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的马嵬诗中颈联运用了什么手法?

2022-09-23 03:37

1个回答
对比的手法。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此日”和“当时”用意明显。“笑牵牛”是象征二人的恩爱,没有当时二人的“笑牵牛”,使得玄宗荒废朝政,何来“此日”的“同驻马”,而“同驻马”的结果是生死相隔比起牛郎织女的一年一次相见都不如。此处是个对比,同样是个因果关系,不仅解答了颔联设下的疑惑,而且讽刺意味十足。
相关问答
李商隐马嵬(其二)
1个回答2022-08-23 17:51
是讽刺玄宗盛唐时期景象的那首吧,您还是直接问大学中文系老师比较好。
李商隐《马嵬》是不是讽喻诗
1个回答2022-09-26 00:07
应该是咏史诗
马嵬 李商隐 的主旨是什么
1个回答2022-12-02 05:02
讽喻诗。。。 讽刺玄宗江山美人尽失。。。
袁牧与李商隐《马嵬》的技巧异同
1个回答2022-10-06 20:57
1、李商隐的诗,隐讳地讽刺了唐玄宗作为君王保不住爱妃。但袁枚的诗,则说民间的夫妻别离要比君王的夫妻别离更动人。 2、李商隐的诗重在描绘马嵬坡的别离场景,手法为“赋”。而袁枚的诗直接对比君王的夫妻离别...
全文
袁枚的马嵬和李商隐的马嵬其二抒发的情感有什么区别?
1个回答2023-02-10 12:22
袁枚的《马嵬》是一首咏史诗,这首诗歌将唐玄宗、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放在民间百姓悲惨遭遇的背景加以审视,强调广大民众的苦难远非帝妃可比。《马嵬其二》隐含着作者对唐玄宗的强烈批评之意。
李商隐诗两首 锦瑟 / 马嵬(其二)
1个回答2023-02-22 07:53
貌似不会……自己不知道到网上找啊?
李商隐的《马嵬》和清代袁枚的《马嵬》做一对比,看看在主题上有何不同?
2个回答2022-12-01 16:30
李商隐的马薇一般都是体现唐玄宗和杨玉环的故事为主,清代袁枚的马巍主要以教训和借鉴为主
马嵬李商隐和袁牧这两首诗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1个回答2022-10-11 19:44
你好,是这样的。主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李成嵬的人物生平
1个回答2024-02-12 19:58
根据史书《西夏书事·卷十一》记载:李德明有三子:长子李元昊,卫慕氏所生;次子李成遇,咩米氏所生;幼子李成嵬,讹藏屈怀氏所生。 真名李雾月。
李商隐<无题>中关于颈联的问题
3个回答2022-09-04 05:00
应该是第四种解释,“晓镜但愁云鬓改”,这一句是从女子的角度写的,而“夜吟应觉月光寒”这一句,就应该描写的是男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