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子登科指的是哪几个

2024-04-01 09:41

1个回答

一、五子登科本为中国民间谚语,最初来源于民间故事,话说五代后周时期,燕山府有个叫窦禹钧的人,他的五个儿子都品学兼优,先后登科及第,故称“五子登科”。窦禹钧本人也享受八十二岁高寿,无疾而终。当朝太师冯道为他赋诗云:“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三字经》有:“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的句子来歌颂他,教导儿童要好好念书,父亲也要教子有方。

五子登科后来成为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寄托了一般人家期望子弟都能像窦禹钧五子一样获得科考成功。

二、史称“黄平科名辈出”、“在黔为文物声名之地”,至清末黄平有进士29名,举人251名。康熙三十五年(1696),黄平人王耘中进士,其子侄五人,中举三人,中进士两人,后人赞誉为“五子登科”。(贵州黄平县旧州古镇)

黄氏“五子登科”

明张岱《夜航船》也有“五子科第”条:黄汝楫,方腊犯境,汝楫出财物二万缗,赎被掠士女千人。夜梦神告曰:“上天以汝活人多,赐五子科第。”其后子开、闶、阁、訚、闻,皆登科。

附录:黄汝楫生有八个儿子,其中五为进士,三登制科,都步入仕途。中进士的五人分别是:

黄开(1119-1190),字必先,绍兴二十四年甲戌科(1154年)张孝祥榜。

黄闶(1127-1169),字必谦,绍兴二十四年甲戌科(1154年)张孝祥榜。

黄阁(1130-1182),字必升,绍兴二十四年甲戌科(1154年)张孝祥榜。

黄訚(1134-1201),字必诚,乾道五年己丑科(1169)郑侨榜。

黄闻(1137-1213),字必明,绍兴三十年庚辰科(1160)梁克家榜

李氏“五子登科”

从南宋至今八百余年来,汾源李氏族人在静乐县、娄烦县、岚县、宁武县等四县七十余个村繁衍生息,已发展到一万余户,五万余人,是李姓一个庞大的支系。始祖李元章,生于南宋嘉定年间,赐封中宪大夫(正四品),其后半生是在静乐县水洞庄度过的。 汾源李氏从宋至今八百多年,其历史之久,居住范围之广,人口之庞大,且世系井然,这些特点在族谱上也是少见的,不仅如此,在汾源李氏族谱上涌现出不少杰出人才。始祖李元章所生五子,曰:裕、彬、珪、佐、润。李裕官至枣强县令,李彬任承德郎信州路总管府推官;李珪先历州吏目赐授登士郎;李佐学府生员;李润生员。五子皆有功名,族人称之为“五子登科”。

可见“五子登科”是从这些同家族人联翩登第而来的一句祝福成语。

王氏“五子登科

”在贵州黄平县城北边高高的架梁坡下,有一悬崖名叫马家岩。马家岩古称榜山或揭榜山,在一崖壁泛白处距地约20米,有高4米、宽3米的朱色“中”字。据嘉庆《黄平州志》记载,此乃黄平籍清代近士王枟所书。王枟一家六代有中近士、举人等12人,被誉为“五子登科[1]  ,是黄平真正的名门名人,其写“中”字是取“中榜”之意,高悬于崖上让人一揽无遗,目的是激励后人勤学、治学,以搏取功名光宗耀祖、报效国家。

扛治《贵州图经新志》及嘉靖《贵州通志》谓其“平齐陡削,宛若揭榜。”王耘书此朱色“中”字于其壁,取“中榜”之意,以此激励后学,搏取科举功名。乾隆庚辰科进士李台有诗句云?“摩崖‘中’字丹常渥,珍重嘉名是‘榜山’。”现该摩崖“中”字色历经数百年风雨洗涤,虽已不见影子,但“中”字的故事一直在民间里传颂着。

刘氏“五子登科

刘式娶妻陈氏,生有5个儿子:刘立本、刘立言、刘立之、刘立礼、刘立德。
刘式的妻子陈氏也是一位非常优秀贤惠的母亲。据记载,刘式去世后,陈氏召集5个儿子,对他们说:"你们的父亲为官清廉,身后没有为你们留下什么金银财产,所遗留下来的只有书籍数千卷。这就叫墨庄,希望你们都在墨庄中安心耕读,以后能够学有所承,继承光大你们祖先的事业。"她的儿子们都遵从母亲的教诲,刻苦攻读,后来果然都考取了功名,中了进士,做了郎官。此事在刘氏家族和当地传为美谈,人们因此称陈氏为"墨庄夫人"

相关问答
什么是小登科?什么是大登科?
1个回答2022-09-13 02:30
小登科就是结婚,大登科就是古代中状元的意思。 现在小登科主要是说家庭,大登科主要是说事业。
大登科后小登科的典故 大登科后小登科的典故是怎么样的呢
1个回答2023-12-18 05:08
1、小登科后大登科是一句常言俗语谜语,谜底是成名成家,也就是洞房花烛后,一朝金榜题名。 2、结婚有的地方也叫“小登科”。有谚语:“新婚胜如小登科,披红戴花煞似状元郎”。 ...
全文
五子登科
1个回答2024-01-29 14:02
  《宋史·窦仪传》记载:宋代窦禹钧的五个儿子仪、俨、侃、偁、僖相继及第,故称“五子登科”。   五代后周时期,燕山府(今天津市蓟县)有个叫窦禹钧的人,记取祖训,教导儿子们仰慕圣贤,刻苦学习,为人处世...
全文
五子登科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1-29 20:49
五子登科意思如下: 用作结婚的祝福词或吉祥语。 话说五代后周时期,燕山府有个叫窦禹钧的人,他的五个儿子都品学兼优,先后登科及第,故称“五子登科”。 用作结婚的祝福词或吉祥语。五子登科,...
全文
五子登科的故事内容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20 20:14
窦燕山,原名窦禹驳,因他居住在幽州(现在北京),故称窦燕山。     窦燕山出身于富庶的商人家庭,家道昌盛。但他最初为人心术不正,专用大斗进,小称卖,费尽心机坑蒙拐骗,以势压人。贫民百姓痛恨他的为富...
全文
五子登科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1-30 21:25
一、五子登科本为汉族民间谚语,最初来源于民间故事,话说五代后周时期,燕山府有个叫窦禹钧的人,他的五个儿子都品学兼优,先后登科及第,故称“五子登科”。窦禹钧本人也享受八十二岁高寿,无疾而终。当朝太师...
全文
登科之意为何?
1个回答2024-02-16 06:54
“登科”是指登上科举考试之榜,比喻科举中试。古语:“登科发甲”中“登科”为考中进士,“发甲”同登科。五代周˙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卷下˙泥金帖子》:新进士才及第,以泥金书帖子,附家书中,用报登科之喜。...
全文
五子登科的典故?
1个回答2024-03-09 20:07
《宋史·窦仪传》记载:宋代窦禹钧的五个儿子仪、俨、侃、偁、僖相继及第,故称“五子登科”。 《三字经》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这个窦燕山就是上述窦禹钧。
五子登科的故事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29 18:13
五子登科 ①宋代窦禹钧的五个儿子仪、俨、侃、偁、僖相继及第,故称。 事见《宋史·窦仪传》。后用为结婚的祝福词或吉祥语。参见“五桂”。 五子登科典故出自三字经.经曰:窦燕山,有异方,教五子,...
全文
五子登科是什么故事??
1个回答2024-02-09 06:22
希望对你有帮助: 五代后周时期,燕山府(今北京一带)有个叫窦禹钧的人,记取祖训,教导儿子们仰慕圣贤,刻苦学习,为人处世,不愧不怍。结果,他的五个儿子都品学兼优,先后登科及第: 窦禹钧本人也享...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