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阳楼、登高、石壕吏的写作背景

2022-07-30 14:36

2个回答
《登岳阳楼》写于杜甫生命的最后几年。登上岳阳楼,是他年轻时就有的梦想,今天终于如愿了。可这次却不是专为游玩而来,而是漂泊到此,流浪经过;诗人已经不是年轻小伙子了,而是拖着贫病衰老的残躯--"今"非"昔"比啊!想到这里,我们就能体会到"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用语的巧妙。洞庭湖愈壮阔明朗,诗人的心情就愈黯淡凄凉,因为登楼远眺的他似乎已经看到了北方的战事,已经想起了自己的落魄潦倒,于是,忧国伤时之感与身世凄凉之情一齐袭上心头,使得他老泪纵横,久久低回。诗人凭轩远望的形象是衰弱的,却也是高大的。唐代宗大历三年(768)之后,杜甫出峡漂泊两湖,此诗是诗人登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之作。时年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巳聋,靠饮药维持生命。
时年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巳聋,靠饮药维持生命。
相关问答
杜甫的诗 《又呈吴郎》《石壕吏》《登岳阳楼》的写作背景
1个回答2023-01-01 22:57
又呈吴郎:杜甫把草堂让给一位姓吴的亲戚,他自己搬到离草堂十几里路远的东屯去 登岳阳楼:诗人几经漂泊来到湖南,登上岳阳楼,当时诗人疾病缠身,生活凄凉,亲朋好友都无音讯。是在辞世两年前写下了诗。 石壕吏:...
全文
登岳阳楼的写作背景
1个回答2024-04-06 12:08
1、公元768年(唐代宗大历三年),杜甫自公安(今属湖北)到达岳阳(今属湖南),登上岳阳楼远眺,触景生情,而写了这首诗。 2、公元1127年春天,金兵攻破开封,北宋灭亡。当时,陈与义被贬在陈留(...
全文
登岳阳楼》《登高》《石壕吏》的写作时间、地点、诗人境况和感情?
1个回答2022-05-19 22:20
《登岳阳楼》769年 《登高》767 《石壕吏》758年
登岳阳楼
2个回答2022-12-21 02:26
我看过《登岳阳楼》这首美诗,虽然不过区区而已,但是气势雄伟豪放,意思深奥,能与《洞庭》比较一番。。。 。。。 后面我忘了。。。 。。。 对不起奥
登岳阳楼
1个回答2022-04-22 08:10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①,今上岳阳楼②。   吴楚东南坼③,乾坤日夜浮④。   亲朋无一字⑤,老病有孤舟⑥。   戎马关山北⑦,凭轩涕泗流⑧。
登岳阳楼 陈与义写作背景
2个回答2023-01-01 22:57
这首诗是他在逃命时候写的,虽然他看到了岳阳楼的美景,但他还是没有心情看!
陈与义的《登岳阳楼》的写作背景?
2个回答2022-12-25 21:09
想到自己的漂泊生活,诗人不由悲从心来. .
登岳阳楼是谁写的?
3个回答2023-02-22 02:49
《登岳阳楼》 杜 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