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陇县的历史沿革

2024-04-05 20:21

1个回答

仪陇古隶梁州,战国前期为巴子国地。南朝梁天监元年(502年)设立郡县制,置城郡于今金城山顶名日仪隆县,唐大历年初(768年)因避讳唐玄宗李隆基的“隆”字,改为仪陇县。
仪陇历史悠久,古隶梁州,战国时期为巴子国地,前314年,秦惠王灭巴国,建立巴郡,置阆中县,仪邑属之。西晋(304年—347年)中期在今大仪乡大仪山上置羔羊县,汉属巴郡。晋、宋、齐时,县城西北属巴西郡阆中县地、东南为岩渠郡岩渠县地。
南朝梁元临元年(502年)置隆城郡及仪隆县,郡县同治,在今金城山顶。同时置大寅县,县治在今仪陇县大寅镇。梁大同元年(535年)置伏虞郡及安固县,大同中置宣汉县,郡以伏虞山(今龙呈寨)为名,郡治 与宣汉县治在今大罗乡,安固县治在今营山县安固乡。
西魏(538年—551年)仍袭梁制、隆城郡领仪隆、大寅两县,伏虞郡领宣汉、安固两县。
北周天和四年(569年),西魏的义安郡、梁的伏虞郡划归蓬州,隆城郡仍置,伏虞郡由今仪陇大罗池迁到今营山县安固场。隆城郡辖仪隆、大寅二县。
隋开皇三年(583年)罢蓬州的伏虞、义安、隆城三郡和渠县的景阳郡。合置为蓬州,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宣汉县为伏虞县。大业三年(607年)废州改郡,仪隆、大寅二县属巴西郡(郡治在今阆中县,伏虞县属清化郡(郡治在今巴中县)。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复置蓬州,辖仪隆、大寅、伏虞等6县。武德三年(620年)置方州,州治与仪隆县治在今金城山上。武德四年(621年),析南部、相如两县部分地区设新城县,以隐太子建成讳,改名为新政县,隶属阆中,县治在今仪陇县新政镇。武德八年(625年)废方州,仪隆复属蓬州。 开元二十六年(738年)仪隆县城移于金城山腰。仪隆县名在大历初年(766年)左右以避玄宗李隆基讳,改为仪陇县。开元二十八年(740年),伏虞县城移于今仪陇县义路镇李家坝。广德元年(763年),改大寅县为莲池县(县治迁至今蓬安县茶亭乡莲池坝),后废。开成元年(836年)复置。
五代时期(907年—960年),沿袭唐制。以州领县,蓬池、仪陇、伏虞三县仍属蓬州。
北宋(960年—1127年),蓬州称咸安郡,辖仪陇、蓬池、伏虞和营山四县。
南宋(1127年—1279年),复置良山县,蓬州咸安郡由原辖四县扩为六县。
元(1206年—1368年)建省制,省下设路、府、州、县,仪陇县属四川省顺庆路蓬州管辖。至元二十年(1283年)废蓬池、伏虞二县入仪陇县。同时撤新政县入南部县。从此,仪陇县境版图始基本统一。
明代(1368年—1661年)废路,分省、府、州、县四级。洪武八年(1375年)仪陇县并入蓬州,洪武十三年(1380年)复置。
清代(1616年—1911年)仪陇县属四川省川北道顺庆府管辖。宣统元年(1909年)因避皇帝溥仪讳,改仪陇县为“宜陇”。
民国元年(1912年)复名仪陇,废道,属顺庆府。民国二年(1913年)废府,复置道,仪陇属嘉陵道(道治在今南充市)。民国十七年(1928年)裁道,县直属省。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仪陇为四川省第十一行政督察区辖县(专员公署设今南充市)。
1932年,中国工农红军四方面军从鄂豫皖边区根据地转入川东北地区,于1933年8月23日解放仪陇,随即成立了县、市、区、乡、村苏维埃政权。当时红军把仪陇县和邻县的部分地区排成三个县苏维埃,即仪陇县、长胜县、阆南县。仪陇县苏维埃政府设金城镇,辖1市、11区、52乡;长胜县苏维埃政府,当年设仪陇县立山场,次年迁往巴中鼎山场,辖8区、32乡;阆南县苏维埃政府,设今阆中市水观音,辖15区。红军在仪陇经过较大的战斗30多次。
1935年2月—4月为配合红军北上,先后撤离了仪陇。红军撤离后,仪陇县恢复民国旧制,到1949年12月23日仪陇解放为止。
1950年,仪陇县属川北行署南充专区管辖。
1952年调整行政区,将响滩区的南风、黑水、响滩划属平昌县;将二龙(今大寅)区的文珠乡划归营山县;将蓬安县的二道、复兴、双河(今双胜)、歧山、赛金、陇城(今新城)等张腊入仪陇;  1978年8月南部县的新政、马桑(今果山)、三元(今银山)、平头(今环山)和新政镇划入仪陇。  1952年9月,川北行署撤消后,仪陇县属四川省南充专区(1968年8月 改称地区,1994年改称南充市)领辖,县署在金城山腰金城镇。2005年9月,县城迁至新政镇。

相关问答
陇县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01 06:05
陇县古称陇州,因地处陇山东坡而得名。《元和郡县志》卷2:陇州“因山得名”。故治在今陇县南。北周明帝二年(558年)移今治。隋开皇五年(585年)改汧源县,元省汧源县入陇州,1915年改为陇县(19...
全文
东海县的历史沿革是怎样的?
1个回答2024-02-28 12:02
东海县一带地域,在夏、商时属徐州,周代属兖州,春秋战国时期相继郯子、鲁和楚。秦朝始设朐县,先属薛郡,后属郯郡。汉立东海郡时,朐县属东海郡,三国时魏改东海郡为东海国。南北朝时宋明帝泰始七年(471),在...
全文
开县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03 23:34
开县古属梁州之域。西周,属庸国。东周春秋时期,属巴国。 秦、汉属巴郡朐忍县地。东汉建安二十一年(216年),蜀先主划朐忍西部地置汉丰县,以汉土丰盛为名。 属益州固陵郡。 南北朝,刘宋(420—479...
全文
马关县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11 23:22
马关县境,旧石器时代就有古人类在此生息。 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马关属益州牂牁郡进桑县;东汉时改属进乘县。 三国蜀汉建兴三年 (公元225年)3月,属兴古郡进乘县。 西晋永嘉四年(310...
全文
平乐县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17 13:44
平乐县在一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已有人在此繁衍生息。 秦属桂林郡地,汉属苍梧郡富川、荔浦二县地。 三国吴甘露元年(公元265年) 由富川县分置平乐县,以今县城北平乐溪(乐水)取名,县治在今附城乡糖榨村...
全文
武强县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13 02:12
春秋时期,武强县属晋国。 战国时期,武强县先属燕,后属赵。 秦时武强县地属巨鹿郡。 西汉高祖六年,夫疥为武隧侯,南部为武强侯国。汉文帝二年,改为武隧县。 新莽时期,武强县改名为桓隧县。 东汉时,...
全文
大关县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19 11:31
夏、商属粱州之域,周为窦地甸。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大关为秦蜀郡辖地;西汉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县境属犍为都朱提县地;元封二年(公元109),属犍为南部朱提县地;东汉永初元年(10...
全文
花县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31 05:39
今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原称花县。 花都(原花县)境域,汉朝属番禺管辖,隋朝属南海县辖,宋以后分属番禺、南海县辖。清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 年)取南海、番禺两县部份区域置县,因县城近花山,定名“...
全文
安县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4-10 17:00
安县境内设县始于东晋。此前县之大部为涪县境域(涪县治地今绵阳市涪城区),先后隶属广汉郡和梓潼郡。东晋永和三年(公元347年)。
和林格尔县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4-21 10:35
和林格尔县历史悠久,秦属云中郡、西汉置定襄郡,北魏时曾建都盛乐。 唐朝初年,663年(龙朔三年)迁渤海都护府于漠南(即汉代成乐城),更名为云中都护府,第二年又改称为单于都护府或称单于大都护府,唐...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