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感冒分类

2024-03-15 21:21

1个回答
中医把感冒分主要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和暑湿感冒三种常见类型,以及4种少见类型。
一.风寒感冒:
多见于冬春季节,其主要症状为恶寒(怕冷)重(自我感觉),发热轻,鼻塞流涕、头痛无汗、咳嗽、痰稀白、全身筋骨酸痛、舌苔薄白等。
因此,治疗时应选用辛湿解表、宣肺散寒的中成药。如:
1.午时茶,每日二次,每次一块,煎服或用沸水冲泡10分钟后服用。
2.感冒清,每次2--4片,1日3次;
3.正源丹,每日3次,每次2片;
4.伤风感冒冲剂,每日2次,每次1--2包。
5.麻黄汤(风寒表实证):麻黄、桂枝、杏仁、甘草。
二.风热感冒:
多见于夏秋季节,其主要症状为恶寒轻、发热重(自我感觉)、头咽痛、咳嗽痰黄、尿黄、舌苔薄黄等。
治疗上宜选用辛凉解表、祛风清热的中成药。
1.银翘解毒片,日服2次,每次4--6片,
2.银黄口服液,每日3次,每次10--20毫升;
3.桑菊感冒片,每日2次,每次4--8片;
4.羚羊感冒片,每日2次,每次4--6片;
5.感冒宁、板兰根冲剂、四季平安感冒片等均可按说明书或在药师的指导下服用。
6.银翘散 《温病条辨》上焦篇方。清朝一两30多克
组成:连翘一两,银花一两,苦桔梗六钱,薄荷六钱,竹叶四钱,生甘草五钱,芥穗四钱,淡豆豉五钱,牛蒡子六钱。上为散。每服六钱,鲜苇根汤煎,香气大出(5分钟左右),即取服,勿过煮。肺药取轻清,过煎则味厚而入中焦矣。病重者,约二时一服,日三服,夜一服;轻者三时一服,日二服,夜一服;病不解者,作再服。
三.暑湿感冒:
多发生于6月--9月暑热季节。此时的感冒一般都兼挟暑湿之气。其主要症状为口渴饮、头昏、胸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舌苔黄腻。
治疗应以芳香化浊、清热化湿的中成药为主。如
霍香正气丸,每次6克,每日三次;
霍香正气片,每次要片,每日三次;
霍香正气水,每次1支,1日3次,均温开水送服。
另外,还可选用祛暑片、六一散等,效果都比较好。
谨记:
综上所述,病症各异,药有温凉。若风寒症用辛凉药,犹如雪上加霜;风热症用辛温药,犹如火上加薪。所以选用治感冒的中成药必须对症,才能药到病除。
此外,中成药治疗感冒时,要掌握病情的发展时机。一般以体温在38度以下者为宜,高于此体温则非中成药可胜。如果发热持续3天不退,咳嗽加重,很有可能得了肺炎或气管炎,应及时找医师作检查治疗,切勿妄自用药,以免贻误病情。
此外还有以下4种感冒类型:
(1)气虚感冒:
素体虚弱,外感后恶寒(或恶风)较甚、发热、汗自出、身热倦怠、短气乏力、咳嗽、唿吸短促-动则尤甚、咳痰无力、痰涎清稀、头痛头昏、胸痞满闷,舌质淡,苔薄白,脉浮虚或脉浮无力等。
(2)血虚感冒:
平素阴血亏虚,感受外邪后身热头痛、恶寒无汗、鼻塞喷嚏、头晕、面色不华、唇甲色淡、心悸、鼻流清涕、咳嗽声重、颈项拘急、肢体酸痛、手足麻木、肌肤枯燥、目涩眼干、视物昏花,舌淡苔白,脉细或浮而无力等。
(3)阴虚感冒:
素体阴虚,感受外邪后发热、微恶风寒、头痛、汗少或盗汗、口干咽燥、干咳少痰、五心烦热、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足跟疼痛,舌质红,苔薄白或少苔,脉细数或浮数等。
(4)阳虚感冒:
素体阳虚,头痛、恶寒发热、寒重热轻、鼻塞流清涕、头身冷痛、无汗肢冷、神疲倦卧、面色苍白、腰膝酸冷、语声低微、咳痰稀薄、或气逆而喘、动则尤甚、小便频数、余沥不尽、或夜尿频多或大便溏泄、男子阳痿、女子带下清稀,舌体胖嫩,舌质淡或有红痕,苔白滑,脉涩迟细或脉弱或浮大无力等。
相关问答
上医医国的成语解释,上医医国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2-14 22:52
救死扶伤jiù sǐ fú shāng [释义] 扶:扶助。抢救生命垂危的人;照顾受伤的人。形容医务工作者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精神。 [语出] 汉·司马迁《报任安书》:“且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与...
全文
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医学是医道之学,西医学是医技之学,医道之学是人学,医技之学是科学。几千年来,中医学坚持以人为本,处处都有“道”的内涵。“医道”是中国特有的“儒
1个回答2024-01-18 09:38
试题答案:D 试题解析:试题分析: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故①项说法错误,不能入选;②项在材料中未体现出来,故不能入选;③④两项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主旨,可以入选。因此,答案是D...
全文
一傻医生医生医生医生让一让一,让医生医生,医生,医生医生医生医生医生医生。
2个回答2023-01-31 04:12
应该是: 衣裳 裳在这里是轻声,所以没有声调标注
一个电影讲的是一个医治儿童的医生最后成为古代名医名字里有个已
1个回答2024-02-15 07:31
皇帝的儿子得了癫痫病,最后给童医师好了。
中医大医传承发起人都是哪些中医名家?
1个回答2024-05-28 09:05
六位中医名家:周仲瑛、朱良春、陆广莘、祝总骧、贾谦、郭生白。“大医传承”正值全民健康危机之时,由北京民间大医郭生白发愿,会同原科技部“中医发展及战略”课题组负责人贾谦教授,共同倡议的文化工程行动。20...
全文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学医却不从医,是医生待遇不好吗?
1个回答2024-02-22 16:04
第一,医生的待遇,相比大多数职业,应该还算是不错的。 第二,为什么学医的人不想让子女从医,因为,真的很累。 所以,医生待遇高,可以说,是付出换来了收获。 我去年骨折住院,曾经和护士聊天,北京...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