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菩萨的文殊菩萨法门

2024-02-19 06:18

1个回答

文殊法门殊胜,一行三昧,令大众开大智慧,勤修禅定,入三昧力而早成佛智。在《华严经净行品》中,文殊菩萨无尽大智慧、大慈悲、大愿力。为众生开示净行法门,进入妙吉祥境界。同时,也必须作利益众生之事,来圆满法门。
我们要孝敬奉事父母,同时也要教导众生,善于弘扬佛法,爱护和供养一切贫穷弱势的人。 亲力亲为帮助他人的同时,也要教导众生,得福的时候也会施舍帮助别人,无有贪心。 我们学佛得到利益,要教导众生,把佛法传给他人,发心行菩萨道,证无上佛智。在妙法门的指引下得到福报的同时,教导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以清净心教导众生,心要朴实纯洁,行善聚德,修福修慧,才能统理大众,为大家说一切法而没有障碍。 当我们有平等心慈爱大众的同时,也要教导众生,心要正直,不能害人。
时常出资修建桥道,要有广宽胸怀,好象桥梁一样广大。 见到表面衣着非常庄严的人,也要教导众生修学内在的心,要性情柔和,学习容忍、忍让、宽宏大量的心,利益众生的心,才能得到如来三十二相,以为严好。(摘自方海权法语) 据传记载塌扰:唐朝大历年间,曾有无著禅师,及法照禅师二人,曾在五台山亲见文殊菩萨,亲睹道场胜境。
无著禅师,是永嘉人,在唐大历二年,入五台山,在华严寺挂单。一日,游般若经楼,忽见一吉祥鸟,由其头顶经过,飞向东北。次日,又有白光两道,自东北来。同房僧众皆见而异之。无著心动,希见文殊菩萨,因往金刚窟,礼拜后,便于石上静坐参禅。正闭目敛神之际,忽听有人叱牛饮水之声,开目视之,见一老翁,身穿短褐麻鞋,头上裹巾,正牵牛饮水,无著急迎上礼问老者何来?答:‘山外求粮,用在台山。’并问无著:‘仁者何来,到此何事?散衫老’无著答:‘闻有金刚窟,来礼拜圣迹。’老人邀无著到其精舍参观,乃牵牛前行,无著随之,到寺前,老人喊均提三声,有童子应声开门,从老人手中接过牛绳,牵牛入寺。
寺中琉璃为地,屋瓦金光耀目,华丽庄严,非人间所有。老者坐白牙床,指一锦墩命无著坐,童子献茶,又上酥酪,吃之,顿感身心舒畅无比。无著问老人:‘此间佛法,如何住持?’答:‘龙蛇混杂,凡圣同居。’又问住众多少,老者言:‘前三三,后三三。’老者问无著:‘初出家时,所求者何?’无著答:‘求大乘菩提心。’又问:‘齿腊几何?’无著答:‘三十。’老者言:‘你很纯淑,到三十八岁时就好。’随即命无著下山,并赠偈曰:‘一念净心即菩提,胜造恒沙七宝塔,宝塔毕竟碎为尘,一念净心成正觉。’并命均提送无著下山,童子送无著走冲升出金刚窟,无著问:‘此地伽蓝何名? ’童子笑问刚从何来?无著答:‘金刚窟。’童子曰:金刚之下何字?答:‘般若。’童子曰:‘刚才伽蓝,即是般若寺。’无著至此,悟知老人即文殊菩萨化身,因稽首童子,乞赐一言。童子稳身而歌曰:‘面上无嗔真供养,口里无嗔吐妙香,心里无嗔有珍宝,无染无垢是真常。’顷刻间童子与寺皆失其所在。唯见山林土石,无著凄然下山,隐居五台山而终。
法照禅师,亦于唐大历二年,在衡州(即今衡阳)云峰寺挂单。一日在斋堂食粥,钵中忽现彩色祥云,云中有魏峨山寺,寺东北有山,山下有涧,涧北有石门,从石门进去又有寺。寺额题有金色大字,名‘大圣竹林寺。’法照惊讶,何以钵中有此景象?两天后,食粥时,钵中又现五台山寺景。亭台楼阁,巍峨庄严,金沙布地,宛非人间。大智文殊菩萨与圣众万余人在其中,直到吃粥完毕,才隐没不见。法照心疑,询问诸僧,时有嘉延、昙晖二师,曾到过五台山,谓其所见,正是五台山圣境。法照遂兴起朝礼五台山之念。
大历四年,衡州湖东寺,启建九旬五会念佛道场。六月二日下午,照师于寺内高楼,遥见祥云,云中出现楼阁,阁中梵僧执锡行道,身高丈余。阿弥陀佛,与文殊、普贤二大菩萨,高座于中,直至酉时始渐隐去。当晚照师在道场外,见一老人,对他说:‘你早发心要往金色世界,求见大圣,为何不去?’照答:‘路遥难达。’老人言:‘但决定去,便无困难。’自此,照师誓必前往五台山。同年八月十三日,照师从南岳结伴同行,于次年四月五日始到五台山。同行者皆见佛光寺有数道白光,及六日,到佛光寺,所见一如钵中所现景象。当晚,有一道毫光,自北山飞下,射法照禅师身。询问寺僧,谓是︰‘大圣不思议光,常照有缘人。’照师依先来方面,向东北行五十余里,果有一山,山下有涧,涧北有石门。石门前有两个八九岁青衣小童站立,一称善财,一称难陀。见照师来,即欢喜问询引入寺内,向北走数里,到一寺前,额题大金字:‘大圣竹林寺。’寺广约二十里,有一百二十进院。院内皆有宝塔,殿阁庄严,黄金为地,流渠华树,充满其中。照师进入讲堂,见文殊在西,普贤在东。各据狮子高座,宣妙法音,左右围绕闻法菩萨圣众约万余。法照顶礼二大士,请问:‘末代凡夫,去圣遥远,未悉该修何法门?’文殊菩萨答:‘诸修行门中,无过念佛,供养三宝,福慧双修,最为径要。忆我过去劫中,因观佛故,因念佛故,因供养佛故,今得一切种智。是故一切诸法般若门,乃至诸佛,皆从念佛而生。故知念佛为诸法之王,汝当念诸法之王,无令间断。’法照又问:‘当如何念?’文殊答:‘此世界而西,有佛名阿弥陀,彼佛愿力,不可思议,后世众生,有称其名号者,命终之后,决定往生彼佛国土,速证菩提,永不退转。’跟着二位大士,各舒金手,为法照摸顶授记。文殊菩萨又言:‘汝可到别院去巡礼。’法照到七宝果园,见园中果子方熟,其大如碗,摘而食之,身心泰然。最后仍由二青衣童子送出门外,瞬间即失其所在。悲感不已,因立石为记,据说至今,此石仍在。
同年十二月,法照在华严院念佛道场,绝食期生净土。到第七日初夜时分,见一梵僧对他说:‘汝见台山境界,为何不说?’言讫不见。第二天晚上,正念佛时,又见梵僧来说:‘你所见五台山圣境,为何不向人宣说?普令大众发菩提心?’照师说:‘我实无心,说出恐生疑谤,不获利益及遭罪业。’梵僧道:‘大圣文殊现此山,尚招人谤,况你所见?不过要使众生见闻此者,发菩提心,去恶兴善,离苦得乐耳。’照师因忆前所见,录之于册,传示他人。

相关问答
文殊菩萨的文殊菩萨故事
1个回答2024-01-30 09:47
还有中国宋朝时代,有戒阇黎者,亦文殊菩萨的化身。传记:宋朝台州临海县,有一长者名娄原祐,乐善好施,其父官拜少卿,亦仁慈爱物。其夫人张氏,夜梦月光入怀,后怀孕生子,取名顿吉。顿吉出世即言:‘善哉父...
全文
南无文殊菩萨,中文殊菩萨出自哪部经典?
1个回答2023-02-11 10:21
文殊师利般涅槃经
文殊菩萨的文殊菩萨真言
1个回答2024-02-12 18:19
五字真言 文殊菩萨五字真言︰“ 阿 啰 跛 者 娜 ”。 《金刚顶经曼殊室利菩萨五字心陀罗尼品》曰:“若善男子或善女人,……汝今善听,谛思惟之:阿者是无生义,啰者清净无染,离尘垢义;跛者亦无第一义谛...
全文
文殊菩萨确有其人吗?关于文殊菩萨有什么传说呢?
1个回答2024-04-15 23:40
文殊师利,梵文manjusri的译音,略称文殊。新译‘曼殊室利。’汉译为妙德,义为万德圆明,皆彻性原。又译妙吉样,因他出生时,家里出现十大吉祥瑞兆。(一)天降甘露,(二)地涌七珍,(三)仓变金粟,...
全文
文殊菩萨简介 文殊菩萨是管什么的
1个回答2024-02-23 22:34
佛菩萨不是神,他是觉悟者,是引领众生解脱生死轮回的,不是管什么的神。佛教里面,天龙八部这些众生才是负责管什么的。 文殊菩萨是华严三圣之一,和普贤菩萨伏简伏是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士。如果你硬要说管什...
全文
文殊菩萨的文殊菩萨颂赞
1个回答2024-03-09 22:50
印光大师诗颂: 净土宗第十三代悉塌祖师印光大师赋诗颂扬文殊菩萨曰: 文殊菩萨德难量,久成龙种上法王。 因怜众生迷自性,特辅释迦振玄纲。 为七佛师体莫测,作菩萨母用无方。 常住寂蠢陆纳光应众感,万川...
全文
文殊菩萨的文殊菩萨颂赞
1个回答2024-03-05 12:17
印光大师诗颂: 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印光大师赋诗颂扬文殊菩萨曰: 文殊菩萨德难量,久成龙种上法王。 因怜众生迷自性,特辅释迦振玄纲。 为七佛师体莫测,作菩萨母用无方。 常住寂光应众感,万川一月影咸彰。...
全文
文殊菩萨是什么菩萨?
1个回答2022-07-28 01:45
有人总结说是补天的女娲
西游记中文殊菩萨《》
1个回答2024-03-12 18:40
文殊菩萨的坐骑下届,是狮驼岭的妖怪之一 ●第二十三回 三藏不忘本祥卖 四圣试禅心 骊山老母与观音、普贤,文殊菩萨变成母女四人,意在试探四众禅 心是磨宴歼否坚固,唯八瞎冲戒禅心不坚被捆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