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中学生文化素养研究报告

2024-02-18 10:17

1个回答
如何提高学生文化素养
摘 要:文化是需要生活经验来配合的学问,正所谓:“离开人生,文化是空洞的;离开文化,人生是盲目的”。学生不仅仅是学习掌握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用知识升华自己的思想,掌握正确的人生方向,让自己的人生多姿多彩,生活得更加充实,真正成为对社会有作为高素养的人才。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就要注重从培养学生思考习惯,科学掌握辩证方法看问题,正确确立价值取向,力求知行统一方面进行引导,教育,培养。
关键词:学习 培养思考 整体观点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c)-0202-01学生学习不仅仅是如何掌握文化知识,更要注重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文化素养。要达到学习知识促进文化素养提升的目的,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四方面加强对学生的培养教育。1 培养思考习惯一般的学生通常没有思考习惯,因此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都凭着本能的感觉立即反应,并且很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正因为这样,学生这些反应,往往缺乏一致性与连贯性,譬如,有些学生的心情受到考试成绩的影响,考试成绩考好时,心情也好,学习起来都觉得没有问题;相反,如果没有考好,心情就差,不管看到什么都不顺心,学习劲头也差。如此一来,这个学生对自己文化学习命运的主宰性就丧失了。有些学生则是受到个人情绪的左右,你一看他的脸色就知道他心情好不好。这是因为他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喜怒哀乐都充分表现在脸上。这些都是缺乏理性思考的结果。都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情趣。若是养成思考的习惯,学习上遇到任何事情发生时,就会先冷静下来,想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自己没有发挥好?这是怎么搞的考成这样?”这一点非常重要。至于同学们对我这件事如何反应则是另一回事,因为同样一件事情,不同的同学会有不同的反应和看法,而这件事情与同学们有什么关系,在别的同学看起来,可能也会和自己的看法不尽相同。那么如何培养思考习惯?就是“要在不疑处有疑”―― 在没有任何没有怀疑的地方产生怀疑。如瓦特在烧水时火上的水壶开了,水壶盖子被蒸汽吹动,于是他开始思考:“为什么水壶盖在水烧开时就动,水没烧开时不动呢?”最后发明了蒸汽机。我们不如想一想:“如果是我们在烧水,看到水被烧开了壶盖上下跳动,我们会怎样?”或许我们会想:“啊!终于烧开水了,沏杯茶喝!”我们之所以不能成为象发明家瓦特那样,而只能成为一个喝茶的人,原因就在于我们没有思考的习惯。瓦特因为喜欢思考,因此他会在别人没有怀疑的地方怀疑:“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然后有了新发现,发明了蒸汽机。学生在读书时就应该有这种态度,读到一段话时不要信以为真。如果把很多事情视为理所当然,就无法养成思考习惯。如果对任何状况都能够加以思考,就会发现,虽然有很多事情现在如此,但它没有必要一定如此,也有可能是别的样子。这样一来,就可以在很多看似理所当然的事情中,找到新的可能性,也就对那些学习状元更能理解了。2 注重培养看问题的辩证性所谓看问题的辩证性,即辩证统一,也叫对立统一,是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是指人们在认识事物的时候,既要看到事物共性的一面,又要看到事物对立的一面,即要以坚持全面发展的高度为前提,把二者有机统一起来,以实现两者和谐发展之目的。学生用这种观点看问题,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思想才更为圆融。看问题才不至于钻牛角尖,不至于偏颇。生活中有些学生遇事容易激动,功利心强,在困难,挫折,利益面前经不起生活的考验,甚至导致轻生或犯罪,这证明这些学生的文化素养存在问题,不会用辩证的观点看事物。如果他们在困难,挫折面前能懂得塞翁失马的道理,在利益面前学习孔融让梨的风格,结局不就圆满了吗!北宋大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诗句中就强调了看事物的哲理性和辩证性,可见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看问题的辩证性是很有必要的。3 明确价值取向“取向”这个词有两个意思:一是“定位”,二是“方向”。在自己整个学习过程中,虽然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个性或做人处事的风格,不过,经由学习与成长,都会可以进行修正及调整定位,然后选择自己要成什么样的人,也就是做一个什么样的学生,这就叫做价值取向。作为一名学生,学习就是要为自己的人生做出选择,这就涉及所谓价值取向的问题。每个同学都必须作选择,那是对自己人生的期望。不过,有的学生只是希望自己能够跟偶像交换生命,相信如果自己是某某人,就会死而无憾。这种想法有很大的问题。有的同学说,希望自己成为成龙,快乐女生,迈克尔・杰克逊等人,事实上这些偶像也有自己的困难。如迈克尔・杰克逊的演唱会,动辄十几万人参加但下台之后,他可能需要依靠药物来稳定心情。一个人要能够承受十几万人的欢呼,而不至于发疯,需要很高的精神定力。如果一个人能够上台,却无法下台,他就必须借由药物让自己产生幻觉,或是靠另外一种刺激,让自己忘记上台后的那个自我,因为那个自我在千万人的欢呼之下,已经被神格化,而不再是他自己了。所用,每个人必须了解自己对人生的期望,找到自己的价值取向,而非一味把他人的价值观加诸自己身上。一个学生会崇拜什么样的偶像,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这反映出他内心的一种需求。在思考各种事情时,不能光看表面,还必须自己衡量,判断,试着从其中某个角度,掌握住某些因素。借由这种方式,可以进行自我训练。选择自己的目标方向。有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就能坚持下去,即使需要付出一些刻苦或代价,也会无怨无悔。是因内心深深相信,自己定位的价值观是正确的。因而会努力为了自己的价值观而快乐的学习。4 达到知行统一“知行统一”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却不简单。事实上,知行统一是一名学生整个学习过程都要努力去追求的。当然,我们不必加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因为如果每个学生都能做到学校规定的校纪校规要求,那岂不是校园中没有不遵守纪律的学生了吗?人都会犯错,因此只能努力追求达到知行统一,选择一种价值之后不断地努力印证,让自己对自己越来越满意。我在师范院校读书时,每次进入新华书店,都会有一种“茫然”的感觉,因为图书量太大了,书架上都是各类书籍,看到这么多的图书,我就觉得人生到底为何而来呢?知识宛若一片汪洋大海,人一生所能学到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并且,如果你学了一些知识,却不能用在实践中,那么就算学的再多又有什么意义呢?因此,我们学习知识之后,就要懂得消化,并融会贯通才是真的达到了“知行统一”。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够养成一种习惯,要多地去学习与思考,掌握辩证的观点看问题,建立自己的价值取向,在努力把心得印证于实践之中,最终达到文化素养的提高。
相关问答
研究报告包含的要素有哪五个?
1个回答2023-02-28 16:35
  科学研究的要素包括   1、提出问题   2、猜想和假设   3、设计实验   4、进行试验   5、分析和论证,得出结论。
研究报告 成语中的名人故事
1个回答2024-01-22 20:19
有两种方法:一,1,问题的提出;2,调查;3,调查情况和材料整理;4,结论。二,1,心里的疑问;2,调查记录;3,结论。
有关成语中的名人故事的研究报告
1个回答2024-01-28 20:07
成语中的名人故事研究报告一、问题的提出我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成语是其中的瑰宝。我们决定对成语中的名人故事进行研究,初步了解成语中蕴含的古代名人故事和著名历史事件,培养学习成语的兴趣,加深对成语的了解。二...
全文
求小学生写的研究报告
1个回答2024-02-12 21:01
关于行人过马路的调查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我在报纸上经常看到有车祸发生,于是,我就对行人过马路的情况作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 自己观察记录。 三、调查情况和材料整理 通过我...
全文
关于《我家的变化》的研究报告
1个回答2024-02-16 22:41
前我的家的面积只有现在的一半,有一个客厅、一个卧室,我就在那里度过了我的婴幼儿时期,我对那时的记忆是朦胧的、模糊的,听妈妈讲那时家里只有一个小彩电、小冰箱、半自动洗衣机、布艺沙发,烧的是蜂窝煤……那是...
全文
关于小学生喜欢吃什么水果的研究报告
1个回答2024-02-26 07:24
我喜欢吃芒果、柠檬、蓝莓
关于成语中的名人故事的研究报告
1个回答2024-02-27 09:06
自己去写,这要自己完成的
成语中的名人故事简单的研究报告
1个回答2022-11-21 03:47
自己写,被贪图省事儿
五年级研究报告表格
1个回答2024-03-16 16:52
一.问题的提出:我姓张,名智利。我们班有许多姓张的同学,自从陈老师说,姓氏是一种深不可测的文化,古代也有许多人对姓氏很有研究,便撰写了《百家姓》这本书。于是,我对张氏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一次调查。二.调查...
全文
成语中的名人故事,研究报告
1个回答2024-03-07 13:32
破釜沉舟 西楚霸王项羽的故事。 背水一战 韩信的故事。 卧薪尝胆 越王勾践的故事。奋斗 退避三舍 晋文公重耳的故事。重诺 高山流水 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 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