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诸己之谓之信是什么意思?

2022-09-17 21:38

2个回答
自己有善叫作信,
出自《孟子·尽心下》
[原文] 浩生不害问曰:“乐正子,何人也?”孟子曰:“善人也,信人也。”“何谓善?何谓信?”
曰:“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乐正子,二之中,四之下也。”

[译文] 浩生不害(齐国人,姓浩生,名不害。)问道:“乐正子为人如何?”孟子说:“是个善人,诚信的人。”问:“什么叫善?什么叫信?”
孟子说:“值得追求的叫作善,自己有善叫作信,善充满全身叫作美,充满并且能发出光辉叫作大,光大并且能使天下人感化叫作圣,圣又高深莫测叫作神。乐正子的人品,在善与信二者之中,在美、大、圣、神四者之下。”
孟子在《尽心下》一文谈到:“可欲之谓善,有诸已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孟子说:“值得喜爱的叫‘善’,自己确实具有‘善’就叫‘信’,‘善’充实在身上就叫‘美’,既充实又有光辉就叫‘大’,既‘大’又能感化万物就叫‘圣’,‘圣’到妙不可知就叫‘神’。

孟子认为美的人必须具有仁义道德的内在品质,并表现充盈于外在形式。所谓“充实”,指的是个体通过自觉的努力,把其固有的善良之本性“扩而充之”,使之贯注满盈于人体之中。“充实”之所以能成为美,在于它能使人的外在形体“生色”,给人以美感。在这里孟子把人格的美看作是个体人格中实现了的善,即人格的美包含着善,又超过了善,从而深刻地发展了孔子的关于美与善的内在一致性的思想。
相关问答
诸位 何谓之道?
1个回答2024-03-14 21:29
“道”是中国乃至东方古代哲学的重要哲学范畴。道不是概念,名才是概念。它是人对一切的事、物,思维认知的代名词,它是在讲自然有的不管是被认知的还是不被人知的都是“道”。它有三个阶段 一:一切存在的即为“道...
全文
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2个回答2023-05-21 18:06
出自《孟子·尽心下》 [原文] 浩生不害问曰:“乐正子,何人也?”孟子曰:“善人也,信人也。”“何谓善?何谓信?” 曰:“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
全文
真正的自信,是无所谓自信不自信
1个回答2022-12-12 11:48
觉得自己能行
诸侯这种称谓的来历?
1个回答2024-06-01 22:40
诸,即夏商周时期分封的诸侯国数量很多,诸是泛指,意思为众多 候,中国古代的一种爵位,位列公之下,即公侯子爵,是当时独立的地位很高的封国的统治者。 在夏代后被广泛使用,指被因战功,或统治者王族亲信被封...
全文
尽己之谓忠以实之谓信的意思?
3个回答2023-02-15 20:03
“尽己之谓忠,以实之谓信”是对“忠”和“信”的释义,大致意思是:竭尽自己所能,叫作忠;用真实对待,叫作信。 尽:竭尽。谓:称作。以:用。实:真实。之:在这里是语气助词,没有实意。
古代诸侯国身边大臣都有哪些称谓?
1个回答2024-03-08 00:37
春秋时期[1诸侯国的重要职官是司徒、司马、司空,其次为司寇,这些是掌管诸侯朝政的官。 东周王朝及列国君主近身还有一批专为私人服务的官员,这类官列国大体一致。如太师、太傅、太保,本是教育太子的师、...
全文
小学生写信称谓大全?
1个回答2024-01-22 08:01
尊敬的(敬爱的)老师(各种非家人长辈) 亲爱的爸爸/妈妈(各种家人) 称谓?这个。 。。额。。老师,市长先生,爸爸,妈妈,舅舅叔叔等等……
何谓信仰?信仰与信念有区别吗?
1个回答2023-10-24 02:45
当然有罗```
何谓佛法中的“诸法无我”?
2个回答2022-11-23 18:46
诸法无我,是佛告诉我们,对于人生、宇宙、心身世界,一切诸法之中,没有一个我,能够主宰一切的道理。那么对于以佛的智和悲来跳出轮回,脱离痛苦的诸法之中,谁能主宰这一切道理呢?若是佛能,那实谓此法有佛,而不...
全文
何谓诸子百家
1个回答2023-10-25 19:39
诸子百家是秋战国时期各种学术派别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