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别林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他成为幽默大师

2024-03-03 22:03

1个回答
  1900年,人们经常看到一个叫查理•卓别林的黑发小男孩在伦敦各大剧院的后门外等待。他看上去十分饥饿,但那双蓝色的眼睛却透着坚定。他期望在演艺圈找到工作。他能歌善舞,尽管自己的童年痛苦艰辛,他却懂得如何让人欢笑。
  他的父亲死于饮酒过量,母亲实际上无法照顾查理和他的异母哥哥锡德,她常常因精神问题不得不被送进医院。
  查理找不到工作时就在街上闲逛,到处寻找食物和住所。有时候他会被送到孤儿院,在那儿他又冷又可怜,孩子们犯一丁点错误就会遭到责骂和惩罚。他恨那个地方。
  三十年后,就是这个查理•卓别林受到了国王般的礼遇,人人都秒想和他谋面,和他合影的人中甚至还有丘吉尔、爱恩斯坦和甘地这样的名人。在耀眼的电影新世界,他几乎成了皇家级的人物——喜剧之王查理查里•卓别林。
  (对于自己的成功)他曾写道:“你得相信自己,这就是秘诀,即使我在孤儿院或沿路要饭果腹的时候,我都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棒的演员。”任何一个电影院的常客想必都看过几部查理•卓别林的电影,世界各地的观众坐在屏幕上总是笑得泪流满面。他第一次亮相就让人们看好这个和善的小个子——一撮僵硬的小胡子,双目圆睁,头戴黑色圆礼帽,还有那双大得过头的皮鞋。
  在卓别林演过的几百部电影里,“流浪汉”是任何人都看得懂的角色。那个可怜的流浪汉处处犯傻出错,总是麻烦不断,可他胸怀远大的理想。他想摆脱残酷的命运,他的疯狂尝试让我们捧腹不止。他总能找到怪招摆脱困境,生活也从未真正将他打垮。从前那个无家可归、挨饿受冻的又衣衫褴褛的孩子拒绝绝望,这个流浪汉和他没什么不同,他像那个小孩一样弱小、胆怯和愚蠢,但他从没放弃过。
  不懂英语的人也能够欣赏他的电影,因为它们大多都是无声片。让我们发笑的并不是他说的话,他的喜剧效果来自那些细微的一举一动,它们的含义对全世界的人来说都是一样的。卓别林在影片中时而抬起浓黑的眉毛或者转动那双眼珠,时而抻一抻外套或在空中晃一晃他的文明棍;为了逃避对手,他会躲在肥胖女士的身后或钻到桌子底下;本来想英勇一次,却晕倒在地;他抖掉破衣上的灰尘自豪地出现在盛大的社交场合;他派头十足,俨然一个富有、成功的重要人物——一个他做不到也永远不可能企及的人物。所有这些都是卓别林获得巨大成功的秘密。
  他得到流浪汉这个角色纯属偶然。年轻的他和哥哥随着一小队演员到美国各个城市巡回演出,一家新电影公司邀请他加盟拍喜剧片,他接受了邀请并迅速走红。他很快就为这家公司拍了几使部电影,不过使他一举成名的是第二部影片中他的那身行头——黑色礼帽,紧身外套,肥大的裤子,尺码超大的皮鞋,外加一撮小胡子和一根文明棍。
  他的这一形象一炮打响。不过他最初的那些电影都没有多少故事情节,全靠动作取胜,他极其滑稽的神情和举动使观众们捧腹大笑。三十岁时,卓别林成了世界上最棒、最有名、最受青睐的喜剧演员,他拍一部电影片酬达到数千美元。他组建了自己的电影公司并自己写剧本、拍片子。他所到之处受到夹道欢迎,但他仍然努力工作,也没有什么知心朋友。
  也许正因为如此,他的影片中流浪汉的悲哀一面更显突出。那个小人物需要的不仅仅是食物和头顶的屋檐了,他开始需要爱情。
  在他最知名的电影《淘金记》中,一个女孩作弄了这个小个儿男人,事后又觉得对不起他。于是对他友善起来,而他却将她的怜悯误作了爱情。《城市之光》中的女孩是盲女,虽然她看不见他的模样,却认为他是自己遇到的最棒的男人。可是她恢复视力后,看到的他却十分愚蠢。这种悲哀赋予了卓别林的电影一种很深刻的人生意味,摸样几个喜剧演员能与之并肩。
  卓别林经历了几次婚姻。名利双收的他在爱的愿望满足之时已不再年轻。后来他娶了美国作家尤金•奥尼尔的女儿欧娜,并与之白头到老。
  渐渐地,他厌倦了美国——这个他生活了四十年又功成名就的地方。他携同妻子和一大家子人去了瑞士。他说自己是个世界公民,不属于任何特定的国家。
  在他漫漫人生的最后几年,他重返美国和英国,接受他在电影事业上的各种荣誉。1977年圣诞节,这个喜剧之王在瑞士辞世,享年88岁。噩耗传来,全世界都为之悲痛。
  说起卓别林,想必许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他是一位世界著名的喜剧大师。在他身上当然还有一些小故事:
  有一天,卓别林来到了一个偏远的小镇,他忽然觉得自已该理发了,据当地人介绍,由于这个小镇很偏僻,只有两家理发店,每家店只有一个理发师,至于到哪家店就由他自己决定吧。
  于是,卓别林走进了第一家理发店一看,不禁皱了皱眉,怎么啦?原来这个理发店房子小,座椅旧,地上还撒了不少头发渣,最糟糕的是那个理发师自己的头发非常难看,该长的地方很短,该短的却又很长,上面像个麻雀窝,旁边像是被老鼠刚啃过似的。卓别林退了出来。
  他走进了第二家理发店。这儿的情况可大不一样,房子宽敞明亮,座椅是弹簧垫子,店内地上非常干净,再看这理发师的头发,端端正正、大大方方的……这时,你一定认为卓别林会在这家理发店理发了。错啦!卓别林想了想,又返回到第一家去理发了。
  是第一家理发店价格便宜吗?不是。是卓别林喜欢自己理成“麻雀窝”、“老鼠啃”吗?更不是。那么是什么原因呢?原来是卓别林在想,小镇这么偏远,只有两家理发店,所以就可以推断:第一家理发师的“麻雀窝”、“老鼠啃”头发就是第二家理发师理的,另外,从第一家理发店的地上撒满的头发渣也可以说明顾客很多,也就是理发师的技术与服务肯定比第二家好。
  卓别林早就想拍一部关于流浪汉的喜剧,然而,虽然做了很多努力,仍是不够满意。
  一天,卓别林在旧金山的大街上遇到了一位流浪汉。他灵机一动,迎上前去:“你好,我看你一定很饿了,我也饿了。一块到饭店吃一顿吧!”流浪汉十分高兴,心想这一定是遇到一位乐善好施的虔诚的基督徒了。于是两人走进了一家饭店。卓别林特意多要了一些酒。流浪汉不客气地狼吞虎咽大吃起来。酒足饭饱之后,两人便乘酒兴侃侃而谈。流浪汉便把自己如何漫游,如何搭便车,如何在“上等客车”上被抓住等等趣闻全部告诉了卓别林,同时还表演给卓别林看。卓别林认真地听着,仔细地研究他的表情、姿势和性格。在吃饭的过程中,一部新的影片的大体轮廓已经在卓别林的脑子里构思出来了。后来,这部影片获得了巨大成功。
  1929年,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决定把奥斯卡奖的“特别荣誉奖”颁给卓别林。卓别林得知后公开声明不接受。他说,少数几个人做出的决定,这对我并不是什么荣誉。我所期望的是人民的评价,如果人们爱看我的影片,那是对我最高的奖赏。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在获悉卓别林的声明后不以为然,认为是“明星的虚架子”,仍通知他来领奖。但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卓别林真的没来!学院在尴尬之余决定把金像送到卓别林家里。卓别林
  在家门口挡住了送奖人,并再次声明:“不靠这尊小像撑门面。”这尊小金像至今仍存在该学院的地下室里。
相关问答
卓别林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他成为幽默大师
1个回答2022-09-09 07:00
他的表演很风趣,幽默,肢体语言丰富。
幽默为什么会使我们发笑?幽默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1个回答2022-11-29 05:24
幽默就是幽幽地默默地捂手暗笑,表现为文雅而不失风度的让人逗笑……个人愚见…哈哈😄😄😄
幽默究竟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3-02-12 08:41
幽默就是当你哭的时候却还能让你笑的东东
卓别林的幽默
1个回答2023-12-02 18:10
卓别林正在写信的时候,他的邻居好朋友来到他的身旁,跟他闲聊个不停。他写好了信,抬起头来,惊讶地对这位邻居说:“你脸色不好,请把舌头吐出来看看。”当邻居吐出舌头时,卓别林迅即拿邮票去擦了一下,利用他的舌...
全文
卓别林的 逻辑与幽默?
1个回答2024-03-03 13:33
逻辑符合真实性. 一种尴尬,残酷,可怜的幽默
如果卓别林没有拐杖还会觉得幽默吗
1个回答2024-03-15 15:04
大师永远是大师,他人站在那里可能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很搞笑,走两步说不定都让人捧腹大笑,怎么会和他的拐杖有关系呢?
怎样使自己幽默起来?
1个回答2024-02-13 02:28
不一定非要看幽默故事啊 幽默是一种文化积淀 等你成熟了自然会幽默的 不必强求 要不然你就多设计一些知识 扩大阅读面 想到的就会多起来了嘛
如何使语言更幽默
1个回答2024-02-25 04:01
幽默,是一种寓庄于谐的喜剧手段,它常常运用俏皮的语言,形象化的手法,暗示自己的思想,启发人们去思考,产生意味深长的艺术效果。在语言表达中如能恰当地运用幽默,会使作品生动有趣,从而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那...
全文
有使女孩子爱听的故事,笑话,幽默,
1个回答2024-01-18 09:42
瘸子和瞎子同骑一车外出。瞎子骑,瘸子看路。突然瘸子发现前方有一深沟,急呼:沟,沟,沟! 瞎子回唱道:噢勒,噢勒,噢勒!二人一起掉入沟中。
说什么话,做什么事,什么动作,可以使别人说你很幽默?
1个回答2024-01-22 00:16
做些别人意想不到的事,夸张的事,丢脸的事,都会引人发笑。语言:这个很难说,例:用些稀奇古怪的成语,例:你这事弄得真扑朔迷离啊。不是成语:你这事干的令我费解。 吧东西比喻成搞笑的东西例:吼什么,老母熊似...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