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少年立志成材的故事

2024-03-15 15:02

1个回答

《鲁班学艺 》
鲁班学艺这个故事已在民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经过了六大关的考验,时时刻刻在练就他的品行和修养。
年轻的鲁班告别了家乡,千里迢迢来到终南山学艺。弯弯曲曲的小道有千把条,这样没有吓倒鲁班,他凭着毅力走出了山道。
他到了一个破屋前,断定了这就是老师傅的房间。坐下来耐心的等。太阳下山,老先生醒来。问了他几个做木匠的基本问题,鲁班靠着本领轻松的答对了。老师傅收了他做徒弟。
可鲁班的艰辛才刚刚开始,他把门后已长满锈的斧子、刨子、凿子依依不停的
磨,磨了七天七夜,一件件都磨的闪闪发亮。随后,鲁班把自己磨的斧子去伐一棵参天大树,然后砍成一个光滑大柁,用凿子在大柁上凿了两千多个眼,鲁班足足干了十二白天,十二个黑夜。把成果让师傅看,师傅连声叫好。
师傅看鲁班这样的好学,诚恳。就带领鲁班来到西屋。原来西屋满是精致的模型,鲁班下定决心一定要把手艺学好,于是认真的研究起模型来。往后,鲁班茶不思,饭不想。时时刻刻不放下手中的模型。三年后,鲁班把所有的手艺都学会了。
他拿起了自己磨的刨子、凿子和斧子,告别了师傅,下了山。永向人们奉献出精致的木材。
而鲁班在人们心中建起了深厚的位置,鲁班学艺便成了后人磨练自己的目标。


《陈平忍辱苦读书》  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陆羽弃佛从文》  唐朝著名学者陆羽,从小是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陆羽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读诗书。陆羽执意下山求学,遭到了禅师的反对。禅师为了给陆羽出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学习冲茶。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陆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冲茶的技巧,更学会了不少读书和做人的道理。当陆羽最终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后来,陆羽撰写了广为流传的《茶经》,把祖国的茶艺文化发扬光大!   《少年包拯学断案》  包拯包青天,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其家父与知县交往密切,包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在焚庙杀僧一案中,包拯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缉拿凶手,为民除害。他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为长大以后断案如神,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础。  

相关问答
(立志成才)还是(立志成材)?
3个回答2022-12-26 10:44
立志成才;理由:如果你是人 立志成材;理由:如果你是树 才:才干、才能、才华……
一个驼背的孩子立志上学成材的电视剧
1个回答2023-11-25 12:47
《背着爸爸上学去》
自立自强 立志成材 报效祖国 5分钟的演讲稿(原版)(急!)
1个回答2024-01-23 07:45
  演讲稿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自立自强,励志成才,报效祖国。   《周易》里有句这样的一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蓦然回首,寒窗十余载,衣带渐宽,终挥...
全文
立志,人立志有什么好处?为什么立志,
1个回答2022-10-09 01:40
因为人要有目标 立志就是为了让自己有个前进的目标 没有目标 就没有方向了 这样会活的很迷茫哪 立志可以让你对生活充满热情..
立志什么意思 立志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12-04 08:11
立志 lì zhì 立定志愿:~做一名教师。
立志格言的立志典故
1个回答2024-01-23 01:20
1.树立志向;下定决心。《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志以发言,言以出信,信以立志,参以定之。”《后汉书·列女传·阴瑜妻》:“我本立志与 阴氏 同穴,而不免逼迫,遂至於此,素情不遂,奈何?” 宋陈亮 ...
全文
常立志,不如立长志的意思
1个回答2024-02-27 07:17
无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长志.就是说,没有志向的人目光短浅,经常立志,有志向的人,立下长远的目标,并矢志不渝的完成
常立志,不如立长志的意思
1个回答2024-02-20 12:55
无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长志。就是说,没有志向的宽野人目慎晌喊光短浅谨御,经常立志,有志向的人,立下长远的目标,并矢志不渝的完成
为什么要立长志,而不常立志
1个回答2024-03-13 19:14
立长志,是要我们目标远大,不要拘泥于眼前,放眼未来,才可突破现在; 不立常志,是不升局要总是不断地放弃,要有所坚持,有所取舍,锲历简而不舍,方吵烂让能有所成就。
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的例子?
1个回答2024-02-17 01:39
看资料东汉时代有年叫陈范的人,立志要“成大事,扫天下”。但他连自己的庭院也懒得打扫。为此,人们讥笑他“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