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房屋的神是谁

2024-03-11 10:47

1个回答
  有巢氏
  【生活年代】:距今约20万——5万年前。
  【出生地】:苍梧(今湖南九嶷山以南)。
  【立都】:石楼山(今山西吕梁市兴县东北)。
  【年号】:巢皇。
  【简介】:

  中国古代神话中发明巢居的英雄。也称“大巢氏”。其初,人民穴居野处,受野兽侵害,有巢氏教民构木为巢,以避野兽,从此人民才由穴居到巢居。《庄子.盗跖》:“古者禽兽多而人民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太平御览》卷七八引《项峻始学篇》:“上古穴处,有圣人教之巢居,号大巢氏。”晋张华《博物志.杂说上》:“昔有巢氏有臣而贵,任之专国主断,已而夺之。臣怒而生变,有巢以亡。”

  【原始巢居的发明】:

  有巢氏神话传说中人物,汉族人民想象中的始祖,原始巢居的发明者。相传远古昊英之世,人少而禽兽众,为防御野兽侵害,有巢氏教人构木为巢,白天采摘橡栗,夜晚栖宿树上。《庄子》载:"古者禽兽多而人民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即有巢氏时代。因居巢得名与有巢氏发明巢居有关,而被视为巢湖人。它与同时出现的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一样,虽均出自后人虚拟,但也表明了汉族先民坚持生存斗争的光荣历史进程。

  【有巢氏的传说记载】:

  有巢氏的传说在先秦古籍已有记载。庄周说:“古者禽兽 多而入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 之曰有巢氏之民。”(《庄子·盗跖》)韩非说:“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本为巢以 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韩非子. 五矗》)有巢氏是传说远古发明巢居的人。这一传说反映了我国原始时代由穴居而进入巢居的情况。《遁甲开山图》说: “石楼山在琅玡,昔有巢氏治此山南。”(《艺文类聚》卷十一引)琅玡山在山东诸城县,所谓有巢氏治于此,实不足为信。项峻《始学编》说:“上古皆穴处,有圣人出,教之巢 居,今南方巢居,北方穴处,古之遗迹也。”(《太平御览》卷七十八引)认为巢居开始于南方。《林邑记》也说:“苍梧已南,有文郎野人,居无屋宅,依树上住宿,食生肉,采香以为 业,与人交易,若上皇之人。”(《太平御览》卷一七二引)周去 非说; “深广之民,结栅以居,上设茅屋,下豢牛豕。 其所以然者,盖地多虎狼,不如是,人畜皆不得安,乃上古巢居之意欤!”(《岭外代答》卷四)这都说明巢居可能起源于南方。
相关问答
房屋平面图怎么画 房屋平面画法
1个回答2024-01-23 00:52
1、确定比例尺,因为比例尺是1:200,也贺键就是平面图中1cm相当于实际房子中的200cm。举个例子,如果房子是长方形,长×宽 是 10米×8米,雀拍樱那么在平面图中画出的长方形规格就是:5cm×4...
全文
房屋演变史房屋演变有什么特点
1个回答2024-03-11 05:31
住宅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人们在追求其实用性的同时,始终不断地追求它的精神功能和艺术性,并形成了阶级社会的门弟观。 春秋士大夫的住宅大门为三间,中间为门,左右为“塾”,是办公与“家教...
全文
房屋的屋在古时候是怎么由来的这个字
1个回答2024-02-20 13:30
[屋] wū〈名〉 屋的本义是幄,后来“屋”指房屋,另造“幄”字。会意。从尸,从至。尸,与房屋有关,“至”表示来到。人来到这里居住之意。《说文》:屋,居也。 向左转|向右转
房屋的屋怎么写
1个回答2023-01-05 13:10
e酒批0⃣️时七年後就没有办法让你觉得自己好过点三七四六的民众可以把握最後时间是早上的太阳🌞?
什么是房屋
1个回答2022-12-31 20:30
房屋就是住房,顾名思义就是说拥有自己的房子。自己可居住,存放东西的房子。
房屋的由来?
2个回答2023-12-14 20:26
人类以前住在洞穴里,这是个常识,大约是在11000年或更早些时候 的近东。 洞穴适应于他们的生活方式——正如我们所知,当时的人们以狩猎 为生。在洞穴中他们很安全。人们在洞口生火,这样既能取暖又能在他 ...
全文
求风水大师看房屋风水!!
1个回答2024-01-29 12:21
房子风水要看楼栋 小区整体的风水先分析 不是只看朝向的 也要结合主人年命 先上图吧
不同风格的房屋
1个回答2024-02-12 01:14
北京合院,实际就是合院建筑之一种,所谓合院,即是一个院子四面都建有房屋,四合房屋,中心为院,这就是合院。合院在北京的胡同中,东西方向的胡同,南面一大排,为南面的合院;北面一大排,为北面的合院,一户一宅...
全文
房屋的由来?
1个回答2024-02-12 21:53
人类以前住在洞穴里,这是个常识,大约是在11000年或更早些时候 的近东。 洞穴适应于他们的生活方式——正如我们所知,当时的人们以狩猎 为生。在洞穴中他们很安全。人们在洞口生火,这样既能取暖又能在他...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