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在创作《聊斋志异》时,在路边设立茶棚,通过群众讲故事来搜集素材。这说明(  )。

2024-03-16 17:09

蒲松龄在创作《聊斋志异》时,在路边设立茶棚,通过群众讲故事来搜集素材。这说明(  )。A、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C、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D、人民群众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
1个回答

B C D

解析:

俗话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蒲松龄在创作《聊斋志异》时,通过听群众讲故事来搜集素材,《聊斋志异》的创作来源于群众的智慧结晶,说明了社会精神财富的形成、发展的动力源泉来自于人民群众。A项表述内容正确,但与题干表述内容不符,故不选。

故正确答案为BCD 。

相关问答
蒲松龄在创作《聊斋志异》时,设立茶馆,通过群众讲故事来...
1个回答2024-02-22 10:29
【答案】C 【答案解析】试题分析:②③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根据题意,题中蒲松龄设立茶馆,通过群众讲故事来搜集素材,说明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同时说明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
全文
蒲松龄在创作《聊斋志异》时,设立茶馆,通过群众讲故事来...
1个回答2024-03-13 15:50
【答案】C 【答案解析】试题分析:该题考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①观点错误,英雄人物在历史中的作用是通过实践实现的,而不是传说,④观点错误,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英雄人物是人民群众的一部分,②③观点...
全文
蒲松龄在创作《聊斋志异》时,在路边设立茶棚,通过群众讲故事来搜集素材。这说明(  )。
1个回答2024-01-05 03:46
B C D 解析: 俗话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蒲松龄在创作《聊斋志异》时,通过听群众讲故事来搜集素材,《聊斋志异》的创作来源于群众的智慧结晶,说明了社会精神财富的形成、发展的动力源泉来自于人民群众。...
全文
蒲松龄在创作聊斋志异时,在路边设立茶楼,通过群众讲故事来搜集线索素材,这说明(  )。
1个回答2024-01-14 19:24
B C D 解析: 本题考查政治。人民群众是物质生活的创造者。整个社会所需的衣食、生产用品都是由人民群众所提供的。人民群众也是精神生活的创造者。在浩浩汤汤的历史进程中,人民群众的伟大智慧和源源不...
全文
聊斋志异是蒲松龄创作的一部什么小说?
1个回答2024-03-18 12:52
蒲松龄自幼喜欢民间文学,广泛搜集精怪鬼魅的奇闻异事,吸衡让取创作营养,熔铸进自己的生活体验,创作出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槐拦蚂志异》。以花妖狐魅的幻想故事,反映现实生活,寄托了作者的理想 聊...
全文
蒲松龄是怎么样收集《聊斋志异》的创作素材的?
1个回答2022-10-24 22:16
蒲松龄每天清晨和妻子携带着一个口小腹大的磁罂,盛着苦茶,还带上一把烟叶来到村口的路旁坐下来,免费招待过往的行人。当有人过去道谢的时候,他就请求那人把在家乡和旅途听到的故事和见到的新鲜事讲给他听。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聊斋是什么 志是什么 异是什么
2个回答2022-09-13 14:02
聊斋是蒲松龄写聊斋的屋子,屋子的名字叫聊斋,志是指记事,异是指奇异的故事。中学课本上有
蒲松龄是怎样写成《聊斋志异》的
1个回答2024-01-26 04:31
关于《聊斋志异》,有两个传得很广的说法:一个是蒲松龄在柳泉摆茶摊,请人免费喝茶,但必须讲一个故事,回到家加工,写成《聊斋志异》。另一个是"聊斋"是聊天之斋。蒲松龄摆茶摊从未见于蒲松龄后人和朋友记...
全文
蒲松龄 聊斋异志
1个回答2024-01-26 10:30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号柳泉,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出身于一个逐渐败落的地主家庭,书香世家,但功名不显。      父蒲盘弃学经商,然广读经史,学识渊博。      ...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