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中“阅读年龄”是指什么

2022-07-05 04:35

2个回答
一年级就要看一些适合孩子年龄的书,一年级的孩子不认识字,要看带拼音的比如《酸酸甜甜的二年级》《忙忙碌碌的一年级》,等到孩子慢慢长大就可以看一些纯文字的书了,推荐乐多多老师胡小闹系列
儿童文学中“阅读年龄”是指:儿童阅读的首要之义是兴趣,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爱上图书、爱上阅读,什么年龄段的孩子看什么书,这是儿童阅读推广的一条黄金定律。
那么划分阅读年龄段,就是为了更加科学地为孩子选择书籍。心理学研究已经表明,那些成功可能性为50%的任务,对于人们来说最具有吸引力。根据儿童的现有理解能力,选择那些具有一定挑战性,经过努力又可以读懂的故事,才是最合适的书籍。

划分阅读年龄段,实际上不仅仅涉及书籍的文字、内容上的难度,也涉及儿童心理学这个很专业的问题,许多对儿童心理的研究都表明:

0~2岁的孩子,最喜欢可以发出简单声音的书、或者是和玩具一样可以用来触摸、拆卸的书;

3~4岁的孩子,最喜欢儿歌和有趣而带重复性的故事,还有游戏书;

4~6岁的孩子,短小而精彩的童话故事是他们的最爱,一些手工书和动物书也是他们喜欢的;

7~8岁的孩子,喜欢阅读和自己的现实生活相近的故事;

9~11岁的孩子,喜欢有丰富知识的作品,如少年百科全书,也喜欢带有幻想色彩的小说;

12岁以后,孩子的阅读兴趣点由故事的情节转向文字的细节,这时候,一些富于文学性的、内容清新的成人作品,如一些散文、诗歌,也可以正式进入他们阅读的领域。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研究结果都是由大多数孩子的情况总结得出的,而真正的阅读兴趣因人而异,包括孩子的性别、性格,都影响着阅读的喜恶。到了孩子5~6岁,有一定判断能力的时候,就应该让孩子自己参与选择书籍。有一个原则是,尽量让孩子多尝试阅读各种类型的书籍,千万不要因为家长的喜好,而让孩子的阅读面过窄。
相关问答
raz分级阅读对应中国年龄是几岁?
1个回答2024-02-21 21:46
raz分级阅读对应中国年龄是2到6岁。按国外英语母语小朋友年龄对应表来看,适合4岁到11岁孩子阅读,但国内的情况2到6岁就可以阅读aa级别啦,建议2到3岁开始比较好,第一阶段的绘本内容非常简单,主要...
全文
raz分级阅读对应年龄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09 19:49
raz分级阅读对应年龄是:适合4岁--11岁孩锋盯子阅读。 raz有29个级别,按国外英语母语小朋友年龄对应表来看,适合4岁--11岁孩银迟和子阅读;但国内的情况,2--6岁就可以阅读aa级别啦...
全文
如何对6-8月龄宝宝进行阅读启蒙?
1个回答2024-01-20 20:26
1.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 早期要有宝妈或者亲人的语言刺激,可以通过不断地语言交流,增强孩子的理解能力和对语言的感受力。在交流中。尽量采用书面语言,而非土语。然后利用图文并茂的图书来作为启蒙阅读的工具。通...
全文
怎样判断孩子的阅读年龄?
1个回答2024-02-18 00:35
这个问题好难,是判断自己孩子的阅读年龄还是判断别的孩子的阅读年龄?我认为孩子的阅读也要分级,像英语分级一样。先是从每页一句的绘本开始,画面是吸引她的地方,用一两句细腻的文字来形容就好。然后就是文字相...
全文
四大名著最佳阅读年龄
1个回答2024-04-26 05:26
四大名著原则上没有年龄限制。 四大名著,全称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四大名著,是指《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这四部巨著。四大名著是中国文学史中的经典作品,是世界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 ...
全文
中班幼儿阅读的年龄特点?
1个回答2024-04-02 23:15
特点是爱活动,喜欢小动物,阅读的话要以图画为主,用动物代入的氛围带领孩子阅读,孩子们会非常喜欢,
小年龄阶段阅读需要手指吗
1个回答2024-01-24 22:20
小年龄阶段阅读需要手指: 小学生读书可以用手指指着读,但是这也是一年级的孩子的做法,如果孩子已经进入了三年级以上,这样的读书方法是不可取的,因为用手指着文章读的话,会减慢阅读的速度。一般情况下默读的速...
全文
绘本阅读年龄段是什么开始最好?
1个回答2024-02-07 13:51
绘本是桥祥0~99岁都适合看的。其实宝贝几个月开始就可以给TA看一些颜色迅弊比较鲜艳的了亩消族绘本了,而且给宝贝讲绘本故事的时候宝贝也会有反应的。或者如果觉得宝贝太小会撕咬书,那么一岁前可以看些...
全文
关于蒲松龄《狼》的三道阅读题
1个回答2024-01-30 22:12
1.从动作.神态来写的 2.表现在“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和“转视积薪后” 3.课文最后一段,自己看。 (我今天才学,我写包票正确)
中班组阅读区幼儿年龄特点
1个回答2024-02-24 15:35
中班阶段的幼儿思维形象具体,已开始根据事物的表面属性概括分类,但过分关注细节;有意注意开始增强,观察力和理解力有一定提高,有序性增强;想象力丰富,但不能很好地根据前后画面变化的比较,常常用想象补...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