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墉的《迟》出资哪篇散文集?

2024-03-18 06:57

刘墉的《迟》出资哪篇散文集?... 刘墉的《迟》出资哪篇散文集? 展开
1个回答
  刘墉随笔之《迟》迟

  “迟”这个字真是耐人寻味,“迟到”的迟是晚;“迟缓”的迟是慢;“迟钝”的迟是拙;“迟疑”的迟是犹豫:“迟明”的迟是接近。
  迟有时是那么优雅,像是“姗姗其来迟”;迟有时是那么威严,譬如“无体之礼,威仪迟迟”;迟有时又是那么蕴藉,好比经中的”春日迟迟”;而迟却又常变得那么令人沮丧,尤其是当我们发觉“今生已迟”。 “在儿童时代,我们最常用这个迟字,总是怕迟到学校、怕迟交作业,那时迟对我们小小的心灵,唯一的意思,就是“晚”。
  成年之后,我们不再常用“迟”这个字,但是每当说到迟,“迟了一步”、“起步太
  迟”,那迟便有了许多挽不回的意味。
  到了老年,我们将很少用迟这个字,因为反应迟钝、行动迟缓,反正什么事都少了争,便也不再计较迟不迟,而到那时,如果偶尔说出个迟字,似乎就有此生再也赶不及的慨叹了。
  什么是迟?迟实在只是慢,慢慢的春天和少女的脚步是美的:慢慢的礼仪是庄敬的;慢慢的反应是笃钝的;而慢的起步,常是失败的。
  什么是迟?迟就是来不及了,所以欣欣的孩子,总不会迟,他只要心智身体健全,今天立志做什么事,将来都能成。但是三、四十岁的人,若说从今天开始学医,或许仍不迟;若要学撑竿跳,却可能已迟。至于五、六十岁,学书法或许不迟,要想学医,则可能迟了。总之,年龄愈大,似乎迟的事情也愈多,所以走错了路,少时悔,要比老时悔,有用得多,因为人到老年,恐怕连悔都已经太迟。
  迟,在这迟迟的人生,在我们迟迟的脚步间,迟缓的行动和反应中,有多少迟迟的季节飘逝了!抬头,才是迟明的少年;回首,已是迟暮的白发,而悟已迟、悔已迟、恨已迟,此生已迟。迟,一个多么缓慢柔软,又触目惊心的字啊!

  出自:刘墉随笔
相关问答
迟到大王刘墉 主要内容
1个回答2024-01-29 08:56
刘墉写的迟到大王: 我小时候,常听大人说“早起三光,晚起三慌”,又总是听他们在早早准备,到头来还是赶不及的时候说:“起个大早,赶个晚集!”我当时就不解地问:既然讲早起的人,可以看见旭光、月光和星...
全文
请问刘墉的《迟》出自他的哪本书啊?
1个回答2024-04-06 05:34
出自:《刘墉随笔》
刘墉短篇散文 要内容的 ,,,急急急~~~~~
1个回答2024-02-25 11:01
早熟 “我小时候就想学画,但是没有能学;高中毕业后又想学画,还是没能做到,所以一直拖到今天!”夜间部,一个中年的妇人对我说,她的眼晴里闪着智慧的光采,虽然只是上第二党课,已经见得出过人的才份,我...
全文
刘墉 个人资料
1个回答2024-02-29 04:31
刘墉(1719年 — 1804年),字崇如,号石庵,清朝政治家、书法家,父亲刘统勋是清乾隆年间重臣。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太原府知府、江宁府知府、内阁学士、体仁阁大学士...
全文
刘墉的资料
1个回答2022-05-11 21:55
. . . . 楼上说的好
刘墉散文集
3个回答2022-06-04 09:52
刘墉散文: ·点一盏心灯 ·剪烛西窗 ·扶树与扶人 ·富翁的大房檐 ·迟 ·造就与迷失 ·人就这么一辈子 ·满了吗 ·"今是"里有"昨非" ·像今生一样美丽 ·只怪失手 ·长...
全文
刘墉关于树和藤的一篇散文
1个回答2024-03-02 04:14
《藤和树的爱情》 作者:一苇而航 如果相爱 就让我俩 一个做树 一个做藤吧 不必去问 谁是谁的付出 谁是谁的使命 不必用所谓的自尊 ...
全文
筷子拿得远的人 出自刘墉哪本散文集?
1个回答2024-02-04 22:32
  一、刘墉这篇散文没有收录入至2016年初已出版的散文集。但是在一些杂志上都已刊载,如《幸福杂志》2015年第7期,《跨世纪 时文博览》2011年第9期,以及在各大文学网站上。   二、《筷子拿的...
全文
作家刘墉的散文
1个回答2022-10-02 04:52
所发生的房贷方式的防守对方的斯蒂芬
迟到大王刘墉阅读答案
1个回答2023-02-03 10:11
读了迟这篇短文写出三句格言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