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镇的历史沿革

2024-03-19 16:20

1个回答

元至元十六年,置八番宣慰司,十九年置顺元等处宣慰司,二十年立亦溪不薛宣慰司。《大定府志》谓:“亦溪不薛,水西也。”历史上的水西,系指乌江上游鸭池河以西地。贞元元年以后,亦溪不薛宣慰司还隶于云南行省。元代,清镇地区处于顺元宣慰司和亦溪不薛宣慰司辖境的结合部。
明初,为贵州宣慰司辖地。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置威清站(今清镇县城新华路)。二十三年(1390年),分贵州宣慰司置威清卫,隶于贵州都司。崇祯三年(1630年),以水外六目地即阿戈、龙尔、龙夜、底区、化那、引叶遮勒六目所在的六慕则溪地置镇西卫(今卫城镇)、赫声所(今茶店)、威武所(今甘沟)。这片地方为彝族世居地,故彝语称为“引叶遮勒”,因是镇压彝族之后所置,故名镇西。
清康熙二十六年,裁去威清卫、镇西卫和赫声所、威武所,以其辖境合并置县。取威清之“清”、镇西卫之“镇”,定名为清镇县,治所于威清卫城(今清镇县城),隶安顺府。
民国三年(1914年),清镇县属贵西道。九年,直隶于省。二十四年,隶属贵州省第一督察去(治所安顺)。二十六(1937年)年,直属于省。
1949年,隶贵阳专区,1952年划归贵定专区,1956年划归安顺专区。1958年划归贵阳市,1963年复归安顺专区。1970年属安顺地区。1992年更名为清镇市,改属贵阳市,但建制一直未变。

相关问答
清水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29 19:10
1953年设清水农场,1958年改区,后置乡,曾数度易置,1994年建镇。1996年,面积76.4平方千米,人口2.2万人,辖清河、小清、大清、五岔、志红、育红、海鹰、立新、南岗子、大井子、东岗子、...
全文
长安镇的长安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08 14:37
长安镇区域是满族的故乡之一。境内的城子山山城古遗址证明,早在1200年以前,满族的前身女真人就在这里劳动生息。清初,此地为禁垦围场,光绪初年建屯,属南岗招垦局志仁社,1913年属延吉县志仁乡苇兰屯,...
全文
新安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1-22 09:10
历史可追溯1100多年。据明《马湖府志》记载:唐僖宗乾符2年(公元875年),西川节度史高骈筑城于此,号平夷军。 宋代即称平夷村。 元代在此设平槐戚芹夷长官司。 明代仍为长官司,并设平夷里。 清代改...
全文
大王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2-04 04:42
大王镇是一个商贸重镇。明弘治十一年(公元 1498 年)于此古要道设店铺,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即成为商贸集散地,号称大王镇至今已有 500 多年历史。历史上著名的兆伦钟官城遗址,为汉代铸...
全文
金城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2-26 12:20
明洪武年间江夏侯周德兴戍海疆,建筑金门城以御倭寇。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总兵陈龙移驻后浦,金门军政、经济中心逐渐转移,包括金门镇总兵署、浯江书院纷纷设立,地方官员及乡绅亦捐资修筑海堤、城隍庙、...
全文
里水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14 02:57
里水镇,是一块古老、传奇、而又富饶的土地。千百年来,珠江三角洲的西江支流,川流不息,滋润了里水丰收的大地,哺育了里水传奇的文明。考究历史,里水原名郁水,其原因有二:一为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境内,北江...
全文
龙门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16 18:01
明代为铁石乡龙门里湖洋社,有赤水、矮陂、考塘、陈邦、卢潭背、赖坑、官亭、陈坑和城区西郊的谢洋、石埠等村落。清代至民国初为湖洋社全境。 民国18年6月至翌年12月和民国21年4月10日至10月,成立湖...
全文
同里古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17 15:28
民国元年,同里设市公所。1985年10月,同里镇、乡合并,实行镇管村体制。1992年7月,屯村乡撤乡建镇。1929年设区,1985年乡、镇合并为同里镇。1996年,面积62.5平方千米,人口3.2万...
全文
西平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15 15:18
1950年3月成立沾益县;镇地域属沾益县; 1958年4月沾益、曲靖两县合并为曲靖县,县政府驻沾益。镇地域属曲靖县;同年11月马龙县并入曲靖县。 1961年4月恢复马龙县制,马龙县从曲靖县分离...
全文
王集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16 06:49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分属东隅里、万春里、向善里。1930年后分属曹县第一区、第六区和菏泽县属双铺集特别区。1949年8月属曹县第二区。1959年火箭公社驻王集,称王集公社。1962年王集公社驻...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