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贡赎人的小结

2024-03-19 06:04

1个回答

子贡用自己的钱做了一件好事,本应该被树为道德典范,夫子为何反而要批评他?子贡的错误在于把原本人人都能达到的道德标准超拔到了大多数人难以企及的高度。这样使很多人对赎人望而却步。违反常情、悖逆人情的道德是世上最邪恶的东西。把道德的标准无限拔高,或者把个人的私德当作公德,两种做法只会得到一个结果,这就是让道德尴尬,让普通民众闻道德而色变进而远道德而去!
所以道德其实应该是一个人人都能够做到的无损于己而又有利于人的。

相关问答
《子贡赎人》中的子贡做了什么事
1个回答2024-03-23 18:31
春秋时期,鲁国制定了一道法律,如果鲁国人在外国看见同胞被卖为奴婢,只要他们肯出钱把人赎回来,那么回到鲁国后,国家就会给他们以赔偿和奖励。这道法律执行了很多年,很多流落他乡的鲁国人因此得救,因此得以重返...
全文
文言文《子贡赎人》
1个回答2024-02-22 17:26
1. 子贡赎人的译文 鲁国有一条法律,鲁国人在国外沦为奴隶,如果有人能把他们赎出来,可以到国库报销赎金。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贡(端木赐)在国外赎了一个鲁国人,回国后拒绝收下国家赔偿金。孔子知道后...
全文
子贡赎人的故事讲什么?子贡有何优秀品质
1个回答2024-03-01 22:49
子贡是圣人孔子的得意门生之一,是后世所称的孔门十哲之一,在历史上,子贡是在孔子言论中出现较多的学生,子贡赎人就曾被孔子批评,那么子贡赎人是什么样的故事呢?孔子曾问子贡汝与回也孰愈?那么子贡和颜回谁...
全文
子贡赎人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2-23 02:24
原文: 鲁国有一条法律,鲁国人在国外沦为奴隶,如果有人能把他们赎出来,可以到国库报销赎金。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贡(端木赐)在国外赎了一个鲁国人,回国后拒绝收下国家赔偿金。 孔子知道后说:“子贡做...
全文
子路赎人子贡受牛典故
1个回答2024-02-24 14:04
子路赎人子贡受牛典故如下: “子贡赎人、子路受牛”的故事,出自《吕氏春秋》: 鲁国有一条法律,鲁国人在国外沦为奴隶,如果有人能把他们赎出来,可以到国库报销赎金。 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贡在...
全文
子贡赎人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1个回答2024-03-03 23:24
原文: 鲁国有一条法律,鲁国人在国外沦为奴隶,如果有人能把他们赎出来,可以到国库报销赎金。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贡(端木赐)在国外赎了一个鲁国人,回国后拒绝收下国家赔偿金。 孔子知道后说:“子贡做...
全文
子贡赎人的原文
1个回答2022-12-17 19:31
鲁国之法1,鲁人为人臣妾2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金于府3。子贡4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孔子曰:“赐4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取其金则无损5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6赎人矣。” 子路7拯...
全文
子贡赎人的原文
1个回答2022-12-31 23:32
鲁国之法1,鲁人为人臣妾2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金于府3。子贡4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孔子曰:“赐4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取其金则无损5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6赎人矣。” 子路7拯...
全文
子贡赎人给我们的启示
1个回答2022-12-27 23:55
《子贡赎人》给我们的启示:把道德的标准无限拔高,或者把个人的私德当作公德,两种做法只会得到一个结果,就是让道德尴尬,让普通民众闻道德而色变进而远道德而去。 原文: 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
全文
文言文《子贡赎人》
1个回答2023-11-23 22:47
1. 子贡赎人的译文 鲁国有一条法律,鲁国人在国外沦为奴隶,如果有人能把他们赎出来,可以到国库报销赎金。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贡(端木赐)在国外赎了一个鲁国人,回国后拒绝收下国家赔偿金。孔子知道...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