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货志上原文及翻译

2024-02-27 04:54

1个回答

食货志上原文及翻译:

在圣明的君王统治下,百姓不挨饿受冻,这并非是因为君王能亲自种粮食给他们吃,织布匹给他们穿,而是由于他能给人民开辟财源。所以尽管唐尧、夏禹之时有过九年的水灾,商汤之时有过七年的旱灾,但那时没有因饿死而被抛弃和饿瘦的人,这是因为贮藏积蓄的东西多,事先早已作好了准备。现在全国统一,土地之大,人口之多,不亚于汤、禹之时,又没有连年的水旱灾害,但积蓄却不如汤、禹之时,这是什么道理呢?原因在于土地还有潜力,百姓还有余力,能长谷物的土地还没全部开垦,山林湖沼的资源尚未完全开发,游手好闲之徒还没全都回乡务农。

百姓生活贫困了,就会去做邪恶的事。贫困是由于不富足,不富足是由于不务农,不从事农业就不能在一个地方定居下来,不能定居就会离开乡土,轻视家园,象鸟兽一样四处奔散。这样的话,国家即使有高大的城墙,深险的护城河,严厉的法令,残酷的刑罚,还是不能禁止他们。

人在寒冷的时候,不会等有了轻暖的皮衣才穿;饥饿的时候,也不会等有了美味才吃;饥寒交迫,就顾不上廉耻了。人之常情是:一天不吃两顿饭就要挨饿,整年不做衣服穿就会受冻。

那么,肚子饿了没饭吃,身上冷了无衣穿,即使是慈母也不能留住她的儿子,国君又怎能保有他的百姓呢?贤明的君主懂得这个道理,所以让人民从事农业生产,减轻他们的赋税,大量贮备粮食,以便充实仓库,防备水旱灾荒,因此也就能够拥有人民。

百姓呢,在于君主用什么办法来管理他们,他们追逐利益就象水往低处流一样,不管东南西北。珠玉金银这些东西,饿了不能当饭吃,冷了不能当衣穿;然而人们还是看重它,这是因为君主需要它的缘故。

珠玉金银这些物品,轻便小巧,容易收藏,拿在手里,可以周游全国而无饥寒的威胁。这就会使臣子轻易地背弃他的君主,而百姓也随便地离开家乡,盗贼受到了鼓励,犯法逃亡的人有了便于携带的财物。

粟米和布帛的原料生在地里,在一定的季节里成长,收获也需要人力,并非短时间内可以成事。几石重的粮食,一般人拿不动它,也不为奸邪的人所贪图;可是这些东西一天得不到就要挨饿受冻。因此,贤明的君主重视五谷而轻视金玉。

相关问答
食货志的内容简介
1个回答2024-02-29 00:02
《食货志》中详细记载了中国历代的全国人口数量,耕地面积,粮食总产和单产数量等统计数据,为研究中国经济发展历程和方向,提供了基础数据;也记述了中国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形成过程,以及与此相关的财政赋税制度...
全文
比较货殖列传和食货志的不同?
1个回答2023-01-09 12:45
史记.平准书 史记.货殖列传 汉书.食货志 晋书.食货志 隋书.食货志 旧唐书.食货志 新唐书.食货志 旧五代史.食货志 宋史.食货志 辽史.食货志 金史.食货志 元史.食货志 明史.食货志 清史稿....
全文
《通典.食货》是谁写的
1个回答2024-03-14 08:38
唐代杜佑写 杜佑字君卿,代宗大历元年(766年)杜佑开始编写《通典》,过了三十五年,至德宗贞元十七年(801年),全书方完成。 《通典》专叙历代典章制度的沿革变迁,分为九类,以食货居首,
作为一只吃货求歌词里有许多美食的歌曲
1个回答2024-01-27 10:22
吃货歌---君夜潼 千年食谱颂---洛天依 我在人民广场吃着炸鸡---阿肆 陕西美食---黑撒,这个是用陕西话唱不看歌词的话有点难听懂 吃货---柳为 吃货之歌---苏仨,这个你听的时候最好不要...
全文
吃货和美食家是不是同一种概念。
1个回答2023-02-13 20:45
当然不是同一种概念了
求介绍讲旅游和美食的节目 类似吃货聚乐部那种
1个回答2024-03-14 04:58
食在乡 爱玩客 美食大三通 还有很多其它台湾美食节目都很好哦~
干货是什么意思食品
3个回答2023-04-25 18:00
干货属于:瓜子、花生、开心果等。
谁能介绍几款类似于吃货大食堂的游戏
1个回答2022-11-17 05:36
听都没听说过
吃货养成记之怎么吃都不胖的美食有哪些
1个回答2023-06-14 08:25
果冻球上有好多
求吃货大食堂系列游戏~
1个回答2022-07-05 21:14
美食大战老鼠算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