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泉镇的历史沿革

2024-03-17 20:07

1个回答

温泉镇因镇内温泉而得名。镇域地势南高北低,西高东低。大部分为褐色土壤。镇内西山北麓曾被描述为“灵渊神瀵(地下喷出的水),随在涌现,不可枚举也”(《日下旧闻考》)。温泉村堂子山(又名显龙山)北的温泉,水温常年保持在36度左右,明代以前就开始用于沐浴。本世纪20年代曾建立“天然疗养院”。寿安山北的黑龙潭,“有泉从石缝间出,源源不竭,潴而为潭泓如也……四时不枯。若遇干旱以及涨溢,他山之泉亦或盈缩,而此泉自如,人尤异之。相传以为有龙居焉,号曰龙湫,又庙于旁亦曰龙王庙。”因此成为百姓求雨圣地。温泉村东有1936年冯玉祥等建的“辛亥滦州革命先列纪念碑”。附近有据传在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前后曹雪芹居处旁的石桥。
历史记载表明,现温泉镇域在明代以前大体属昌平县(前身军都县),其中西南部唐末至金初可能曾属玉河县。明后期大体以今百望山至温泉道路为界,其北太舟坞、杨家庄、东埠头一带属昌平县(州),其南白家疃、温泉及高里掌、辛庄一带属宛平县。至清代康熙初年,温泉、白家疃一带划入城属地区,高里掌、辛庄一带为宛平县直辖地。1928年6月,城属地区划为北平市行政区域。温泉、白家疃一带和冷泉地区是当时“山后”仅有的北平市辖地,属西郊区,1947年3月,又划入北平市第十七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当地是中共领导的人民武装的游击区,行政上属昌宛县(昌宛房、昌宛怀)工作范围。1948年12月,现镇域解放,分属北平市十七区、宛平县和昌顺县。在现镇域内十七区设温泉、白家疃两村(行政村);宛平县设高里掌、辛庄两村(属八区,后划为六区);昌顺县设东埠头、杨家庄(一称杨各庄)、太舟坞3村(属十一区,后划入六区)。
  1949年7月,温泉等地划归新设的北平市十六区(后改为十三区、海淀区)。10月,昌顺县改为昌平县。宛平县、昌平县1950年2月、6月两次调整区建置,高里掌、辛庄先后划入宛平县五区、三区,太舟坞等地划入昌平县二区。1950年10月,原属昌平县管辖的黑龙潭风景区划归北京市(属十三区)。1952年9月,宛平县撤销,高里掌、辛庄、北安河等10村划归海淀区。1953年5月,行政村改乡,现镇域设海淀区温泉(高里掌、辛庄并入)、白家疃乡,昌平县设东埠头乡(原杨家庄、东埠头、太舟坞合并)。1956年2月,昌平县划入北京市行政区域,东埠头乡随之成为北京市辖地。3月原温泉、白家疃和冷泉乡合并为新的温泉乡,昌平区原东埠头并入新的永丰屯乡。1955年底,当地实现农业合作化,到1957年初现乡域内温泉乡有“温泉”社,永丰屯乡有“曙光”社,直至1958年8月。
1958年9月1日,当时海淀区温泉乡及“温泉”社、“五四”社(冷泉)划归昌平区,和永丰屯乡等地区并入新成立的先锋人民公社。10月7日,先锋公社大部分(包括现镇域全部)又划归海淀区,并入新成立的永丰人民公社。1961年4月,永丰公社结束,以1956年初温泉、白家疃、冷泉、东埠头乡域成立温泉人民公社。1959年8月成立的冷泉畜牧场属温泉公社行政区域范围(1970年1月划归温泉公社领导)。1978年12月,冷泉地区划归东北旺公社(中日友好公社)。1984年4月9日,成立温泉乡,人民公社体制结束,乡集体经济组织定名为乡农工商总公司。1990年4月,温泉乡在全区农村率先成立乡经济合作联社(与乡农工商总公司为“一个组织、两个名称”)和各村经济合作社。1993年5月,北京市民政局批复同意设温泉镇。至1997年5月30日,海淀区政府批复同意,自即日起,撤销温泉乡,设立温泉镇,以原温泉乡行政区域为温泉镇行政区域。镇党政机关原驻白家疃村西部。2000年11月迁至白家疃村北300米处新址。

相关问答
温泉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14 02:46
温泉镇始置于北宋,辖于清水县(《四川省郡县志》)。因境内有热泉,四季常温,故名温汤镇,明代称温汤井。属汉高东里,清末民初为东里温汤井甲。1930年为温汤乡,32年复称温汤镇。1935年又易名温汤井...
全文
龙泉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16 08:58
1949年属游型柏神乎猜家乡、下车乡、北门外乡。顷宴 1953年设城关镇。 1958年并入幸福公社。 1961年设城关公社。 1980年复镇。 1995年城关镇、城东乡、田家乡合并设龙泉镇。
香泉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5-19 14:07
因镇北一千米的半山上有一处芳香四溢的泉水而得名。民国年间,建香泉镇,属陇县。1951年由陇县划入宝鸡县,设香泉区香泉乡,1959年为坪头公社香泉管理区,1961年设公社,1967年更名前锋公社,19...
全文
香泉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4-08 19:20
1958年成立香泉公社,1983年改乡。1997年,面积103平方千米,人口3.1万,辖龙心、孙堡、和平、长岗、新建、工农、伍庙、白云、水府、红旗、龙泉、香泉、龙山一、龙山二、龙山三、区联、七联、七...
全文
汤山温泉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4-03 15:51
自南朝以来,历代达官显宦,文人雅士来此游览沐浴。 据传南北朝萧梁时期有位太后用泉水治好了皮肤病,被皇上封为圣泉。 据说,唐朝德宗时候,有一个叫韩滉的浙江观察使,他的女儿得了“恶疾”,四处求医,都不...
全文
温塘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5-11 12:13
该镇因本地有地下温泉而取名温塘。由解放前的温塘乡到解放后的温塘管理区,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1989年撤区并乡将原马中、青杨树并入温塘,成温塘镇。2001年8月被河北省省委、省政府正式确定为改革...
全文
龙泉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17 05:15
龙泉原名为龙渊,为避李渊的讳,改渊为泉。 出土文物证明,新石器时代,龙泉土地上就有人类活动。 东晋太宁元年(323),属永嘉郡松阳县,建置龙渊乡。 唐武德三年(620),因避高祖李渊讳,改龙渊乡为...
全文
源泉镇的沿革
1个回答2024-06-02 02:17
春秋战国时期,源泉地处齐鲁交界,齐长城从西北往东,绕源泉形成一道大弧,是齐、鲁两国交往的重要门户。汉朝时,隶属莱芜县。唐朝时,属淄州府。元、明代属益都县孝妇乡。清、民国时期属博山县。1956年建制为...
全文
长安镇的长安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08 14:37
长安镇区域是满族的故乡之一。境内的城子山山城古遗址证明,早在1200年以前,满族的前身女真人就在这里劳动生息。清初,此地为禁垦围场,光绪初年建屯,属南岗招垦局志仁社,1913年属延吉县志仁乡苇兰屯,...
全文
新安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1-22 09:10
历史可追溯1100多年。据明《马湖府志》记载:唐僖宗乾符2年(公元875年),西川节度史高骈筑城于此,号平夷军。 宋代即称平夷村。 元代在此设平槐戚芹夷长官司。 明代仍为长官司,并设平夷里。 清代改...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