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的观书有感诗句

2022-11-13 09:56

2个回答
观书有感(其一)
朱熹(宋)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观书有感(其二)   
朱熹(宋)   
昨夜江边春水生,   
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
  1、原文
  《观书有感》朱熹(南宋)

  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2、译文
  其一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清澈明净,
  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
  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
  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其二
  昨天夜晚江边的春水大涨,
  那艘庞大的船就像一根羽毛一样轻。
  以往花费许多力量也不能推动它,
  今天在水中间却能自在地移动。
  3、简析
  《观书有感二首》是南宋大学问家朱熹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是描绘其“观书”的感受,借助生动的形象揭示深刻的哲理。
  这是一首有哲理性的小诗。借助池塘水清因有活水注入的现象,比喻要不断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与进步。人们在读书后,时常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诗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行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所谓"源头活水",当指从书中不断汲取新的知识。
相关问答
<<观书有感>>的作者朱熹的故事 关于<<观书有感>>的
1个回答2024-01-21 23:56
  观书有感概述   《观书有感》是南宋大学问家朱熹的两首七言绝句。两首诗写的是描绘其“观书”的生动感受。其中第一首尤为脍炙人口。   目录[隐藏]   作品信息   作品原文   注释...
全文
观书有感 朱熹 讲了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2-25 07:38
朱熹讲了“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
全文
朱熹观书有感
1个回答2024-03-11 01:39
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注释: 这首诗富于启发而有历久常新。半亩大的池塘像明镜一样,映照着来回闪动的天...
全文
观书有感 朱熹
1个回答2024-03-12 08:28
半亩之大的方形池塘如同打开一面镜子(:比喻一方书法作品展开), 池塘水面上荡漾着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比喻纸上的留白与书法线条相映成趣,飞扬生动)。 问这池塘它为何这样清澈呢(:这书法作品...
全文
观书有感 朱熹 讲了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3-12 10:56
朱熹讲了“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
全文
朱熹在《观书有感》里(其一)中发出怎样的感慨?
1个回答2024-03-09 03:46
发出了学无止境的感慨。 《观书有感二首》的第一首诗借助池塘水清因有活水注入的现象,比喻要不断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与进步。 第二首诗借助巨舰无人能推动却能自由航行在水中,比喻艺术创作需...
全文
读书观感朱熹林一 阐 怎么读?
1个回答2024-03-08 06:43
1、选择一篇感兴趣得文章或者书籍,通篇读一遍。 2、对文章得主题或者书本中令你印象深刻的事件有个把握和理解。 3、列一个提纲:第一段交代主题思想,可以用名言名句,也可以用一些比喻句式。中间部分举例...
全文
朱熹的观书有感
4个回答2023-01-18 01:10
【译文】 (其一)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被打开, 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一齐映入水塘,不停地晃动。 问哪方塘的水怎么会这样清澈? 因为有永不干枯的水从源头不断流出来,从而成了活水! 【注...
全文
朱熹的观书有感
1个回答2023-01-30 04:37
   观书有感 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译文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清澈明净,   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
全文
观书有感 朱熹
2个回答2023-01-23 09:18
  原诗四句:“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它实写的是明丽清新的一派田园风光,反复读上几遍,会觉得愈读愈爱读!你看,半亩的一块小水塘,在朱熹笔下是展开的一...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