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屈大均与广州民间传说

2024-02-23 14:38

1个回答
“浮丘”是广州一石,与海珠、海印合称“广州三石”。浮丘的得名,是因浮丘公的传说而来。相传浮丘公是南海人,在周灵王时,他陪同周太子晋入嵩山修炼。后来,浮丘公至罗浮得道,经常往来广州西门外。后人指其地叫“浮丘”,浮丘的山称之为“浮丘山”,浮丘的石称之为“浮丘石”。古时文人骚客常常在其地成立“浮丘社”,吟诗作对。据清范瑞昂《粤中见闻》记载:明万历年间,学士赵志皋以谪官至粤,在浮丘开浮丘社,与士大夫赋诗,并塑造浮丘丈人、葛稚川二仙人像,供人们祭祀。

  屈大均(1630-1696年),初名邵龙,字翁山。广东番禺茭塘人,出生于明清鼎革之际,是一位具有崇高民族气节的诗人、学者,被称为明末清初诗坛“岭南三大家”之第一人。

  屈大均出生于南海县西场(即今之广州西场),少年时期居住在广州撒金巷(今广州积金巷),浮丘山就在撒金巷附近。古老繁华的撒金巷附近流传着很多传说。屈大均在《西园》一诗中有“少小撒金仙巷住,仙人精舍傍芙蓉”的描述;在《答伍炼师》诗中又写道:“予幼好吹笙,吹笙作凤鸣;浮丘垂玉手,相接上层城。”屈大均幼年所受民间传说的有益涵养,在他后来的反清斗争和诗词创作中发挥了相当积极的作用。

  屈大均幼时聪明活泼,数就珊瑚井旁嬉戏为谣。他从小听歌谣、唱歌谣并创作歌谣。《浮丘谣》是他流传下来最早的诗歌作品,一共只有三句:

  浮丘叔、浮丘丈人同一目撒豆成金人不知肩上珊瑚担一束

  相传浮丘丈人和浮丘叔两人合共只有一只眼睛。平日里,两人互相搀扶,一起上山打柴,卖柴禾度日,日子过得很艰难。附近的居民很同情他们,经常送一些杂粮给他们。但他们哪里知道,浮丘丈人和浮丘叔是神仙,装扮成残疾人到人间察看善恶。他们得到人们善意的帮助后,便以法力报答那些救助过残疾人的人们。他们背上一袋黄豆,挑上一束禾草,来到这些善良人家的门前,向屋内撒一把黄豆,黄豆立即变成金子;又向屋内塞进一把禾草,禾草立即变成珊瑚。撒金巷的得名据说由此而来。
相关问答
我要一些广州民间故事
1个回答2024-01-26 10:58
1.珠江的传说 珠江得名是与一颗宝珠有关的。传说;古代南越王赵伦有一镇国之宝,叫“阳陵宝珠”,那真是件无价之宝,可惜后人把宝珠作了殉葬品。唐朝时有个名叫崔伟的读书人,由于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了神医鲍姑...
全文
广州人讲广州话
1个回答2024-02-01 22:20
其实这真的需要练,从小讲惯了那就现在开始交多些讲广州话的朋友 多说说,从不标准变成标准。 其实如果你怕被人歧视不敢讲那就真的一辈子很难讲得标准 重要的是你心里不要介意啊 看那么多人在地跌公交上...
全文
在广州哪里有买民国时期那种女学生装的?
1个回答2024-01-26 19:53
中华戏服厂,在海印桥脚,东湖公园旁。
妈妈是广州户口,小孩可以在广州读书吗?
1个回答2024-01-24 01:42
妈妈是广州户口,小孩可以在广州读书吗?可以呀,因为小孩可以户口落在妈妈户口里,这样就可以在广州读书
广州适合情侣游玩的地方,情侣去广州哪里好,广州哪里
1个回答2023-10-12 09:01
广州塔顶上的摩天轮
明白老外为什么喜欢广州了,看看外国人到广
1个回答2024-02-01 22:11
终于明白老外为什么喜欢广州了,看看外国人到中国旅游后聊天: 就是这个节目。
广州话与广东发言
1个回答2024-06-02 23:30
「粤语」是统称,以广州西关音为准,故亦称为「广州话」,而佛山话、东莞话、五邑话、湛江话等都为「粤语」的分支,虽然口音略有不同,但仍属於「粤语」范畴,至於「广东话」,是香港及澳门对「粤语」的称呼,...
全文
请问一下,广州,广州东,广州西是什么意思啊,是同一个地方吗?如果不是是广州东 ,还是广州西那个可以
3个回答2022-12-13 09:24
广州站在越秀区,广州东在天河区,广州西是个货运厂,在广州站对面
广州有什么经典民歌
1个回答2023-10-25 08:11
落雨大、月光光、星湖则运荡舟…… 经典的广东音乐倒是挺多扒盯瞎的:彩云追春空月、赛龙夺锦、渔舟唱晚、雨打芭蕉、鸟投林、步步高……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