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育读后感

2024-02-20 16:33

1个回答
[陶行知教育读后感]
陶行知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陶行知教育读后感。先生如果只教或只教学,这是把学生当作容器,被动地接受知识,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也不能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先生只有教学生学,交给学生学习方法和钥匙,启发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才能探知识的本源,求知识的归宿。因为先生不能一生一世跟着学生,热心的先生固然想将他的所有传给学生,然而世界上新理无穷,先生安能把天地间折奥妙为学生一齐发明?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在学校里获得一种学习能力比学习知识本身更重要。有了这种能力,即使离开了老师,离开了课堂,他们照样能获取知识。当今时代知识更新快速,过去那种在学校里十几年所学到的知识毕业后受用一辈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教师要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只有不断地充电、加油、完善、更新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这也是当今社会所提倡的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那么,什么是生活教育呢?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进棺材才算毕业。生活教育强调的是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以书本为中心,认为不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在批判传统教育脱离生活实际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单纯知识教育的对立物。按照他的思想,首先,生活即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自有人类生活产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其次,生活即教育与人类社会现实中的种种生活是相应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种种生活中进行。第三,生活即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与人生共始终的教育。只有在生活中,我们的教育才具有鲜明性,脱离了实际生活,教育就只是空洞的说教。读了陶行知先生的这一席话,让我对他的教育名言生活即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他把生活教育提高到这么一个高度,让人为之震撼,震撼于他的精辟和深刻,同时感叹教育家的前瞻性,这不就是我们现在提倡的素质教育吗? 在学习新课程理念,开发校本课程,研究有效教学的今天,我们再回头品位陶行知先生的话,是预见?还是巧合?在震撼的同时,我想更多还是思考和学习。在学习中领悟教育家的教育理念,在学习中整合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在学习中进行自我提高,读后感《陶行知教育读后感》。现谈谈自己对生活即教育的理解和感受: (1)生活化的教育内容 在生活中挖掘教育资源,贴切孩子的实际需要,适合孩子实际发展的,是有教育价值的内容,否定一切资源。 (2)生活化的教育环境 在自然的生活中进行教育,创设生活化的环境更易于孩子理解和接受。 (3)生活是活的教育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教育,善于开启孩子感受生活、学习探索的兴致,教师是一个活的教科书,孩子从活的书中能感受生活,感受生命。 总之,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值得我们深刻体会和认真学习。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也,还要让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学习,也就是陶行知的教育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也就是我们现在所推崇的教育的目的。今天,我开始读《陶行知教育名篇》,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这里有他的生活即教育理论和经典的用糖果教育学生的故事。每一篇文章虽然都不长,却给了我很多的启示。陶行知以毕生的精力,他以蕴含丰富的教育思想宝库,为我们提供了教育的理论和方法,给我们以启示和教益。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也是他的教学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先生认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一个人的道德、品行好了,做人做事才会为他人着想,为集体着想,才会成为有用之才。陶行知先生提出教学合一。一个好的老师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他认为传统的传授方法有问题,要进行改革。他认为,教师的责任在教学生学,教师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教师必须一面教一面学。这正是我们现在教育所倡导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学会主动去探究,有学习的主动性,自己去发现问题,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而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要给学生以恰到好处的点拨和指导,让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的终身性的学习。教师和学生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双方,他们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直接影响到有效教学的进展。首先,教师和学生都要确立有效教学的责任意识。对教师来说,要具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切实做到爱教乐业,献身教育,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使自己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修到不愧为人师的地步;同时教师一定要好学不倦,博学多闻,精通教学业务,使自己在课堂教学中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对学生来说,要有学习的兴趣、爱好和动力,具有向前进,向上进,非自己努力向前进、向上进不可的精神,不断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其次,要强化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要确立教师在有效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地位是平等的,教育要以学生为本,宽容对待学生。课堂上虽然也知道不能以教师自居,不能搞一言堂,要与学生共同探讨知识、共同进步;但面对调皮的小捣蛋们,往往还是缺少耐心,当他们太调皮时想以教师的权威压制学生,让学生乖乖地听从不再惹事生非,但总是事与愿违。特别是望着个别学生毫不在乎的眼神、不屑一顾的神情,真让我一筹莫展。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博大精深,值得我们继续研读,让他的教育思想来指导我们教师工作,全面落实新课程改革。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要努力创设融融的师爱氛围,怀着一颗对教育对学生真挚的心,在实践中慢慢去解读陶行知先生的伟大教育思想。
相关问答
陶行知教育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4 21:19
陶行知先生的四块糖果陶行知先生当校长的时候,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便将其制止并叫他到校长办公室去。当陶校长回到办公室时,男孩已经等在那里了。陶行知掏出一颗糖给这位同学:“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
全文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的作文怎么写
1个回答2024-01-21 19:52
围绕他的主要观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三合一“的教育主张来展开论述,也可以提到他的教育方法,”三颗糖的故事:要学会赞扬孩子,寻找孩子的优点
陶行知教育名篇的作者简介
1个回答2024-01-21 10:49
方明,1970年1月生,1992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建筑系城市规划专业,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城镇规划院院长、总规划师,小城镇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获奖作品: 1 《融情村——华人学者聚会中心设计竞赛》获首...
全文
陶行知教育名言
1个回答2022-09-17 13:11
教育是立国之本
陶行知“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话出自哪?
1个回答2024-04-11 01:44
陶行知“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句话出自世界经典文学名著博览:爱的教育; 《世界经典文学名著博览:爱的教育(青少年版)》由亚米契斯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世界经典文学名著博览:爱的教育(青少年版...
全文
陶行知校长如何教育打架学生?
1个回答2024-01-22 11:50
校长陶行知在校园看到男生王友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男生,当即斥止了他,并令他放学时到校长室里去。 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王友已经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可一见面,陶行知却掏出一块糖果送给他,并说:“这...
全文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1个回答2024-03-11 06:50
【答案】:⑴生活即教育。①首先,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从生活的横向展开来说,过什么生活就是受什么教育;从生活的纵向发展来说,生活伴随人生命的始终,教育也是如此。②其次,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要通过生...
全文
四块糖果中陶行知是如何教育那位想用砖头砸同学的男生的?你如何看待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方法的?
1个回答2024-02-16 23:58
尊重学生、巧妙地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且不伤害学生的自尊。
陶行知的四糖故事体现了什么教育思想
1个回答2024-01-26 21:31
宽容教育是最成功的教育形式,带着爱心与宽容走进学生心中的教师,必将成为最成功的教育大师。教师对犯错学生的宽容,最能引发起学生心中的愧疚感,并对老师产生感激之情,从而下意识地改掉自己的毛病。 陶行...
全文
陶侃母亲是如何教育陶侃的?
1个回答2024-04-02 04:10
陶侃幼为孤子,家境贫寒。陶母含辛茹苦,靠纺纱织麻维持生计,供养陶侃读书。陶母时常诫子务“使结交胜己”。(交朋友要交比自己强的人.)古书有载:同郡范逵素知名,举孝廉,投侃宿。於时冰雪积日,侃室如悬罄,而...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