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桥的历史沿革

2024-03-15 20:39

1个回答


三元桥位于三环路东北部转弯处,初建时曾称牛王庙桥,建成于1984年,是北京市第一个荣获国家银质奖的立交桥工程,也是三环路上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
关于三元桥的得名,有三种说法,一是因临近三元庵而得名,此地曾有一座没禅叫三元庵的古刹,始建于清代,毁于上个世纪80年代。三元庵的“三元”是根据天官赐福、地官消灾、水官解祸而来。天官、地官、水官合称“三官”或“三元大帝”。二是因临近水源八厂而得名,该厂位于三元桥南侧不远处,是北京市的大型供水企业,同时该桥位于三环路上,又枯茄尘是三条交通干道的交会处,以“元”代替“源”字,得名三元桥。三是由“三源里”纳迅转换而得名,三源里小区位于三元桥南面,始建于1979年,因北有三元庵,南有水源八厂,1982年为小区命名时,各取一字,得名“三源里”。
三元桥站是地铁10号线与地铁机场线的平行换乘站,因地处朝阳西部的三元桥附近而得名。

相关问答
路桥区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21 15:49
先秦 先秦时,路桥地属瓯越。战国末,越为楚所并,乃属楚。秦始皇25年(公元前222年)于原吴越地置会稽郡,路桥亦在其中。汉初,先后有东海、东越等王国封立。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l10年),东越国除,...
全文
平桥区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5-15 09:44
平桥区(原信阳县),历史悠久。考古发现,新石器时期境内已有人类居住。平桥区的建制历史悠久。它的前身信阳县有2600多年历史。 西周,宣王将信阳地增封申伯,称南申国。 春秋,楚灭南申国,信阳属楚冥...
全文
桥下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12 22:29
桥下镇明清时期分属临江乡二十九都,仙桂乡三十都、三十一都,三十二都,清通乡四十五都、四十六都。民国时期属第五区(后称永临区)荆川乡、、梅六乡(后称望江乡,解放前夕归属荆川乡)、瓯渠乡、茶坑乡、前...
全文
头桥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13 11:27
1956年撤区并乡,区公所改为乡政府。 1958年改名为人民公社。 1983年撤社建乡,以后升为建制镇。 2003年,头桥镇与红桥镇合并成立新头桥镇。
桥头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4-16 04:12
桥头镇位于浙江省永嘉县西南部,瓯江中下游北岸,金丽温高速公路和49省道自西向东横穿镇境,为永嘉的西大门。境内南有瓯江,菇溪自北向南贯穿全境,溪两边为谷地。南与温州市鹿城区隔江相望,西连青田县,东与北...
全文
仙人桥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6-02 19:42
由驻地仙人桥而得名,1910年屯西有一棵长满青苔的风倒横倒在汤河上,人们过河在上边走,行走十……1956年设大营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乡,1984年建仙人桥镇。1996年,面积128平...
全文
吴门桥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5-08 21:06
据《吴县志》记载,吴门桥始建于南宋。北宋年间,宋元丰七年(1084年)郡人石氏为结束盘门摆渡的历史,出 资兴建,修建了“新桥”,“新桥”是由北岸两座相接的木桥加南岸的石桥组成,当时又称“三桥”,...
全文
桥头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4-26 15:13
建制于明洪武二年(1369)。镇内原有潭坑墟,由于税捐重,桥头乡绅赵汝老召开东坑、坪山、石角、土头陈、鸭麻围、高车坝、赵屋、上塘、丘屋、宁屋等“六甲会议”,在今桥头镇建“六甲祠”作墟场,凡赴墟者皆...
全文
州桥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16 17:39
州桥,唐时叫“汴州桥”,五代称“汴桥”,北宋时改名“州桥”,也称“天汉桥”。由唐代汴州节度使李勉所建。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州绝滑桥,正名天汉桥,正对于大内御街,其桥与相国寺桥皆低平,不通舟船,唯...
全文
花桥乡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11 08:44
1950年设花桥乡; 1958年改花桥公社; 1984年复置乡; 1997年,面积170平方千米,人口1.4万,辖花桥、车上、长衍、官后、村头、源尾、九蓬、大浦、寺坑、路桥、塘边、招沙甲12个村委会...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