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孟昆玉事迹的感想

2024-03-03 07:46

从工作态度出发
1个回答

虽然小孟这些年干出了成绩,也获得了许多人一辈子都得不到的荣誉,但这些成绩和荣誉与小孟的辛勤付出是分不开的,其中的酸甜苦辣也只有小孟自己才知道。

作为一名交通民警,首要的任务就是确保道路的安全畅通。孟昆玉所在的和平门路口,地处宣武区繁华路段,居住在南城的人们都知道,这的交通特点有四个多:单位多、学校多、商业网点多、公交线路多,路口疏导任务非常艰巨。

为提高路口通行能力,他利用业余时间对周边环境、路口流量、交通标志、交通规律和特点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在执勤中不断摸索,总结出了巡逻岗和固定岗相结合、执勤民警与交通协管员相结合的“两个结合”交通疏导法,使和平门路口的通行能力提高了近15%。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拥堵,小孟认真学习钻研事故快速处理技巧,总结了“三快速、四观察、五规范”的实战经验,在处警、腾路、定责、恢复交通等多个环节最大限度节省时间,有效提高了事故处理的效率。



法治人物

央视国际:孟昆玉,男,28岁,北京市交管局宣武支队民警。当选2009年度十大法治人物。

当选理由:孟昆玉,是今年的舆论明星,被公众誉为“北京最帅交警”。 关于他的工作视频曾在人民网等网站高居点击榜首。

孟昆玉的同事们则称他为“实力派”。他创立的“孟昆玉指挥法”被北京市交管局推广。他还倡议交警队和医院建立了生命绿色通道保障组。2008年孟昆玉被评为奥运交通安保标兵和“微笑北京交警之星”,他全新的“人性化的执法”、“微笑执法”为当前人性化执法与服务型政府的改革提供了可贵的探索。

推荐词:规范的执法与微笑的面庞,灵活的指挥与耐心的劝导。他为警察的形象增添了时尚,他让首都的街头跃动着和谐。京城最帅交警孟昆玉,在平凡的岗位上得到百姓的特殊嘉许。

相关问答
客家人的廖昆玉的事迹
1个回答2024-01-29 18:40
转 廖昆玉简介 明末清初,兴宁叶塘镇三口塘(乌池)有个秀才廖昆玉,原名若鲁,字昆鹿。兄弟二人,弟名昆乐。廖昆玉聪敏过人,能诗善对,博闻强志,舌辫能言。赋性刚直不阿,放荡不羁;言行谐趣滑稽,逗...
全文
客家人的廖昆玉的事迹
1个回答2024-02-01 23:56
转 廖昆玉简介 明末清初,兴宁叶塘镇三口塘(乌池)有个秀才廖昆玉,原名若鲁,字昆鹿。兄弟二人,弟名昆乐。廖昆玉聪敏过人,能诗善对,博闻强志,舌辫能言。赋性刚直不阿,放荡不羁;言行谐趣滑稽,逗...
全文
客家人的廖昆玉的事迹
1个回答2024-02-17 02:28
廖昆玉简介 明末清初,兴宁叶塘镇三口塘(乌池)有个秀才廖昆玉,原名若鲁,字昆鹿。兄弟二人,弟名昆乐。廖昆玉聪敏过人,能诗善对,博闻强志,舌辫能言。赋性刚直不阿,放荡不羁;言行谐趣滑稽,逗人...
全文
客家人的廖昆玉的事迹
1个回答2024-03-11 12:19
廖昆玉简介 明末清初,兴宁叶塘镇三口塘(乌池)有个秀才廖昆玉,原名若鲁,字昆鹿。兄弟二人,弟名昆乐。廖昆玉聪敏过人,能诗善对,博闻强志,舌辫能言。赋性刚直不阿,放荡不羁;言行谐趣滑稽,逗...
全文
客家人的廖昆玉的事迹
1个回答2023-11-12 23:59
转 廖昆玉简介 明末清初,兴宁叶塘镇三口塘(乌池)有个秀才廖昆玉,原名若鲁,字昆鹿。兄弟二人,弟名昆乐。廖昆玉聪敏过人,能诗善对,博闻强志,舌辫能言。赋性刚直不阿,放荡不羁;言行谐趣滑稽,逗人发...
全文
客家人的廖昆玉的事迹
1个回答2023-11-12 08:10
廖昆玉简介 明末清初,兴宁叶塘镇三口塘(乌池)有个秀才廖昆玉,原名若鲁,字昆鹿。兄弟二人,弟名昆乐。廖昆玉聪敏过人,能诗善对,博闻强志,舌辫能言。赋性刚直不阿,放荡不羁;言行谐趣滑稽,逗人发...
全文
孟子的事迹
1个回答2024-03-23 02:07
梁惠王见了孟子,热情地说:“先生,您不以千里为远来到我们魏国,一定是给我的国家带来利益了吧?” 孟子回答说:“大王您何必一开口就讲利?有仁义就行了。如果君王说怎样有利于我的国家,大夫说怎样有利...
全文
孟子的个人事迹和诗句?
1个回答2024-04-19 17:03
孟子三岁的时候死了父亲,由他母亲抚养长大。孟子的母亲没念过什么书,但是很有见地。她教育孟子的事迹流传后世,《三字经》里就有“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的句子。 起初,孟子的家临近一座坟场...
全文
孟二东的事迹
1个回答2024-02-02 01:20
“孟二东,1957年生于安徽宿县,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多年来,他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不懈地教育学生追求真知、树立人生理想,被北京大学党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教师标兵”荣誉...
全文
孟子的生平事迹
1个回答2024-03-05 01:09
孟子童年 孟子名轲,邹(今山东 邹城市)人,三岁时父亲逝世 ,孟子便与母亲 相依为命 。孟母非常疼爱自己的儿子 ,曾经为了替孟子找一 个舒适的学习环境而三次搬家 ,最后搬到学宫附近。孟子自 小便...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