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灵澈上人赏析,用了什么表达手法

2022-09-03 06:31

3个回答

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

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

青山独归远。 

【赏析】   

灵澈上人是中唐时期一位著名诗僧,俗姓汤,字源澄,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出家的本寺就在会稽云门山云门寺。

竹林寺在润州(今江苏镇江),是灵澈此次游方歇宿的寺院。

这首小诗写诗人在傍晚送灵澈返竹林寺时的心情。它即景抒情,构思精致,语言精炼,素朴秀美,所以为中唐山水诗的名篇。   

前二句想望苍苍山林中的灵澈归宿处,远远传来寺院报时的钟响,点明时已黄昏,仿佛催促灵澈归山。

后二句即写灵澈辞别归去情景。灵澈戴着斗笠,披带夕阳余晖,独自向青山走去,越来越远。“青山”即应首句“苍苍竹林寺”,点出寺在山林。“独归远”显出诗人伫立目……

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
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
青山独归远。

【赏析】
灵澈上人是中唐时期一位著名诗僧,俗姓汤,字源澄,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出家的本寺就在会稽云门山云门寺。

竹林寺在润州(今江苏镇江),是灵澈此次游方歇宿的寺院。

这首小诗写诗人在傍晚送灵澈返竹林寺时的心情。它即景抒情,构思精致,语言精炼,素朴秀美,所以为中唐山水诗的名篇。

前二句想望苍苍山林中的灵澈归宿处,远远传来寺院报时的钟响,点明时已黄昏,仿佛催促灵澈归山。

后二句即写灵澈辞别归去情景。灵澈戴着斗笠,披带夕阳余晖,独自向青山走去,越来越远。“青山”即应首句“苍苍竹林寺”,点出寺在山林。“独归远”显出诗人伫立目……
《送灵澈上人》一诗最显而易见的表达手法应该是借景抒情。作为一首送别诗,诗人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在写景中叙事并即景抒情,以“独归远”三字表现伫立目送、依依不舍的情谊。

仅供参考。
相关问答
谁有<送灵澈上人>的赏析和解释
1个回答2022-09-27 01:11
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 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 青山独归远。 【赏析】 灵澈上人是中唐时期一位著名诗僧,俗姓汤,字源澄,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出家的本寺就在会稽云门山云门...
全文
求《目送》的好词好句和赏析。
1个回答2022-12-26 09:47
没?
赏析<<小意达的花儿>>
1个回答2024-02-07 19:28
  《小意达的花儿》是安徒生早期的作品之一,那是透过一个纯真无邪的小孩子的眼睛,为美丽的花儿作的小传。每每读去,都会会心的微笑--多么美妙啊,那些花儿,都是有魂灵的,它们不惜身体,对美的追求达到...
全文
从语言表达赏析带着风声的花?
1个回答2024-03-16 18:34
赏析如下,通过比喻拟人的手法,把风吹过的花,比喻成花带着风声而过,使落花瞬间就变得生动了起来,给了读者很强的画面感
赏析《送亲》
1个回答2023-12-03 01:24
全诗叙述四个场景: (一)前四句,男主人公多想把女方家山坡上的野花戴在她那乌黑的头发。“多想"表达男主人公对佳人的情深意切,并忆起两小无猜的他们过家家欢乐场面。一切似乎那么的美好,可这一切却只是...
全文
达芬奇名画赏析
1个回答2024-03-03 17:52
  列奥纳多·达·芬奇(1452—1519年)是人类智慧的象征,他怀有神灵般的无限理想,试图重新创造世界的美,量度世界的广大无垠,解释世界的奥秘。可是他只有常人的生命和力量。他的抱负是发现一切、研究一...
全文
达芬奇的名画和世界名画的赏析
1个回答2024-03-08 07:51
《岩间圣母》  此画为祭坛画 ,达芬奇, 189.5X119.5厘米,现藏伦敦国立美术馆.  此画是应一宗教团体之请而为米兰的圣弗朗切斯科教堂的一间礼拜堂作的祭坛画。此画以圣母居图中央,她右手扶婴孩圣...
全文
怎样赏析送别诗呢
2个回答2022-09-12 09:15
一、赏析意象:诗中出现的意象最能道出作者的心思。通过诗中的意象,在脑海中再现送别的画面,身临其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二、赏析妙字词句:诗中独到的字词句也很值得赏玩。这既是所谓的“炼字”。 三、赏析思想感...
全文
《易水送别》赏析
1个回答2023-12-19 14:24
  易水送别   作者: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易水送别【诗文解释】   就是在这个地方燕丹...
全文
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作品赏析
1个回答2024-03-07 15:40
哈伯德的这篇文章《把信送给加西亚》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一开始这个故事刊登在《菲土利人》上,随后开始重印,并被制成小册子在纽约的主要街道上分发:公司老板把它发给员工,用来激励他们;这本书被编进了美国军...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