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

2024-02-27 04:47

1个回答
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自我产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它是在学校教育影响的基础上,依赖于学生个人的心理活动,通过学生自己的心理内部矛盾,通过学生个人的自我教育而逐步形成的。我们学校借助雷锋这面旗帜,通过雷锋的精神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唤起人实行自我教育,乃是一种真正的教育。”

自我教育是指学生在教育的影响和教育者的指导下,在自我意识发展的基础上,为了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而进行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的活动。没有学生的自我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是不完全的,也是很难奏效的。作为一名思品教师,应该注意开发学生认识活动的自觉能动性,启发、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使其思想品德塑造由他律转化为自律。如何做好这一工作,使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自觉性能动地发挥,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没有受教育者的自觉性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自我教育,而受教育者的自觉性不可能自我地产生,需要教育者的诱导和激发,需要从实际出发,因人因地制宜。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呢? 一、要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
一、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美国哲学家、散文家、诗人拉尔夫·沃尔多·埃墨森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尊重、热爱学生必然会得到学生爱的反馈,而师生间的这种情感交流,有利于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转化为学生进步的心理动力。
二、要信任每一位学生。因为信任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尊重,具有特殊的功能。小学生处于自我认识阶段,他们常常愿意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的思想、能力和性格,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学生特别渴望得到教师的信任,这种信任是对他的品德、智慧、意志、能力的充分肯定。教师的这种信任感是激发孩子不断奋进、创造的精神力量,并有助于孩子自觉纠正错误。因此,教师应充分信任学生。因为这样会在学生身上产生一股巨大的自我教育力量,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二、注重对学生的引导
小学生的思想还不成熟,不定型,需要教师予以多方面的帮助和引导,要讲究教育方式方法,不能用没有感情、空洞、冷漠、刻板、机械的语言进行说教,这样既不能拨动学生的心弦,也不能引起学生理智上的共鸣,也就不能产生应有的教育作用。反之,必须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接受能力,创设恰当的教育情境,循循善诱,使学生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引发为学生的自我教育。 所以,我们展开学习雷锋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了教育。
我曾在报纸上看到过这么一个事例:有位班主任规定学生不能在教室里吐痰,违者一律罚款五角。有一学生违反了本规定,吐了一口痰,班主任发现后马上执法。学生不情愿地拿出一元钱准备交罚款,班主任说无零钱找,学生白了班主任一眼,狠狠往地板再吐上一口,全班学生哄堂大笑,教师十分难堪班主任经过反思,吸取了教训,把以前所罚的款如数退还给学生,用班级的勤工俭学收入给每一位学生买了一块手帕,要求学生随身带上,上课时间需吐痰者就吐在手帕上;在教室墙角设置了痰盂,供学生平时使用。这样,学生心服口服。 三、注重学生自我反省,提高教学实效

自我反省法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规范,学习榜样人物,对自己平时的学习态度、行为习惯、思想认识等进行自我体验、自我检查、自我鼓励、自我命令、自我禁止、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自我训练的一种学习方法。这种方法在学生品德发展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学生在每课结束后,进行自我评价、自我反省,能更深刻地认识自己,学会在今后的学习生活控制、调节、支配自己的行为。自我反省法可以培养学生自我评价和自我教育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自觉性,提高道德自律水平,是思想品德课的一种主要的学习方法。
四、注重学生活动的主体性和实践性
中央教科所德育研究中心主任詹万生认为,“课堂教育不等于德育,德育的本身是实践的,缺少实践环节的德育不是完整的德育。”我们应改变传统的“我讲你听”的单向灌输的德育方式,为学生的主动参与,师生双向互动,使强制性的要求变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如果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再好的教育思想只是纸上谈兵。只有在主体积极参与下,才能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如《爱护花草树木》一课,要求学生知道花草树木的作用及如何去爱护,可以让学生广泛搜集这方面的资料,认识绿化的好处和有关知识;可以让学生发现某些不良行为,如随意采花,在树上刻字等,让学生明白其害处,讨论如何爱护花草树木;还可以让每一位学生都动起手来,如亲自栽一些花草树木,设立“爱绿”公益标牌等。这样比之传统的教法,“后劲”更足,更利于学生认知,明理,并内化为行为;再如组织学生参加少年军校的军训活动,引导学生从小树立国防意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磨练坚强意志,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达到自我教育目的。
相关问答
如果想要自小培养孩子的体育精神,应该如何培养呢?
1个回答2024-05-11 19:20
要从小培养孩子的体育精神,当然是从小就让孩子接触体育项目,比如说多陪孩子跑步,打球,踢球之类的,让他们喜欢上运动。有能力的当然可以帮孩子报兴趣班,以此来锻炼孩子。还有就是经常陪孩子看运动类的电视节...
全文
培养与培育的意思 怎么理解培养与培育的意思
1个回答2022-09-26 08:47
1、培养,汉语词语,读音为péi yǎng,意思是指以适宜的条件促使其发生、成长和繁殖,也指按照一定的目的长期地教育和训练,使其成长。 2、培育,指培养幼小生物,使其发育成长。出处冰心《寄小读者...
全文
父母怎样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 培养孩子合作意识的方法
1个回答2024-03-14 16:50
心理咨询家彭华勇说:家庭是孩子学习生活的第二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爱模仿是孩子的天性,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他们往往会依照父母的做法和小伙伴交往合作。 因此父母...
全文
育儿知识:对中班幼儿思维培养
1个回答2023-11-30 23:43
  对于中班的孩子来来说,计数也才是刚开始,但是这个时候,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正在飞快的增强,家长们可以帮助孩子进行语言学习。我为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育儿知识:对中班幼儿思维培养,仅供参考。更多文章尽...
全文
浅谈在幼儿教育中如何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1个回答2024-02-26 17:12
1、为幼儿树立合作的榜样 2、为幼儿创造合作的机会 3、教给幼儿合作的方法 4、让幼儿体会到合作的积极效果 5、及时对幼儿鼓励、引导
怎样培养孩子自我教育能力
1个回答2024-02-17 13:18
一、发现 (1)要及时发现孩子萌芽状态的自主意识和能力(如一年级小同学突然提出家长不要送他上学了,虽然这时他考虑得还不周到,但是这里有可贵的自主的意识和能力)。 (2)要鉴别良莠相混的自主的意识...
全文
体育教师你将要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1个回答2024-03-05 13:12
引子       2018年12月28日,我有幸代表学校到西南大学参加了基于核心素养的体育与健康“大中小”一体化教学改革与研讨暨2018年全国学校体育联盟(体育教育)重庆分盟大塌消山会。让我反思作...
全文
如何培养孩子的教育和方法
1个回答2023-03-01 15:45
宝宝3岁多,儿童安全意识怎么培养
1个回答2024-01-21 11:01
关于培养安全意识,几个点需要注意一下 1.让孩子多尝试,让孩子切身实际感受刺伤、热烫等疼痛的滋味,让他留下难忘的印象,比咱们整天絮絮叨叨好。就像父母亲告诉我们,长大后人生有很多弯路,不可以怎么样,但经...
全文
怎么培养孩子的性别意识啊?
1个回答2024-02-02 00:01
让孩子拥有正确的性别观念是每个家长的责任。以下是一些方法和建议,可以帮助孩子建立正槐搭确的性别观念。 1.坚持性别平等教育 在家庭和学校教育中,要坚罩历持性别平等的教育理念,让孩子认识到男女之间...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