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洲市市出过什么名人?

2024-03-23 23:00

1个回答
连州历代名人序
连州,接三湘而联百越,临八桂而通五岭,自古便是岭南的门户和水陆枢纽,中原威凌南粤的军事要地。汉伏波将军路博德,唐代诗豪刘禹锡、散文大家韩愈、蒋防、南宋魏国公张浚等等,他们都曾在连州,文治武功,功标青史。在他们的开化引导之下,连州得中原文化之先声,“陬遐之声变矣,然后人才出矣……”
自汉唐以降连州人才倍出:东汉唐珍,官至大夫,因不耻与宦官“十常侍”为伍,清名流于史册。唐代刘瞻,二度宰相,以公正濂明、刚正不阿、美名世代流传。
五代争纷,连州人才更是风起云涌,文有邵安石、黄损、孟宾于、石文德等,他们都是寒窗苦读,拼博考场,金榜题名,抱着一颗“出将入相,经世济民”之心,官,能至大夫郎曹,文,能载之史册传诸后世;武有何昌期、邵廷绢等,他们身怀绝技,勇武过人,怀一腔忠义报国热耽,驰骋沙场,建功立业,赐伯封侯,成为国家之栋梁。
自宋以后,连州更是以“科第甲通省”之称,誉满岭南。李廷珙以军功官至刑部尚书、上柱国,邵晔以其精明练达,一心为民,不但受宋太祖亲赐“紫绶金印”,而且还执掌“三勾三院”,足见朝廷对他的倚重。他疏浚珠江内河,造福渔商,得享人们立祠祭祀,可见他在人民心中的地位之高。
明、清时期,河南道、御史马象乾,三疏扳倒权宦张鲸,其耿直铮言,为后世景仰。贵州提都、都均总兵何雄辉,以军功得朝廷亲赐顶戴花翔、黄马卦,至于李连城、单兴诗、张惟勤……他们一个个都以公正廉明、为民爱戴而青史留名。
连州之才俊辈出,还得益于众多的外籍贤达于连州的文治武功。汉伏波将军路博德之威棱巾山之阿,屯田将兵,使连州之民见识了耕耒农事,结束了刀耕火种;沛相袁忠举家南迁,于连州修筑龙腹陂,岭南荒蛮有了第一条灌溉水利。自唐以后,连州成了朝廷贬谪官员之地。崔仁师、王宏中、韩愈等朝廷高官名臣都曾贬来连州,特别是唐代诗豪刘禹锡,曾两度被朝廷授为连州刺史。他在连州为政近五年,他重教兴学,不但开启了连州百代文风,为日后连州“科第甲通省”打下了基础,而且对整个岭南的文化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有了这些古代的先贤名流在历史上留下的政声秩事,才有了今天连州历史文化之厚重。将连州历代名人秩事,搜集整理面世,实在是连州建设区域经济文化中心的一大好事。只有懂得历史,才会珍惜今天而发奋创造未来,只有在历史这面镜子的对照下,我们才会更明事理、知进退,遵礼仪、知廉耻,进而树立起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起新时代的荣辱观。这,应该也就是作者沤心沥血写作《连州历代名人》的初衷了。
《连州历代名人》即将付梓,应作者之邀,就以上文为序吧。
相关问答
莲花坞中的洲的拼音
1个回答2022-11-30 13:01
lián 莲 huā 花 wù 坞 zhōng(zhòng) 中 dê(dí)(dì) 的 zhōu 洲
美宝莲亚洲代言人?
1个回答2023-05-18 03:55
没听过,估计不至于吧,美宝莲的门槛没那么低吧
欧洲银莲花的生长习性
1个回答2023-01-18 22:05
喜温暖,也耐寒,但在气温低于0度停止生长,怕炎热和干燥,每年夏季和冬季处于休眠和强迫休眠阶段。此花要求日光充足,土壤富含腐殖质且稍带粘性。
莲花坞中的洲长多暮归中的长字怎么读
1个回答2022-12-06 04:21
「日日采莲去,洲长多暮归」的「长」,应读为2声chang 因为,采莲人需在「长长」的「洲渚」上工作,所以经常到了黄昏,才能回家。
《荷塘月色》《采莲赋》《西洲曲》中都写到了莲,作者分别是从什么角度写莲的?
2个回答2022-12-22 13:01
采莲和西洲都是写爱情,不同的是采莲描写青年男女相爱而西洲是写思妇情怀.朱自清的引用就我个人来说与原文主题无关,更主要的是选那些美丽的词句.同时也稍稍表达自己颇不宁静的心情.
翻译《西洲曲》中的句子: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3个回答2022-09-18 19:27
翻译,就是初秋时节到南塘采莲子,莲花高过了人头,低下头来摘采莲子,莲子青青的就像青青的水。 其中“莲子”即“怜子”,“青”即“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的是一个女...
全文
西洲曲 采莲南塘秋 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 莲子清如水 翻译成现代文
1个回答2023-02-07 01:10
秋天的南塘里她摘着莲子,莲花长得高过了人头。   低下头拨弄着水中的莲子,莲子就像湖水一样清
荷塘月色引用《采莲赋》《西洲曲》中写采莲的事情,有什么作用?
1个回答2022-09-20 12:40
采莲和西洲都是写爱情,不同的是采莲描写青年男女相爱而西洲是写思妇情怀.朱自清的引用其实与原文主题无关,更主要的是选那些美丽的词句.同时也稍稍表达自己颇不宁静的心情.
为什么要荷塘月色引用采莲赋和西洲曲?
2个回答2022-09-04 00:53
我认为,对《采莲赋》和《西洲曲》的引用,是朱先生在孤独、冷清的现实世界中的一次快乐的精神畅游,它反映了朱先生对青春快乐、自由美好的憧憬,是对麻木不仁、对“我”一切心理活动全然不知全然不晓的局外人似的“...
全文
有关于史上名人的莲花情结或有关莲花的诗句和喜爱莲花名人简介
1个回答2024-04-04 11:16
爱 莲 说 (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