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判案的小故事

2024-02-19 00:10

1个回答
智擒庞衙内
庞衙内诓骗夺宝,逼婚杀人。但要去国公府拘拿庞衙
内,须有皇上圣谕;然证据不到手,皇上不会轻易准允。
包公巧取证据,智擒庞衙内
智捉曹国舅
民妇拦轿喊冤,状告国舅曹二强抢民妇、杀夫害子;
国舅曹大袒护凶手、打伤民妇。包公决心为民伸冤,计捉
两国舅
相关问答
关于包拯判案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06 06:21
关于包拯判案的故事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 【原文】: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全文
关于包拯判案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3-08 23:18
包拯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著名地清官,他在主管开封府衙门时,以断案公正廉明地清新形象而被老百姓所拥戴;在他手中,任何疑难问题、再悬念的案子他都会想办法迎刃而解,做到了上斩王公贵族、下杀违法违纪得不良百姓;...
全文
包拯判案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3-06 17:42
巧断牛舌案      包拯是个大孝子。中进士后,朝廷任命他到建昌做县官,因父母年事已高,他 辞官不就。后来又让他当和州的税务主管,他老爹老妈恋恋不舍,希望儿子不要远 离家乡。包拯没当几天税务官便弃官...
全文
包拯判案的小故事
1个回答2024-01-31 04:23
关于包拯判案的故事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原文】: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徙知端...
全文
包拯一生错判过案子吗
3个回答2022-09-13 21:55
首先明确下,包拯这个人是历史上存在的,但史书上也只是说起善断案,没有什么详细的记载。可见,他在当时不是一个很出名的人。很多的光环是民间蔻蔻相传才加上去的。 至于现在我们看到的包拯,只能算是个艺术形象罢...
全文
《包拯》的教案
1个回答2024-01-20 09:22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人物传记的写作手法以及结构形式。 2、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3、通过本文记叙,认识包拯——这个历史上有名的清官,教育学生要为人刚正、廉洁,使学生...
全文
《包拯》的教案
1个回答2024-01-17 20:52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人物传记的写作手法以及结构形式。 2、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3、通过本文记叙,认识包拯——这个历史上有名的清官,教育学生要为人刚正、廉洁...
全文
包拯的案件
5个回答2023-11-28 19:50
我听过的和你所说的有一些出入. 我听过的故事是这样的: 有两个妇人为了一和小孩而闹上了公堂,县官判定两人一人拉小孩的一只手,谁拉赢了那个小孩就是谁的,在经过一番拉扯之后,其中一位含着泪松开了手,但是...
全文
包拯破过什么案?
1个回答2024-01-26 16:07
杀牛破案 宋仁宗年间,包拯在天长县任知县。一天县里的一个农民发现自己的耕牛口里流血,大口喘气。仔细一看原来是牛舌被人割掉了,这个农民就跑到县衙门来告状。 包拯想:一定是这个农民的仇人干的,但是没有证据...
全文
包拯是如何断案的?
1个回答2024-03-20 06:58
有一个无赖,将一个农民告到县衙,包拯对那农民说:“你回家把牛杀了,自己留一点吃,其余拿到市场上去卖。”按当时宋朝的法律规定,民间私杀耕牛是要犯法的,但有县老爷的许可,那位农民回到家中就真的把耕牛杀了。...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