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越大越不喜欢与别人争论

2024-02-24 14:33

1个回答
人在30岁以前,是一个逐渐形成思想的过程。
人到了30岁或者50岁以后,对世界、人生的轮廓会有一个清晰的感知,实际上,这就是说这个人形成了自己的思想,处事有度有方。按照知行合一的理论就是:先有良知,后有良行。但是,并非所有人都能在30岁达到这种程度,有人20岁就老成持重,有人人到晚年方才领悟,这要看家庭教育、自我修养。
正因如此,人的思想往往存在壁垒,思想境界是存在高低之分的。
举个例子,现在有15块面包,每人吃一块就能吃饱肚子,现在有10个人。其中一个有仁义思想的人提出,大家一人分一块面包,另外五块额外奖励给更勤快、贡献更大的几个人。这样大家既能吃饱肚子,也能努力追求贡献度。可是另一个人却持着丛林法则的思想,他想要吞掉所有人的面包,这种人不管读没读书,读了多少书,都是有欠教化,所谓无德之辈就是这类人。
思想境界高了以后,人就越容易洞察到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壁垒。到了这种程度以后,人说话聊天会比较看重谈话的对象,这个人境界如何,如果境界太低,那或许连谈话的兴趣也没有,说了也是对牛弹琴。
用《将夜》里的一段话来阐释,当然我加了一点内容:
你错,我教你!你不服教,我就“打”到你服教,或者我“打”不了你,那么让你放任自流、自生自灭。
解读:你境界低,我境界高,你错了,所以我教导你,比如我教你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如何待人处世,如何进退有度。你不听教,比如要学上面那个持有丛林法则的人,那我就只有“打”到你服从管教,或者将你踢出集体。如果我“打”不了你,那我可以在一段时间里适当避开你。
相关问答
年龄越大越不喜欢与别人争论
1个回答2024-02-26 22:16
那是因为年龄越大一些事情就越看开了,也懒得去与人争论。
年龄越大越不喜欢与别人争论
4个回答2023-07-27 20:05
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的事情多了,忽然一瞬间会幡然醒悟,觉得争论只是逞口舌之快,其余没有任何好处,还会伤了链陆和气,既然这么得不偿失搜唤颤,又何必再与人争辩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不是非得说服对方...
全文
争论的故事他们在争论什么
1个回答2024-02-07 06:18
老师在课上给我们讲的正确答案: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产于抓住时机,不能浪费时间,要先行动起来再说。
花的话 花儿们争论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要争论?
1个回答2024-02-18 15:11
①他们争论的焦点是什么? ②五位同学的谈话,主要有几种观点? 请加以概括。 越快越好。50分! 第一题:词语滥用问题和广告创意的问题。第二题:1.
论语这本书哪个年龄看最好
1个回答2024-01-25 12:16
最好是进入初中阶段,学习过了一些基本的古词意思之后
学龄前儿童学论语好吗
1个回答2024-03-11 18:40
我认为不可 要让他们懂面意思有难度啊
如果你与别人争论,争论不过别人怎么办?
4个回答2023-08-02 12:26
这种情况很常滑衡见,首先需要明确自己的目的是为了达成什么样的结果,如果仅仅是为了争辩而已,那么可以选择放弃或者终止争论,避免时间和精力的浪费。 但如尺让携果目的是为了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者得到更多信息,...
全文
如果你和别人争论,争论不过别人怎么办?
4个回答2022-12-30 18:50
一切取决于占理,不占理的问题,如果无理取闹,再厉害的争论也是没用,是理占据了一切的方向,重点还是谈论因什么事情不用嘴皮上跟对方争吵,吵不过那就无需再吵,自有公道,一切归于别人的评判以及处理就可以。
王昌龄写的战争时代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3-01 23:25
《出塞》应当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做,《出塞》是乐府旧题.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正值盛唐,这一时期,唐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胜,全民族的自信心极强,故边塞诗人的作品中,多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
全文
争论的意思是什么
3个回答2022-09-22 07:07
就是双方或一方各执一种看法或论调,通过表达和举证,意图让其他人接受。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