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一章

2024-03-13 08:20

不知道是我那本《道德经》印错了还是怎么的,我那本《道德经》的第一章上那一句: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意思就是:无形是“天地”的始端,有形是“万物”的根源。我以前都是认为:无名万物之母也,有名万物之始也,意思就是:无形是“万物”的根源,有形是“万物”的始端。我并不知道我的观点是否正确,我想请问一下这里的人。而且我书上写的是: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但是在解释里,无名的“万物”却成了天地,这是为什么啊?而且我认为有与无是一种双生的关系,就是无是万物的根源,那么也可以是有的根源啦。有是万物的始端,那么也可以是无的始端啦。但是我那本书上却把有是万物的根源,而无是天地的始端,感觉上好像规定了有一定大于无一样,无是由有生成的。那么我的观点和书上的观点哪个正确呢?
1个回答
支持三楼的断句。

楼主先读完《道德经》,这本经书各种解释都很有歧义。因为作者老子说的非常少,也没多做解释。



天地伊始,万物是没有名字的。因为有了人才有了它们的名字,这是无名,天地之始的解释。它对应的是名可名,非常名。这些人给予万物可称说出来的名字只是暂时的,短暂的,非永恒的。

有了名字,才有了认识万物的根本。这是有名,万物之母的解释。人要认识万物,所以加以称说。



在《道德经》四十章说到,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万物来源于有物质状态,那么有物质状态来自于哪里呢,来自于虚无。



宇宙起源学说证实早期宇宙是个很小的坍缩的能量体。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²,能量和物质可以相互转化。我们可以得出物质来源于早期的能量。应了这句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但是无从何而来呢。从道中运化而出。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有实有的万物,必然有虚无。虚无和实有就是相辅相成矛盾统一体的两级。他们是对立的。没有无就没有有。
相关问答
一起读经典《道德经》第五十章第五十一章
1个回答2024-03-09 20:05
《老子·第五十章 》 人一生出来,就进入了死亡。人以四肢九窍活著,人以四肢九窍死去,人以这四肢九窍,将自己的生命送到死地。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世人太贪婪今生的享乐了。听说善于得到并持守真生命的人,行路...
全文
《老子道德经》第五章
1个回答2024-01-20 14:12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 虚而不屈 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 不如守中。 答:天地无心于万物,任其生灭,圣人无心于爱民,任其自养自成. 天地之间如同...
全文
道德经四十章感人故事
1个回答2024-01-30 23:52
道德经讲的是人与自然和谐永生的方法。我读了一遍又一遍道德经,我突然发现,道德经可能是上一代地球文明或者宇宙高级智慧文明写给人类发展的指导书。像小国寡民(人口限制),像水(顺应规律),无知无欲(不加控制...
全文
道德经第二十八章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13 04:57
道德经第二十八章原文及译文如下: 原文: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
全文
道德经第二章
1个回答2024-02-18 02:19
这个字的意思就是“不”。 这段经文的意思,借用佛家的话说: 不住---色声香味触法,而行布施。 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主客就是能所,相对而立。 夫唯弗居,是以...
全文
马德的一篇文章
1个回答2024-02-27 08:43
  走散的炊烟(马德)   唯一不变的是炊烟.   就在村庄之上,就在树梢之上,就在一群麻雀之上.   秋天来了是冬天,炊烟老了,是新的炊烟.   炊烟是可以散去的,但是根是散不去的,他的...
全文
小学生道德文章?
1个回答2024-02-15 22:01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道德是最美丽的花儿,最圣洁的心灵,它让人问心无愧,心胸坦荡。 有时道德是一种感恩。 从前,有一个和尚叫佛印,与朋友出去玩,路过海边时,与朋友说话不投机,被朋友甩...
全文
马德的一篇文章
1个回答2024-03-09 21:07
  走散的炊烟(马德)   唯一不变的是炊烟.   就在村庄之上,就在树梢之上,就在一群麻雀之上.   秋天来了是冬天,炊烟老了,是新的炊烟.   炊烟是可以散去的,但是根是散不去的,他的...
全文
道德经第一章
1个回答2024-03-13 23:17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德经第一章
1个回答2024-03-16 08:08
《道德经》第一章 [原文]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