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高路远》中作者认为人生最可怕的是什么 “索性就让荆棘变成杜鹃”意在说明什么

2022-09-18 09:55

1个回答
人生之路再长,追求者的脚步都能将它丈量;困难之山再高,奋进者的双脚都能将它攀登。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所有的事情,都是事在人为,不是凭空等待就会有回报和成功。我们的人生,在于前进和追求,将生活的平淡转为激越。
呼喊是爆发的沉默
沉默是无声的召唤
不论激越
还是宁静
我祈求
只要不是平淡
如果远方呼喊我
我就走向远方
如果大山召唤我
我就走向大山
双脚磨破
干脆再让夕阳涂抹小路
双手划烂
索性就让荆棘变成杜鹃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赏析汪国真的诗写得清纯、洒脱、优雅,且带哲理意味和思辨色彩。这在一股朦胧诗风给文坛带来滞钝和衰微的气候下,不啻是吹进了一股清新的风。
这首诗抒发了一种进取、执着、乐观、自信的情感,表现了当代青年搏击、奋进、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它给人以健康向上的精神引导。在抒情方式上,它不像“朦胧诗”靠含义艰涩的词句,甚至夸张变形的意象寄托情感,而主要是靠形象的议论抒发感情。议论在这里是抒情的主要手段,但它不同于那些干巴巴的说教。它将抽象的思考化作新颖而美好的形象,在形象的议论中暗示情感。作者将痛苦甚至苦难化作美好的形象——灿烂的夕阳和美丽的杜鹃,如此表达出蔑视苦难,以乐观战胜苦难的态度。
在写法上,它用浅显平易的语言使诗作明白易懂,易于被广大读者所接受。本诗的主旨全都凝聚在最后两句,“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山高,路远,但人都可以达到,诗人十分形象、含蓄地揭示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它其实也是在强调一种精神,一种乐观、进取、执着、自信的生活态度。诗歌语言凝练精警,富有哲理意味——诗不在通篇华丽光彩,要的就是这样的精警,这种精警的句子不在多,一首诗有一处这样的句子也就足够了。
相关问答
《山高路远》中的荆棘和杜鹃象征什么
1个回答2023-07-14 10:58
“没有耐租比宴告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这句形象含蓄地昭示了昌祥兆一种坚定的信念:山再高,路再远,勇敢执著的人都可以达到目的地。 简单答述一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小杜鹃长大了大杜鹃来认领吗
1个回答2023-10-12 08:31
会。 小杜鹃独自占养父母采集来的食物,桥燃腔在小杜鹃慢慢长大了后,老杜鹃一声呼唤,它便跟着远走高飞。敏衫 杜鹃鸟是杜鹃科鸟类的通称,主要是大段或杜鹃、三声杜鹃和四声杜鹃,有巢寄生现象,他属于林业益鸟。
伊索寓言 杜鹃的不幸中,斑鸠为什么不同情杜鹃?
1个回答2024-01-18 09:12
因为他不搞基
用杜鹃做一首情诗向杜鹃表白
1个回答2023-10-14 14:01
杜鹃花开满山红
《杜鹃的不幸》伊索寓言,斑鸠为什么不同情杜鹃
3个回答2023-12-06 08:53
因为杜鹃不抚养自己的孩子,它的孩子当然不会对它好。 《杜鹃的不幸》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至亲至爱有着血肉的人都不关心爱护的人,怎么能指望人家给你回报呢?
《杜鹃的不幸》伊索寓言,斑鸠为什么不同情杜鹃?
1个回答2024-01-12 09:21
因为杜鹃不抚养自己的孩子,它的孩子当然不会对它好。 《杜鹃的不幸》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至亲至爱有着血肉的人都不关心爱护的人,怎么能指望人家给你回报呢?
《杜鹃的不幸》伊索寓言,斑鸠为什么不同情杜鹃
1个回答2024-01-12 03:25
因为杜鹃不抚养自己的孩子,它的孩子当然不会对它好。 《杜鹃的不幸》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至亲至爱有着血肉的人都不关心爱护的人,怎么能指望人家给你回报呢?
《杜鹃的不幸》伊索寓言,斑鸠为什么不同情杜鹃
1个回答2024-01-09 20:07
因为杜鹃不抚养自己的孩子,它的孩子当然不会对它好。 《杜鹃的不幸》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至亲至爱有着血肉的人都不关心爱护的人,怎么能指望人家给你回报呢?
《杜鹃的不幸》伊索寓言,斑鸠为什么不同情杜鹃
1个回答2024-01-14 15:48
杜鹃春天只顾着到处玩耍,生的孩子就放在斑鸟的窝里。长大后杜鹃的儿女都全部离开她这个故事说的是,至亲至爱都不关心爱护的人,怎能指望人家对你好,给你回报呢?
什么是荆棘之冠。有没有荆棘之冠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5-06 02:27
荆棘是一种带刺的藤 也就是说戴上荆棘之冠 他会伤害到自己也会伤害到别人 就像罪恶王冠一样 想要得到王的力量 就不得不背负这罪恶的使命 人的强大也是要付出代价荆棘之冠的故事来自于圣经中耶稣基督受难被钉...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