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之桥献琴

2024-03-06 08:24

解释下面的词: 工之桥得良桐焉 焉( ) 作断纹焉 焉( ) 不如虎穴,焉得虎子 焉( ) 工之桥以归 以( ) 抱以适市 以( ) 赐之以百金 以( )
1个回答
第一个“焉”是语气词,无实际意义;第二个“焉”是“于此”即“在琴上”的意思;第三个“焉”是表示反问的语气词,相当于“难道”或“怎么”的意思。
第一个“以”连接主词与动词,无实际意义;第二个“以”连接两个动词,表示动作的连贯性,无实际意义;第三个“以”用作介词,有“把”“拿”的意思。
相关问答
献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10 11:58
文中以工之侨二次献琴的不同遭遇,揭露了社会上评价、判断事物优劣仅凭外表,而非考究内在.2、概括主要内容——两次献琴,结果截然不同。 3、复述原文 4,讨论寓意——不可以貌取.人,引形取物,要了解事物...
全文
献琴的人物情节介绍?
1个回答2024-02-17 02:29
《工之侨献琴》是刘基《郁离子》中的一篇寓言。文中以工之侨二次献琴的不同遭遇,揭露了社会上评价、判断事物优劣仅凭外表,而非考究内在品质的现象,告诫人们切不可被表象所迷惑、蒙蔽。文末“悲哉世也!岂独一琴...
全文
献琴的主要内容?
1个回答2024-02-14 21:41
文中以工之侨二次献琴的不同遭遇,揭露了社会上评价、判断事物优劣仅凭外表,而非考究内在.2、概括主要内容——两次献琴,结果截然不同。 3、复述原文 4,讨论寓意——不可以貌取.人,引形取物,要了解事物...
全文
献琴人物特点?
1个回答2024-02-10 18:58
工之侨献琴》这则寓言在人物刻画上采用了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既以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为原型,又对其进行必要的虚构、变形和整合,人物形象虚实相生,亦真亦幻,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寓言体裁实指性和虚拟性的辩证统一。...
全文
献琴的主人公是谁
1个回答2024-03-04 18:13
献琴的主人公是谁介绍如下: “献琴”的主人公是:工之侨。 《工之侨献琴》是刘基《郁离子》中的一篇寓言,文中以工之侨二次献琴的不同遭遇,揭露了社会上评价、判断事物优劣仅凭外表,而非考究内在品...
全文
工之侨献琴译文
1个回答2024-01-23 10:24
工之侨献琴 又名:工之侨为琴 作者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4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浙江青田人。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及诗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
全文
工之侨献琴。
1个回答2024-01-18 14:20
1:被认为是“弗古”;国工鉴赏琴并不看重它的质量好坏,也不懂它的音色是否美妙,而只看它是否古物。“弗古”就是平常之物,“‘古”就是希世之珍。2:说明世人对琴的评价非常盲目,只凭琴是否古物来确定其价值。...
全文
《工之侨献琴》的原文及翻译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20 18:32
《工之侨献琴》出自《郁离子扰野》,作者是元末明初刘基。 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使国工视之,曰:“弗古。”还之。 白话文:有一个名字叫工之侨的...
全文
工之侨献琴
1个回答2024-02-25 10:53
【名字】工之侨献琴 【作者】刘基 【原文】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使国工视之,曰:“弗古。”还之。 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
全文
工之侨献琴文言文
1个回答2024-01-27 03:52
工之侨献琴 刘基 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使国工视之,曰:“弗古。”还之。 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窾焉。匣而埋诸土,期年出...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