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知道的湖湘文化 作文

2024-05-24 09:45

1个回答
湖湘文化,是指一种具有鲜明特征、相对稳定并有传承关系的历史文化形态。先秦、两汉时期湖南的文化应该纳入到另外一个历史文化形态——楚文化中。屈原的诗歌艺术、马王堆的历史文物,均具有鲜明的楚文化特征。而南北朝及唐宋以来,由于历史的变迁发展,特别是经历了宋、元、明的几次大规模的移民,使湖湘士民在人口、习俗、风尚、思想观念上均发生了重要变化,从而组合、建构出一种新的区域文化形态,称之为湖湘文化。先秦、两汉的楚文化对两宋以后建构的湖湘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是湖湘文化的源头之一。  湖湘文化是一种地域性的文化。身在其中的湖南人,都无不深受她的影响,接受她的洗礼,从头到脚、从里到外打上她的烙印。对于许多湖南人来说,他们都因有这一文化的深厚底蕴而骄傲,而自豪。正是有了这一文化的熏陶,那些走南闯北的湖南人,才能演绎出自己光芒的人生,并为世人所敬仰,从这一意义上说,湖湘文化又超出了她的地域,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所关注的文化。"   南下的中原文化,在文化重心南移的大背景下,湖南成为以儒学文化为正统的省区,被学者称为"潇湘洙泗"、"荆蛮邹鲁";唐宋以前的本土文化,包括荆楚文化。这两个渊源分别影响着湖湘文化的两个层面。在思想学术层面,中原的儒学是湖湘文化的来源,岳麓书院讲堂所悬的“道南正脉”匾额,显示着湖湘文化所代表的儒学正统。从社会心理层面,如湖湘的民风民俗,心理特征等,则主要源于本土文化传统。这两种特色鲜明的文化得以重新组合,导致一种独特的区域文化形成。所以,探讨研究湘学者,能发现湖湘文化中的儒学正统特色,无论是周敦颐、张南轩,还是王船山、曾国藩,他们的学术思想、学术追求,都是以正统的孔孟之道为目标;而考察湘人者,则更会感觉到荆楚山民刚烈、倔劲的个性。当然这两种文化组合是相互渗透的:湘学的学术思想总是透露出湘人那种刚劲、务实、敢为人先的实学风格和拼搏精神,而湘人的性格特质,又受到儒家道德精神的修炼,故而能表现出一种人格的魅力和精神的升华。如曾国藩在自我人格修炼时追求的“血诚”、“明强”,常使我们体味到这种二重文化组合的妙处,"诚"、"明"的理念均来自于儒家典籍和儒生对人格完善的追求;而"血"、"强"的观念又分明涌动着荆楚蛮民的一腔血性!包括曾国藩组建的湘军,其成员主要是湖湘之地的山民,曾国藩既看中了他们的质直、刚劲的湘人性格,又要求他们学习儒家道德和文化修养,体现了他对这种二重文化组合的自觉运用。   
相关问答
湖南湘潭王湘平
1个回答2022-09-22 23:59
好详细哦。了解了
湖南为什么又叫潇湘、三湘?
1个回答2023-01-08 17:45
名字不同。。。
湖湘文化名人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1-26 16:58
据文献记载,湖湘文化起源于炎黄文化、炎帝神龙氏古文化。还包括楚文化。 湖湘文化,在千年书院的学府里,形成了独特而又深厚的湘楚文化。在千年书院的门联上有一幅千古腹论的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
全文
你知道哪些湖湘文化名人?
1个回答2024-01-29 08:26
据文献记载,湖湘文化起源于炎黄文化、炎帝神龙氏古文化。还包括楚文化。 湖湘文化,在千年书院的学府里,形成了独特而又深厚的湘楚文化。在千年书院的门联上有一幅千古腹论的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在这幅...
全文
你知道哪些湖湘文化名人?
1个回答2024-01-27 09:45
据文献记载湖湘文化起源于炎黄文化、炎帝神龙氏古文化包括楚文化 湖湘文化千书院府形独特深厚湘楚文化千书院门联幅千古腹论联:惟楚材于斯盛幅著名历史门联似乎能想湖湘文化与楚文化间关系史书记载湖湘文化传承...
全文
湖湘文化代表人物
1个回答2024-01-28 09:40
湖湘文化代表人物有屈原、贾谊、张仲景、欧阳询、周敦颐、贺鹏以及蔡伦等等。先秦和两汉的楚文化是湖湘文化的源头之一,对两宋以后构建的湖湘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湖湘文化在近代造就了“中兴将相,什久湖湘”...
全文
湖南湘西常用方言
1个回答2024-02-04 15:10
你 要学的湘西 哪个区域的方言? 湘西北 永保龙桑 是一个方言区域 吉凤等是一个方言 泸溪部分地方和怀化部分地方是一个方言 湘西南 怀化 邵阳 部分区域又是一种方言 “傣” (音)是永...
全文
湖湘文化名人有哪些啊??
1个回答2024-06-01 23:28
有屈原、贾谊、杜甫、韩愈、范仲淹、秦观...........
湖湘名人的事迹与精神
1个回答2024-01-26 16:59
曾国藩、毛、彭,他们有共同点:爱学、爱劳、爱律已、爱国、不怕苦。
湖湘伟人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1-27 12:47
湖湘伟人有屈原、周敦颐、张栻、王夫之、魏源、曾国藩、左宗棠、谭嗣同、黄兴、蔡锷等等。 一、屈原(前352—前281),战国楚国人,诗人、思想家,代表作《离骚》、《九章》。端午节是为纪念其而来,“楚...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