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旷劝学 与<<孙权劝学>>比较,同是劝学,师旷与孙权\"劝\"的法式有什么不同?

2022-09-25 01:23

师旷劝学 与<<孙权劝学>>比较,同是劝学,师旷与孙权"劝"的法式有什么不同?
2个回答
答:孙权是以自己为例子,循循善诱;而师旷则是举了三个比喻,来说明道理的。
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 “乃始就学”。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劝,又可以感到他对吕蒙的亲近、关心、期望,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情不自禁的赞叹,可见鲁肃十分惊奇的神态,以他眼中吕蒙变化之大竟然判若两人,表现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惊人长进。需要指出的是,鲁肃不仅地位高于吕蒙,而且很有学识,由他说出这番话,更可表明吕蒙的长进确实非同一般。“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三日”形容时间很短,“刮目”是擦拭眼睛,表示十分惊奇、难以置信的样子。并且,他还很爱才。从吕蒙的答话中可见他颇为自得的神态,他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才略长进之快之大。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鲁肃、吕蒙的话则有调侃的意味,二者的情调是不同的
相关问答
孙权与师旷在劝学技巧上有什么不同
1个回答2022-09-03 13:12
大同小异,各领风骚。
师旷劝学与孙权劝学比较,他们的劝学方式有什么不同?
1个回答2022-08-19 06:40
孙权是用现身说法来劝吕蒙来学习,而师旷则是用比喻说法来劝
《师旷论学》和《孙权劝学》都是劝人学习的,从劝人的方法来看,孙权和师旷有什么不同?
1个回答2022-09-28 06:16
孙权是用现身说法来劝吕蒙来学习,而师旷则是用比喻说法来劝 (个人理解)
孙权劝学和师旷劝学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1个回答2022-08-29 01:26
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 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同时也让我们明白的学习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学习不仅能让我们增加知识,还让我...
全文
师旷劝学和孙权劝学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1个回答2022-08-29 23:34
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同时也让我们明白的学习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学习不仅能让我们增加知识,还让我们提...
全文
孙权劝学和师旷劝学给了我什么启示
1个回答2023-12-02 19:57
孙权劝学: 1)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 2)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 3)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
全文
孙权劝学和师旷劝学给了我什么启示
1个回答2023-12-02 17:15
孙权劝学: 1)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 2)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 3)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
全文
孙权劝学和师旷劝学给你什么启示
2个回答2023-12-02 19:57
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 2)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 3)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的。 通过孙权劝...
全文
除了《孙权劝学》以外的劝学故事
1个回答2024-03-01 12:10
我国晋代大诗人陶渊明辞去彭泽令退居田园后过着自耕自种,饮酒赋诗的恬淡的生活. 相传,一天,有个少年前来向他求教,说:”陶先生,我十分敬佩你渊博的学识,很想知道你少年时读书的妙法,敬请传授,晚辈...
全文
孙权劝学和师旷劝学阅读答案
1个回答2023-12-17 00:01
解释加点词: 1.但当涉猎 涉猎:粗略地阅读 2.卿今者才略: 才:才能 3.如日中之光: 如:如同 4.何不炳烛乎: 何:为什么 解释下列句子: 1.士别三日...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