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姓氏的由来

2024-03-20 06:57

想了解一下花氏家族的历史... 想了解一下花氏家族的历史 展开
1个回答
花姓《通志·氏族略》载:“花氏出《姓苑》,出自何氏。”《百家姓》注:花姓“系出华氏,古无花字,通作华。后专用花为花草之花,故华姓亦有改为花姓者。”清段玉载《说文解字·华注》:花字“起于北朝前此书中花字,出于后人所改。”《中国姓氏起源》载:“花姓又一支是周文王的后代。”“唐朝以前,有华姓人以其与花字通用,自改为花姓。除《述异记》载有南北朝时有女英雄花木兰外,正史上发现最早的花姓名人在唐朝。 中国最新300大姓排名(2008)(数据来自公安部身份证数据库)花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二百八十五位的姓氏人口18万人 。“唐朝以前,有华姓人以其与花字通用,自改为花姓。除《述异记》载有南北朝时有女英雄花木兰外,正史上发现最早的花姓名人在唐朝。如唐代有仓部员外郎花季睦。见《通志》二九《氏族》五《平声》,还有唐代大将军花敬定等。又,金代范用吉改花姓,其后代子孙亦称花氏。[1] 起源主要有三:①由何、华氏音变而来。典籍记载不详,传说较多。《通志·氏族略》载:“花氏出《姓苑》,出自何氏。”《百家姓》注:花姓“系出华氏,古无花字,通作华。后专用花为花草之花,故华姓亦有改为花姓者。”清段玉裁《说文解字·华注》:花字“起于北朝前此书中花字,出于后人所改”。《中国姓氏起源》载:“花姓又一支是周文王的后代。”“唐朝以前,有华姓人以其与花字通用,自改为花姓。”除《述异记》载有南北朝时有女英雄花木兰外,正史上发现最早的花姓名人在唐朝。如唐代有仓部员外郎花季睦。见《通志》二九《氏族》五《平声》,还有唐代大将军花敬定等。   ②他姓改姓。金代范用吉改花姓人称花将军,其后代子孙亦称花氏。   ③出自其他民族姓氏。《中国回族大辞典》载,花姓为回族姓氏之一,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两省;金时女真人孛术鲁氏汉姓为花;清满洲八旗姓博都哩氏后改为花姓;蒙古族伯颜氏汉姓为花;今满、蒙、锡伯等民族均有花姓。   花姓源出有四:一、出自何氏,音变而成。《通志·氏族略》载:“花氏出《姓苑》,出自何氏。”二、出自华氏,亦由音变而成。据《百家姓》注:花姓“系出华氏,古无花字,通作华。后专用花为花草之花,故华姓亦有改为花姓者。”唐朝以前,有华姓者因为华与花通用,且两者发音相近,而改为花姓。唐朝时,字意有了区别,花姓和华姓也渐渐有了区别。三、出自范氏所改。金代范用吉改花姓,其后代子孙亦称花氏。四、出自回族姓氏之一花氏。据《中国回族大辞典》载,花姓为回族姓氏之一,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两省一带。   花姓在宋人编著《百家姓》中列于第55位。花姓名人多骁勇之将,所以后世一些传奇演义中多杜撰花姓将领,像女将花木兰、《水浒传》中的小李广花荣等。 得姓始祖   主要有三个说法:   一是依照《名贤氏族言行类稿》上记载,花姓的始祖是唐代仑部员外郎花季陆。   二是《通志·氏族略》一书中指出:花氏,出《姓苑》是以植物名为氏,望出东平。   三是花姓也有由他姓改成的,据《姓氏考略》上有关于“金代的范用吉改姓花”一事的记载。由此看来,花氏起源于唐代,迄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望族居东平郡(今山东省东平县一带)。花氏后人多尊花季陆为花姓的得姓始祖。   始祖:周文王(源自何氏)、宋微子(源自华氏)、花季陆。 源流   花(huā)姓源出有七: 源于姬姓   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西周周文王的后代,属于音讹改姓为氏。   据史籍《百家姓》注:花氏“系出华氏,古无花字,通作华。后专用花为花草之花,故华姓亦有改为花氏者。”清朝学者段玉载在《说文解字·华注》中注释道:“花字起于北朝,前此书中花字,出于后人所改。”   在文献《中国姓氏起源》中记载:“花氏又一支,是周文王的后代……唐朝以前,有华姓人以其与花字通用,且由于两者的发音是相近的,因此改为花氏。故花氏也就和华姓同出一源,后来到了唐朝时,字意稍微有了些区别,花更多地当名词用,指客体的花朵,华更多地当形容词用,形容光华。所以花氏和华姓这时也渐渐有了区别。”   除史籍《述异记》、《通志》、《氏族》等载有南北朝时期有个著名女英雄花木兰外,正史上发现最早的花氏名人在唐朝。如唐朝有仓部员外郎花季睦,唐朝有大将军花敬定等。 源于夷族   第二个渊源:源于夷族,出自唐朝时期婆利婆利国与诃陵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花氏的起源,在历代典姓氏籍中记载皆不详,传说较多。   宋朝著名学者郑樵在《通志·氏族略》中记载:唐有花敬定,成都猛将有花卿,宋有尚书郞花尹。并引用《姓苑》的记载:“花氏出,出自何氏。”而南北朝著名学者何承天在《姓苑》上也确实记载:“花氏源于何姓。”至于何氏为什么改为花氏?却没有任何可蒸之辞。近有学者说是因为读音相近,因此才改为花氏的。   实际上,在魏、晋朝以前,汉文字中几乎没有花字,只用蘤字,后按同音字通用华字。   在典籍《唐韵古音》中考证:“按花字,自南北朝以上不见于书,晋以下书中闲用花字,或是后人攺易。唯曰:‘树先春而动色,草迎岁而发花。’又云:‘肆雕章之腴旨,咀文艺之英华。’花字与华通用。而五经、诸子、楚辞、先秦、两汉之书,皆古文相传,凡华字未有攺为花者。考太武帝始光二年三月初造新字千余,颁之远近,以为楷式,如花字之比,得非造于魏晋以下之新字乎!”   而据本书考证,关于“读音相近而出何氏”之说有得商榷:今音“花”、“何”二字,一为开口音,一为嘬口音,无论如何也不可能“音近”。而在隋、唐时期,“花”字读音为“hē(ㄏㄜ)”,即“诃”,在各类音韵学典籍中常用“诃”字协助注音,偶用“呵”字注音者。   而“诃”这个姓氏确有,出自隋、唐时期官称以及诃陵国。在史籍《隋书·婆利国传》中,就记载有:“官曰独诃邪拏,次曰独诃氏拏。”   婆利婆利国,就是今天的文莱达鲁萨兰国,简称文莱。独诃邪拏,就是其时国中宰相;而独诃氏拏,则是一般大臣的统称。在隋炀帝杨广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婆利婆利国曾遣使朝贡,以后遂绝,但臣子国人常有往来通商者,留居东南沿海地区者,按汉俗以官名为姓氏,世代相传,今福建漳州仍有其后裔子孙,称诃氏、花氏,读音作hē(ㄏㄜ)。   在《唐书·地理志》中也记载有地名:“广州东南海中有诃陵国。”按史籍《新唐书》的记载,“诃陵国有文字,有星历,王居阇婆城,其祖延吉东迁至婆露伽斯城,属国二十八。”   诃陵国,就是唐朝佛教史册中所记载的诃陵洲:“益州成都僧人会宁于唐高宗李治麟德中期(公元664~665年)泛舶至诃陵洲停住三年,与诃陵国多闻僧若那跋陀罗共同译出《大般涅盘经》后,令小僧运期赍经送归唐王朝京师长安,唐高宗大喜,特赠小绢数百匹,重诣诃陵,将赠品报与若那跋陀罗。”诃陵国,就是今天的印度尼西亚。后两国密切佛教往来,互通商埠,有大量诃陵国人留居唐朝,按汉俗以国名为姓氏,世代相传,今福建泉州、海南琼州、广西北海仍有其后裔子孙,称诃氏、花氏,读音作hē(ㄏㄜ),今大多音讹为huā(ㄏㄨㄚ)。   今一些学者所说花氏与何氏有关,是因为在史籍《前汉书·食货志》中有这样一段记载:“诃,又通作 呵。纵而弗呵。又通作何。”因此,“读音相近”之说便出于此处。   显然,该支花氏是出自“诃氏”而非“何氏”。 源于女真族   第三个渊源:源于女真族,出自宋、金时期女真孛术鲁·久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金国时期,范用吉改花氏,其后代子孙亦称花氏。   范用吉,本姓孛术鲁·久住。孛术鲁氏,在明、清时期改为博都哩氏,满语为Boduri Hala。   孛术鲁·久住起初归入南宋,在北伐主帅、南宋皇族闽冲郡王赵范属下。他以聪慧计谋擅长,故更汉族姓名为范用吉。   赵范因他姓范,触了自己的名讳,因而时常斥之,但范用吉犹应对如故。赵范良久方悟,发现他所处之事与自己的意愿非常相符,遂擢升其为亲信,言听计从,略不加疑,并易其姓氏为花氏,并晋升他为太尉,派去镇守均州(原在湖北省丹江口市,今已淹没在丹江水库之下),此后称花用吉。   金哀宗完颜·守绪天兴二年(公元1233年)农历3月,花用吉杀了均州长吏,送钱粮于蒙古军,遂因而北归于蒙古大元帅孛儿只斤·窝阔台帐下。   不料,花用吉自己的家人却诬告他是南宋奸细,欲反叛,因此被十分嫉妒他的同列(归顺蒙古的女真官员)不加甄别,即借机所害。   在花用吉被杀害后,其后裔子孙以其宋赵皇家所赐之汉姓“花”为姓氏,世代称花氏至今。 源于满族   第四个渊源:源于满族,出自金国时期女真富珠哩氏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富珠哩氏,亦是源出金国时期女真孛术鲁部,以姓为氏,满语为Fujuri Hala,世居富珠理,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   在元朝时期,孛术鲁部族人即有改汉姓者,到明末清初以后多冠汉姓为花氏、鲁氏、范氏、富氏等,花氏一族与第四个渊源中的孛术鲁·久住(范用吉、花用吉)有密切关联。 源于蒙古族   第五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出自,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蒙古八旗姓》记载,蒙古族额玉特氏,亦称额岳特氏,世居察哈尔。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Eyot Hala。   清朝中叶以后,蒙古族、满族额玉特氏多冠汉姓为花氏。 源于回族   第六个渊源:源于回族,出自,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文献《中国回族大辞典》中的记载:“花氏为回族姓氏之一,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两省一带。” 源于傣族   第七个渊源:源于傣族,出自明朝时期云南土著傣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明朝时期,将世居云南的傣族按其生活习性和衣着划分为花傣、   得姓始祖:花季陆。   花氏来源主要有三个说法。一是依照《名贤氏族言行类稿》上记载,花氏的始祖是唐朝仑部员外郎花季陆。而史籍《通志·氏族略》一书中指出,花氏,《姓苑》中记载是以植物名为氏,望出东平。另外花氏也有由他姓改成的,据史籍《姓氏考略》上有关于“金朝的范用吉改姓花”一事的记载。由此看来,花氏起源于唐朝,迄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望族居东平郡(今山东东平)。花氏后人多尊花季陆为花氏的得姓始祖。   花姓源起不详,花姓于正史出现是在唐代,除骁通过人,曾讨平四川段子璋谋反,而大诗人杜甫所赞美的上元年间的名将敬定外,尚有《名贤氏族言行类稿》所载的仓部员外郎花季陆。据《姓氏考略》所载,花姓望出东平,望即郡望或地望,意即世居某郡为当地所仰望,说明花姓之发祥也应在今山东东平县,换言之,后世各地的花姓人家,很可能都是从该地繁衍出去的。   唐末五代时期,北方动荡,民不聊生,北方民众南迁甚众,花姓亦概莫能外,他们播迁于四川、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地。   宋元之际,花姓除遍及北方大部分省份外,在江南之地的分布已日趋扩大,福建、广东、湖南、湖北均有花姓入居。   明初,山西花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山东、河北、河南、安徽、江苏等地。此后花姓逐渐播及广西、云南、贵州以及北方之辽宁,并有沿海之花姓入迁台湾。   清康乾年间以后,山东等地之花姓伴随闯关东的风潮入迁东北三省及内蒙之东北区。   清嘉庆年间以后,繁衍于贵州贵阳的花姓甲第连翩,荣登龙虎榜,极大的壮大了西南花姓的声望。   如今,花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辽宁等省多此姓,其一省之花姓约占全国汉族花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九。从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迁民之花姓后裔分布于苏、鲁、豫、皖、冀等地。
相关问答
姓氏歌 姓氏歌内容
1个回答2024-04-14 21:24
1、姓氏歌: 你姓什么?我姓李。 什么李?木子李。 他姓什么?他姓张。 什么张?弓长张。 古月胡,口天吴, 双人徐,言午许。 中国姓氏有很多, 赵、钱、...
全文
最少的姓氏 最少的姓氏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4-20 06:54
1、中国人数最少的姓氏是:贶姓。在公认的最少的姓氏中,通过2345实用查询,其结果是:“贶”姓没有知隐名次,在每千万人口中,不足10人。 2、贶姓来源:出自姚姓,起源于周代,以封地名为氏。...
全文
什么姓氏和什么姓氏不和
1个回答2022-11-26 09:13
你好!没有这种说法。 人与人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人人都有姓氏,你的姓氏里最出名的人物是谁?
1个回答2024-03-14 18:45
我的姓氏还是比较少见的,从小到大基本上没有遇到过和我一个姓的同学,所以一看到同一个姓的人,总会欢想一下这个人是不是我的亲戚。 我姓严,全国百家姓现在排百姓之外——122,总人口220万...
全文
古代几个大家族姓氏分别是哪几个姓氏?
1个回答2022-09-13 18:25
刘、李、赵、王、张
姓氏图片,带姓氏的一行字
1个回答2024-03-11 19:17
有姓阳的姓氏吗 有没有姓阳的姓氏
1个回答2024-05-13 13:28
1、有姓阳的姓氏。阳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499位。以国为姓,出自姬姓,源于东周,以国名为氏。据《姓考》载,周代有附庸方国、阳国(在今山东省青州市东南),其地与齐国接壤。东周惠王时,阳...
全文
王氏姓氏的由来
1个回答2024-01-29 16:15
  王姓是占我国人口最多的三大姓之一,其姓源十分复杂。   据《通志·氏族略》载:在京兆、河间一带的王氏族人,据说是周文王的第十五个儿子毕公高的后代,因此这一支系乃是出自于姬姓;在北海(今山东境内)...
全文
向氏有什么传说,这个姓氏如何由来?
1个回答2024-04-17 05:28
1、出自姜姓,为炎帝神农氏之后。神农氏有裔孙名向,被封为诸侯,其后代子孙以向为姓,遂成向姓。 2、出自祁姓,为帝尧的后裔,以国为姓。周代有向国,故址在今山东莒县南部。后来国灭,向国国君的后代就以...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