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怎么来的

2024-02-20 07:06

1个回答
远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三苗族在萍乡生产劳动和繁衍生息。 战国为楚地。秦隶九江郡。汉高祖时为豫章郡宜春县西境。三国吴宝鼎二年(267年)析宜春县西境置萍乡县,以地多生萍草得名。属安成郡。隋开皇十一年(591年)属袁州,大业初属宜春郡。唐武德五年(622年)属袁州,天宝元年(742年)属宜春郡,乾元元年(758年)属袁州。元元贞元年(1295年)升为萍乡州,属袁州路。明复为县,属袁州府。1912年直属省。1914年属庐陵道。1926年复隶省。1932年属江西第八行政区。1935年属江西第二行政区。
  1949年7月析城厢置萍乡市,郊区仍为县,隶袁州分区;9月撤市存县,隶袁州专区。1952年隶南昌专区。1958年隶宜春专区。1960年萍乡县改市。1970年升为地级市,由省直辖。1976年萍乡市设城关、湘东、上栗、芦溪4区。1992年吉安地区莲花县来属。1993年城关区更名安源区。1997年撤销上栗区、芦溪区,设立上栗县、芦溪县。
  西周时,萍乡属扬州,春秋属吴国,战国为楚地,汉高祖刘邦时属豫章郡宜春县地,三国吴帝孙皓于宝鼎二年(267)设立萍乡县,县治设芦溪古岗。唐武德二年(619),县治从芦溪古岗迁至萍乡凤凰池(今市治所)。唐贞观元年属江南西道袁州府,元元贞元年(1295)萍乡由县升格为州。明洪武二年(1369)由州改为县。清属江西省袁州府。民国3年(1914)属庐陵道。民国15年直隶于省。民国20年,属第八行政区。民国24年属第二行政区。建国后属南昌专区,1959年1月,南昌专区改名为宜春专区,萍乡属之。1960年9月撤县设市,由宜春专区代管。1970年3月萍乡为省辖市。1971年经江西省革命委员会批准设立4个区。
  2005年,辖芦溪、上栗、莲花三县(经国务院批准,莲花县于1992年8月从吉安地区划归萍乡市管辖),安源、湘东二区,还有省级安源经济开发区,30个建制镇、29个乡、5个街道办事处、811个行政村、170个居委会、7个管理处。
相关问答
萍乡的萍乡方言
1个回答2024-02-09 17:50
宜浏片:包括宜春市、宜丰、上高、清江、新淦、新余市、丰城市、万载等市县。湖南省浏阳、醴陵市也属此片。 宜浏片的特点是有入声,但不分阴阳,“百白绿六”等字声调相同。去声也不分阴阳。丰城和万载入声分阴...
全文
萍乡傩的萍乡傩
1个回答2023-12-03 18:10
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据萍乡县志记:“先春三月,乡人乃傩,魅面朱衣,执戈扬盾,驱疫疠,以达阳气”。鼎盛时期这里“五里一将军,十里一傩神”。傩面、傩舞、傩庙被公认为萍乡历史文化的“三宝”,其中以傩面具最...
全文
萍乡有哪些地方
1个回答2024-01-25 10:15
萍乡市辖2个市辖区,3个县,7个街道办事处、28个镇、18乡。另有1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国家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   安源区 面积 212平方千米,人口40万,区人民政府驻萍安中大道。辖6街4镇:凤...
全文
萍乡是不是一个好地方
1个回答2024-01-23 09:23
上栗:义龙洞,杨岐山, 芦溪:武功山 安源:安源纪念馆 市区:秋收起义广场,鹅湖公园 KTV的话可以去嘉艺钱柜 凤凰山庄门口 游泳可以去蓝波湾啊 很好玩 每天下午4点5点6点都在北桥有蓝波湾的车...
全文
王萍的家乡生活?
1个回答2024-03-02 05:22
王萍从18岁离开家乡后,一直把孝道,诚实,守信,善良,守信,作为自己的做人准则,为家乡,父母,社会,奉献爱心,大爱无疆,这种精神真得值我们去学习
萍乡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2-06 11:07
萍乡市,是江西省地级市,位于江西省西部,毗邻湖南省。地处东经113°35′~114°17′,北纬27°20′~28°0′之间。东与宜春、南与吉安相邻,西与湖南醴陵、北与湖南浏阳接壤。紧靠长株潭,对...
全文
萍乡话有何特点
1个回答2024-02-05 09:54
你妾乃里哦? 你去那里? 2:你搞杂里哦? 你在干什么? 3:你恰噶力饭冒? 你吃了饭吗? 4:妾洒呀几妾! 去玩一下 5:不得了,哈李几个您打嘎妾里! 不得了,他们几个人去打架去了! ...
全文
萍乡最出名的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3-13 05:36
萍乡出名的菜如下: 一:莲花血鸭。 莲花血鸭是萍乡市的特色名菜,也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一道菜。这道菜其实在制作上和红烧鸭肉区别并不大,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在起锅前要倒入新鲜的鸭血一起翻炒,使得鸭肉看起...
全文
谁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萍乡人.
1个回答2024-03-07 13:40
人吊有个性!人帅有风度!
萍乡地名的来由?
1个回答2024-02-10 19:04
种传说讲,是因为古代这里生长着一种在水面的草——萍草,是“萍草之乡”,所以叫萍乡。唐宪宗时 的宰相李吉,在公元806到820年编的《元和县志》中,在记载萍乡地名之后,曾作了说明“此地多生萍草,因...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