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的时间简史讲了黑洞的什么?

2024-03-26 09:46

1个回答
黑洞无毛定理
对于物理学家来说,一个黑洞或一块方糖都是极为复杂的物体,因为对它们的完整描述,即包括它们的原子和原子核结构在内的描述,需要有亿万个参量。与此相比,一个研究黑洞外部的物理学家就没有这样的问题。黑洞是一种极其简单的物体,如果知道了它的质量、角动量和电荷,也就知道了有关它的一切。
黑洞几乎不保持形成它的物质所具有的任何复杂性质。它对前身物质的形状或成分都没有记忆,它保持的只是质量、角动量、电荷。消繁归简或许是黑洞最基本的特征。有关黑洞的大多数术语的发明家约克·惠勒,在60年前把这种特征称为“黑洞无毛”。一开始,这只是一种猜测,20世纪70年代得到了严格的数学证明。这是包括默东天文台的布兰登·卡特和澳大利亚的加里·班亭在内的理论物理学家l5年努力的结果。他们证明,描述一个平衡态黑洞周围的时空几何只需要3个参量,从而证实了惠勒的表述。
黑洞的参量是可以精确测量出来的,尽管是借助于理想实验。可以把一颗卫星放在围绕黑洞的轨道上,并测量卫星的轨道周期,从而得到黑洞的质量。黑洞的角动量可以通过比较朝向视界的不同部分的光线的偏转来测量。
对于上文提到的有一定质量的克尔-纽曼黑洞,电荷和角动量都有上限,也就是都受到保证视界这一条件的限制。如果在某个大质量恒星的引力坍缩过程中,这个限制被违反,黑洞就成了裸奇点,并能影响到宇宙中的远距离处。然而,物理学家有充足的理由相信,这种情况被自然规律所禁止,因而不会发生。
既然只由3个参量支配,一个黑洞就像一个基本粒子一样简单。尽管基本粒子也是把质量、角动量、电荷集中在一个很小的体积内。但是,只要考虑一下视界存在的条件,就知道没有什么比基本粒子与黑洞的差别更大。以电子为例,实验已经确定它的3个参量,就相同质量来说,电子的电荷和角动量·超过黑洞上限的1088。这个令人惊谔的数字甚至超过了可观测的宇宙基本粒子总数,而这正是一个电子和一个克尔-纽曼黑洞之间差异的量度
相关问答
霍金的时间简史讲了黑洞的什么?
1个回答2024-03-15 05:59
黑洞无毛定理 对于物理学家来说,一个黑洞或一块方糖都是极为复杂的物体,因为对它们的完整描述,即包括它们的原子和原子核结构在内的描述,需要有亿万个参量。与此相比,一个研究黑洞外部的物理学家就没有这样的问...
全文
霍金讲的大黑洞是怎么回事
1个回答2024-01-27 21:10
  【黑洞简介】   黑洞是密度超大的星球,吸纳一切,光也逃不了.(现在有科学家分析,宇宙中不存在黑洞,这需要进一步的证明,但是我们在学术上可以存在不同的意见)   黑洞有巨大的引力,连光都被它...
全文
霍金的黑洞学是怎样的?
1个回答2024-04-19 21:33
  在1965年 霍金在剑桥大学冈维尔和凯厄斯学院任研究员 同年他的黑洞初步研究结果:解释黑洞崩溃的数学方程式,也可以解释从一个点开始膨胀的宇宙。   1970年,霍金开始研究黑洞的特性。并预言...
全文
霍金说的大黑洞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31 02:43
萎缩直至毁灭 黑洞会发出耀眼的光芒,体积会缩小,甚至会爆炸。当英国物理学家史迪芬•霍金于1974年做此语言时,整个科学界为之震动。 黑洞曾被认为是宇宙最终的沉淀所在:没有什么可以逃出黑洞,它们吞噬了气...
全文
霍金的 黑洞定律
1个回答2024-01-18 20:32
即热力学四定律: 第零定律:跟第三个系统处于热力学平衡的两个物体彼此处于热力学平衡。这意味着制造温度计是可能的。 第一定律:能量是守恒的。无需能量的第一类永动机不可能制造。 第二定律:热自发地从高...
全文
霍金的黑洞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2-12-13 02:57
黑洞是一种引力极强的天体,就连光也不能逃脱,所以称之为黑洞。黑洞的产生过程类似于中子星的产生过程;恒星的核心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迅速地收缩,发生强力爆炸。
史瓦西黑洞里面是什么,史瓦西黑洞是怎么形成的
1个回答2024-04-30 23:37
史瓦西黑洞就是普通的黑洞,黑洞的视界称作史瓦西半径。 史瓦西黑洞里面就是高度压缩的空间和超高密度的物质。 是恒星死亡后的产物,现有恒星的半径是依靠向里的万有引力和向外的聚变辐射能共同影响的结果,拿...
全文
霍金写的《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中的“黑洞”指什么?
3个回答2022-10-05 03:39
  黑洞就是大质量的天体失去发光能力以后,由于自身引力的原因,使所有物质全都被压缩在一个很小的空间,这样一种情形.这个大质量要大到太阳的八倍以上,太小的话,引力不够,不能形成黑洞.这时,靠近黑洞的所有...
全文
洞头有哪些古代历史名人
1个回答2024-05-14 08:19
被逐渐淘汰的,先是在“殷商”后期出现了“升级版”的“戟”(“戈”、“矛”一体),使“战戈”多了一种攻击方式,人们发现“戟”比“戈”好使的多,但因其制作工艺比“戈”复杂,因此只有少数装备,到“东周”...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