健壮的青年”因为它有“无穷的活力”。从“娃娃”到“小姑娘”到“青年”, 形象地点明了春的成长进程。品读鉴赏这篇散文, 不仅仅是让他们在作家描绘的天地里逗留, 还要使人真正感受到了希望的力量, 这时的读者和作者仿佛双手已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共同拥抱着美好的春天。
三、在阅读中接受美感, 学会做人
文学作品的审美情感的功能体现在以情感人和以情移人, 文学作品所反映的思想和意境, 都是经过作者情感浸润、过滤和提炼的, 对学生有情感的导向作用。接受文学作品的美感, 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 必须是学生在阅读的过程由“感”而“悟”, 而自求得之, 充分培养学生读书的意识, 使学生对蕴藏于作品的深厚的审美内涵进行切身感受, 才能实现审美情趣的培养, 通过阅读体味文学作品的语言文字, 艺术风格, 文章意蕴, 运用自己的理解能力和想象力体会作品, 用自己的感悟去渗透作品。阅读或鉴赏文学作品的最终目的: 一是接受美感, 即在阅读中领会作者的意图, 步入作品那神奇的天地, 情感上得到共识, 共同享受精神上的愉悦; 二是受用和升华, 即受到作品中形象的激励, 得到作者情感的鼓励和精神品格的感化, 增强识辨真善美的能力, 学会做人。如阅读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通过作者对洞庭湖雄伟壮美, 自然形势, 霪雨霏霏、凄惨阴森的秋景和景象秀丽、恬静愉悦的春光三个宏大壮阔的景象描写, 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范仲淹的旷达胸襟、宏伟气度、高尚的道德情感成了后世志士仁人修身之言的准绳, 其高尚的品德也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
在阅读过程中学习鉴赏, 既是学习过程, 又是实践活动, 如再有一定的理论作指导, 把握好阅读与鉴赏的一般规律和总体过程, 可以得到美的享受, 也是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的一种手段。
相关问答
阅读鉴赏
1个回答2024-03-14 09:26
1.百草园童趣回忆 2. (1)翻开断砖找蜈蚣 (2)逗弄斑蝥 (3)拔何首乌 (4)摘覆盆子吃 3. “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等句用拟人的手法把动物的动态场景生动形象...
全文
怎么培养孩子阅读能力 怎么培养孩子阅读能力四岁
1个回答2024-02-02 00:53
1、坚持鼓励教育。要坚持鼓励孩子不断去学习,鼓励式的教育会让兆野镇脊运孩子更为自信,也会更让孩子激起学习的愿望。 2、阅读和识字相结合。孩子学习的时候应该把阅读和识字有效的结合起...
全文
阅读可以培养孩子哪些能力 阅读培养孩子哪些能力
1个回答2024-02-23 12:21
1、阅读能让孩子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阅读能提供丰富和多元的知识,让孩子能够在充实精神世界的同时获得全新的“精神食粮”。长期的阅读,能让孩子具有批判性思维,并且在生活方面更加有独立的思想,做事也会更加有...
全文
如何在音乐鉴赏课上带领学生养成倾听的习惯,培养音乐的耳朵?
1个回答2024-02-15 13:18
音乐鉴赏是通过聆听的方式为主,其他辅助手段来体验和领悟音乐,才从而得到精神愉悦的一种审美活动。学生是通过对音响的聆听,实现对音乐美的感受和鉴赏。音乐鉴赏具有最直接的、最具体的审美教育价值,是培养学生审...
全文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1个回答2024-01-21 03:52
阅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人类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 数学阅读是一个包括诸多认知因素的心理活动过程,是对所学内容的体验理解过程.前苏联著名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说:“数学教学...
全文
培养孩子阅读的重要性和意义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25 15:40
第一:阅读则是了解人生和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和最好途径 孩子在学校学到的主要是课本知识,如果孩子只是掌握课本上的那点知识,那么知识结构就太单一了。阅读有益的课外书不仅有助于开阔视野、培养广泛的兴趣...
全文
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
1个回答2024-01-26 05:55
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呢?这个阅读能力得从小培养。就是我们要从小一定要不不嫌辛苦不嫌累,每天呢定期给孩子养成这个讲故事的好习惯。等他长大了呢,他认字儿了,然后呢让他自己来讲。讲一些趣味的故事,培养...
全文
如何培养孩子爱上阅读
1个回答2024-02-01 22:24
有谱妈经常听到有些家长说:“我不是一个爱读书的人,孩子的爸爸也不爱读书,所以,我们的孩子没有一个好的家庭熏陶。从孩子小的时候,我就在担心这个问题,一个没有读书氛围的家庭,怎么让成长在这个家庭的孩子...
全文
怎么样培养小孩子的阅读能力?
1个回答2024-01-30 14:59
现代的家长, 他们对小孩都尽量提供了最好的环境及物质, 让他们在快乐的环境中成长, 他们很多时愿意购买昂贵的玩具给小孩, 但很少花时间与小孩一起玩耍, 共同分享他们的成就及挫败感. 故当小孩长大时, ...
全文
阅读培养孩子哪些能力
1个回答2024-01-20 14:51
1、阅读能让孩子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阅读能提供丰富和多元的知识,让孩子能够在充实精神世界的同时获得全新的"精神食粮”。 2、阅读能够充实孩子的内在。"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从书中学习到的知识...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