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姓氏的起源

2024-03-17 05:13

1个回答
  一、姓氏源流
  言(Yán)姓源出有二:
  1、出自春秋时言偃之后,以祖名为氏。据《姓纂》载:“孔子弟子言偃之后。”春秋时期,孔子的得意弟子之一名言偃,字子游。言偃才华出众,曾任武城(今山东省费县西南)宰。提倡以礼乐教民,名声很大,他的后代就以其名字中的言字为姓,称为言氏。
  2、出自姬姓,源自战国时韩国公族桓叔之后,为韩言复姓所简改。根据《潜夫论》、《姓氏寻源》等书载,战国时期,韩国公族桓叔的后人中,有以韩言为姓氏的,后有简改为言姓,称为言氏。
  得姓始祖:言偃。春秋时期,孔子有三千名弟子,其中有一位很出色的学生叫言偃,字子游。后来的学者们考证,言偃就是言姓的始祖。据《万姓统谱》这本古书中说,言偃是距今2500多年前的吴人,也就是江南人。言偃的后代就以其名字中的言字为姓,称为言氏。故言氏后人奉言偃为言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缺)言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古代春秋时期,孔子聚众讲学,他有三千名弟子,其中有一位很出色的学生叫言偃,字子游。后来的学者们考证,言偃就是言姓的始祖。据《万姓统谱》这本古书中说,言偃是“吴人”,也就是江南人,那么言姓大约是江南贵族的姓氏。言偃从江南到中原去求学,也真是精神可嘉。随后到战国时期,又产生一支言姓,是由韩国公族那儿产生的。言氏家族,发祥于江南地区,历史悠久,望居汝南郡(汉高帝置,在今天河南省中部偏南和安徽省淮河以北地区)、吴郡(东汉末年分会稽郡置。在今江苏省长江以南一带。治所吴县,即今江苏省苏州市)。
  三、历史名人
  言 偃:字子游,生于周敬王十四年手贞定至二十六年(公元前443年)。后人所以称他为“言子”,是出于对他的尊敬。言偃出生于吴地,成年后到鲁国就学于孔子,从言偃比孔子年轻四十五岁来看,他当是孔子晚年的学生。孔子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言偃即为七十二贤人之一。孔子授徒,设有德行、政事、言语、文学等“专业”。这些“专业”中有优秀学生十名,后人称为“十哲”他们分别为:德 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 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因言偃名列第九,故后人又称为“十哲人中第九人”。又因言偃为孔子学生中唯一的南方人,所以又被称为“北学中国,南方一人”和 “南方夫子”。言偃到孔子处就学,主要学习“礼”。在工作中,言偃比较注意方法,讲究效率。善于处理好、上下左右的关系。他说:对待君主过于烦琐,就会招致侮辱:对待朋友过于烦琐,就反而会被疏远。言偃做事相当谨慎,他的同学子贡评论他说:做一件事之前先深思熟虑,所以行动就不出差错。他的老师孔子则评论他:希望有才能就学习,希望有知识就多问,希望有满意的结果就多思考,希望人家帮助就要有准备,这四点,言偃都做到了。这都说明,言偃不仅是在文学上出类拔萃,而且是个很有政治才能和领导水平的治国之才。
  言 茅:明朝人,成化年间举为进士,而当了地方官,官职为户平知府。他学问广博,又多才多艺,留心身旁的大小事物,又关心百姓疾苦,自己也重名节,清廉无私,所以政绩好,受人赞扬。
  言友恂:清朝末年人,任的官职称“教谕”。是位有学问,办事认真的人。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汝南郡:汉汝南郡治上蔡(今上蔡西北)。东晋治悬瓠城,即今汝南县一带(在今天河南省中部偏南和安徽省淮河以北地区)。隋唐汝南郡即蔡州(曾名豫州)。
  吴 郡:公元129年,东汉分会稽郡置吴郡,治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辖区包括建德以下钱塘江两岸,故今浙江省杭州市亦在吴郡之内。
  2、堂号(缺)
  ============================================================
  【言姓宗祠通用对联】
  〖言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源自周代;
  望出汝南。
  ——佚名撰言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言姓的得姓源流和郡望(见上题头《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号》介绍)。
  汉代循吏;
  孔门文科。
  ——佚名撰言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汉·言宫,清廉恭顺,时为循吏。下联典指春秋时吴国名人言偃,字子游,孔子弟子,引《论语》曰:“文学子游子夏。”
  -----------------------------------------------------------------
  〖言姓宗祠六言通用联〗
  遍被弦歌雅化;
  首居文学名科。
  ——佚名撰言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春秋时吴国名人言偃,字子游,孔子弟子。习于文学,仕鲁为武城宰。以礼乐为教,知澹台灭明贤而取之。
  列汉代循良选;
  冠孔门文学科。
  ——佚名撰言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汉·言宫事典。下联典指春秋吴·言偃事典。
  -----------------------------------------------------------------
  〖言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户平知府饶政绩;
  武城宰官识贤人。
  ——佚名撰言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名宦言茅,邹平人,成化进士,博学多才,谨慎修身。任户平知府,颇存政绩。下联典指春秋时吴国名人言偃事典。
  列汉代循良之选;
  冠孔门文学之科。
  ——佚名撰言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汉代人言宫,官县令,为政清廉而谨慎,有治绩,当时被称为循吏。下联典指春秋时吴国人言偃,字子游,孔子弟子,擅长文学。曾任武城宰,提倡以礼乐为教,境内有“弦歌之声”。
相关问答
请问容姓氏的起源及发源地是哪里,本人姓容?
1个回答2024-04-01 11:53
你好-v-容姓的来源有五: 1、来源于舜的后裔,出自虞姓。相传舜有八个儿子,都是聪颖精明的,号称“八恺”,其中就有一个叫仲容的,他的后代便以容作为姓氏。 2、以官职为姓,周朝的礼乐之官官名为容,...
全文
连姓的姓氏起源
1个回答2024-03-11 11:52
  连姓为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330位。根据台湾在2007年的统计,连姓排名为第73位,是少数没有出现在中国百家姓中的台湾首一百个姓氏。2008年来自公安部身份证数据库的资料表明:连姓在全...
全文
有没有人姓路,这个姓氏的起源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5-09 08:44
路(Lù)古代传说中黄帝后裔玄元,因有功,被封为路中侯,他的好几代子孙都延承这个爵称,后来渐渐变成了这个氏族的姓。他的后代以路为姓;此外,春秋时有潞国(在今山西潞城东北),公元前594年被晋国所灭,...
全文
有没有人知道姓西的,还有姓氏“西”的起源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6-18 00:36
有,但罕见。 起源: 古西国,后以为氏。   2.出自西门姓,西门豹之后,改为西氏。   3.出自张姓,避祸,改为西姓。   山东、河北西氏家族历史上更多可能是由于避祸由其他姓氏而改。而安徽和东...
全文
别姓的姓氏源流
1个回答2024-03-18 06:30
别(Bié)姓源流岩腔有: 源于满族,出歼闹自金国时期女真族必兰氏部落,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别兰氏,亦称必喇氏、毕力扬氏,源出金国时期古女真族必兰...
全文
有没有人知道姓西的,还有姓氏“西”的起源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5-06 21:53
有罕见 起源: 古西国氏 2.出自西门姓西门豹之改西氏 3.出自张姓避祸改西姓 山东、河北西氏家族历史上更多能由于避祸由其姓氏而改而安徽和东北西氏家族则难确定
源姓的姓氏渊源
1个回答2024-05-04 16:09
单一渊源:源于鲜卑族,出自五胡十六国时期秃发鲜卑南凉景王秃发傉檀的王子秃发破羌,属于帝王赐改姓为氏。在今天广东省鹤山市龙口镇霄乡,有一个全国罕见的姓氏“源”。如今,霄乡居住着源氏一千多人,判梁世界各...
全文
姓氏起源,黎姓是怎么来源的
1个回答2024-05-13 02:15
黎(Lí)姓源出有四:1、 出自九黎的后裔。据《风俗通义》等所载,九黎,古时为我国南方土生土长的庞大种族之一,相传为少昊(传说中古代东夷首领)金天氏之时的诸侯。黎曾被封为北正(一说火正)官,掌管民...
全文
姓氏起源,黎姓是怎么来源的?
1个回答2024-04-22 09:33
丰舒。丰舒系商汤后裔。商时有诸侯国——黎国,商末,西伯姬昌攻灭黎国,武王克商后,大封天下,封成汤后裔于黎国,赐为侯爵,其后有黎侯丰舒。丰舒之后,子孙有以国为氏者,称黎氏,尊丰舒为得姓始祖。[1] ...
全文
姓氏的来源
1个回答2022-09-17 02:22
先有氏,后有姓。姓有多种,有来自封地,动物,官职,居住地,祖先的名等。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