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革裹尸什么意思

2024-04-13 16:34

1个回答

[释义]

马革:马皮。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英勇牺牲在战场。

[出处]

《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故事]

马援是东汉名将。他年轻时当官。有一次,他放走了一个囚犯。他自己逃到甘肃一个僻远的乡村。 汉光武帝时,他奔赴沙场抵御外族侵略。他抗匈奴伐交趾,屡建战功。光武帝封他为“伏波将军”。 

不久,“威武将军”刘尚在贵州阵亡。消息传来,光武帝十分担忧那里的战局。马援年过花甲,却自愿请求出征。他说:“好男儿为国远征,以马革裹尸还葬!”他出兵贵州,勇挫敌兵,后来不幸病死在战场。

造句:

1、作为军人应当有马革裹尸,为国捐躯的气节。

2、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3、作为军人,应以马革裹尸为荣。

4、神秘的古罗布泊是马革裹尸的战场。

5、我宁可马革裹尸,也不愿忍辱偷生。

6、雄武之士,当战死沙场,马革裹尸而还,岂能苟且偷生?

7、世界上神秘的古罗布泊是马革裹尸的战场。

8、英勇的战士以马革裹尸的决心冲向敌人。

9、没有那些马革裹尸的烈士们,怎会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10、在民族生死存亡之际,大丈夫当舍身报国,马革裹尸。

11、男儿立志在沙场,即使是马革裹尸,也无怨无悔。

12、战士是属于战场的,即使马革裹尸,我也在所不惜。

相关问答
马革裹尸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2-05 04:40
马革裹尸(拼音:mǎ gé guǒ shī)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传》。 “马革裹尸”的原义是死于战场后,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比喻英勇作战...
全文
马革裹尸是出于谁的典故?
1个回答2024-01-21 22:03
典故出自《后汉书马援列传》。
马革裹尸是不是成语?
1个回答2024-01-28 03:54
是 马革裹尸 mǎ gé guǒ shī [释义] 革:皮;皮革;裹:包。 用马皮将尸体包起来。形容英雄战死杀场的决心和无畏气概。[语出] 宋·辛弃疾《满江红》:“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忤休重说。...
全文
马革裹尸是不是成语
1个回答2024-01-28 09:26
是 马革裹尸 mǎ gé guǒ shī [释义] 革:皮;皮革;裹:包。用马皮将尸体包起来。形容英雄战死杀场的决心和无畏气概。 [语出] 宋·辛弃疾《满江红》:“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忤休重...
全文
成语大全马革裹尸
1个回答2024-02-29 13:21
马革裹尸 [mǎ gé guǒ shī] [解释] 马革:马皮。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英勇牺牲在战场。 [出自] 宋·辛弃疾《满江红》:“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忤休重说。”
马革裹尸的典故出于
1个回答2023-08-20 18:35
《后汉书-马援传》
马革裹尸的相关人物
1个回答2022-09-10 19:32
东汉名将马援
马革裹尸有什么典故?
1个回答2024-01-23 01:45
解释  古时候出征的将士阵亡后,一般收尸都是用马皮包裹着运回营地或者家乡埋葬;形容视死如归的决心。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
全文
马革裹尸主人公
1个回答2024-02-12 23:51
马援。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传》:“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手中邪?”
马革裹尸的意思。
1个回答2024-02-26 22:55
马革裹尸(拼音:mǎ gé guǒ shī)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传》。 “马革裹尸”的原义是死于战场后,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比喻英勇作战...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