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中考试题集锦答案

2024-05-07 01:21

1个回答
《送东阳马生序》中考试题集锦

一、(2007年福建省宁德市)(四)阅读文言文,完成18—22题。(17分)

[甲] 余幼时即嗜学。……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乙] 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弗之怠(







(2)负箧曳屣(





(3)四支僵劲不能动(





(4)溥幼嗜学(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2)如是者六七始已。

20、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2分)

余 因 得 遍 观 群 书

21、比较[甲] [乙]两文,具体说说文中主人公在学习上的共同点。(4分)



22、读了[甲] [乙]两文后,你有什么收获。(3分)

二、(鄂州市2007) {甲}余幼时即嗜学。……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匡衡①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②,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③文不识④,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⑤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⑥给以书,遂成大学⑦。

{注释}①匡衡:汉朝人。②不逮:指隔壁烛光透不过来。逮,及、到。③大姓:大户人家。④文不识:人名,姓文名不识。⑤佣作:做工辛勤劳作。⑥资:借。⑦大学:大学问家。

20、解释下面加点的字。(2分)

①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②礼愈至



③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④主人怪问衡

21、下列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门人弟子填其室

B 弗之怠

或遇其叱咄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C 邻舍有烛而不逮

D

衡乃穿壁引其光

以书映光而读之



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①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23、甲、乙两个文段分别写了哪些事例(故事)?(3分)

甲文

乙文

24、甲、乙两个文段中的主人公可谓都取得了成功。请从取得成功的原因的角度谈谈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3分)

三、(2007年临沂市)文言文阅读(共12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时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孟绝学于熙、元之际,河、洛之士翕然师之。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而以书赴告同学者。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一尺矣

1.解释下面语句中加点字的意义(2分)

1无从致书以观











2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3而以书赴告同学者









4颐既觉

2.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2分)

(1)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2)以师礼见颢于颖昌,相得甚欢。

3.甲乙两文有写作内容和表达感情上有什么相同之处?(4分)

内容:

感情:

4.甲乙两都 写了天气的寒冷,其写作目的是否相同?为什么?(4分)

四、(05安徽省) 阅读下面文言文《送东阳马生序》,回答问题。

17.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3分).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假:



(2)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以:

(3)腰白玉之环 腰:



18.翻译下面的句子 (6分)



(1)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2>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19.文中哪些词句说明作者不辞艰辛、求师勤学的原因?(3分)



20.对文中画线句子,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或体会。(3分)



五、(2007年内蒙古赤峰市 ) 甲:余幼时即嗜学。……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奋苦读,或夜昏怠(1),辄以水沃面(2);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3),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注释1、昏怠:昏沉困倦。2、辄:就。沃:浇。这里是“洗”的意思。3、食不重肉:不多吃肉。

22、解释加点的词。(4分)

(1)余幼时即嗜学(







(2)录毕,走送之(





(3)益慕圣贤之道(







(4)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23、下边加点词用法或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B、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C、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肉食者谋之

24、翻译句子(6分) (1)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2)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5、甲、乙语段中的人物幼年时人生经历有哪两个主要共同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甲段中写人物读书刻苦的语句是:(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甲文中“人多以书假余”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中范仲淹“被谗受贬”的原因是:___________(都用文中的句子回答)(4分)

六、(2008年怀化市)阅读文言文答题。(甲)余幼时即嗜学……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①),辄(②)以水沃(③)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④)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注:① 昏怠:昏沉困倦。② 辄:就。③ 沃:浇。文中有“洗”之意。④ 重:兼有两种(事物)。

16.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的词语。(4 分)

①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假:



③ 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 谪:





② 录毕,走送之

走:



④ 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妻子: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乙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2 分)

答:





























18.甲乙语段中的人物幼年时人生经历有哪两个主要共同点?( 2 分)

答:

七、(2008年泉港区),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余幼时即嗜学。……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5、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2分)

A、无从致书以观

言行一致



B、益慕圣贤之道

益多弊少

C、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患得患失

D、未尝稍降辞色














评论(0)
0
0













发表评论
相关问答
《送东阳马生序》中考试题集锦答案
1个回答2024-04-16 05:11
《送东阳马生序》中考试题集锦 一、(2007年福建省宁德市)(四)阅读文言文,完成18—22题。(17分) [甲] 余幼时即嗜学。……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乙] 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
全文
《送东阳马生序》中考试题集锦答案
1个回答2022-09-26 02:50
具体一点,有题目吗?
《送东阳马生序》中考试题集锦答案
1个回答2024-05-04 12:44
《送东阳马生序》中考试题集锦 一、(2007年福建省宁德市)(四)阅读文言文,完成18—22题。(17分) [甲] 余幼时即嗜学。……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乙] 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
全文
送东阳马生序的译文和课后题的答案!
1个回答2022-09-01 15:23
看参考书去吧····
送东阳马生序讲的什么故事 送东阳马生序的简介
1个回答2024-01-21 23:38
1、《送东阳马生序》的主要内容:作者宋濂先介绍了自己早年求学的艰难以及勤奋学习的经历,后介绍了今日学生在太学中学习拥有的优越条件,两者的鲜明对比凸显出勤苦学习的必要性,最后真挚地勉励同乡马君努力学习,...
全文
《送东阳马生序》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1个回答2024-01-18 20:20
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对年轻后生,并不避讳自己早年家贫、求学历尽千辛万苦的往事。文章中,他以现身说法,坦诚而具体地叙说了自己从幼年到成年的艰苦求学历程,用以勉励后生勤奋学习。 其中,种种艰辛,...
全文
送东阳马生序讲了什么?
1个回答2024-01-19 21:25
送东阳马生序是宋濂写给他的桐乡青年,马君则的一篇文章,作者叙述了个人早年虚心求教和勤奋苦学的的经历,勉励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专心治学文中深重而具体地描述了自己借书求失之难奇寒奔走之苦,并与太学...
全文
送东阳马生序主要内容
1个回答2024-02-23 03:40
主治:作者在这篇赠言里,叙述个人早年虚心求教和勤苦学习的经历,勉励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专心治学。 《送东阳马生序》是明代文学家宋濂创作的一篇赠序。在这篇赠序里,作者叙述个人早年虚心求教和勤苦...
全文
送东阳马生序中《诗》《书》分别指
1个回答2022-09-23 08:56
《诗经》:《尚书》:
送东阳马生序
1个回答2024-05-09 20:00
我是初三的,复习时给些资料给你吧,希望有用`! 揭示作者小时候就很勤奋的句子是:吾幼时即嗜学 最能表现作者抄书之苦的句子是: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曲伸,弗之怠 表明作者尝趋百里外求学的原因...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