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两难法是谁提出的?

2022-11-15 09:11

1个回答

是科尔伯格 。科尔伯格1958年在芝加哥大学拿到了博士学位,1959年去耶鲁大学任助教,1962——1968年任教于芝加哥大学;从1968起转任哈佛大学教授、哈佛大学道德发展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他是认知结构主义学派代表人物,他提出:学校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

教育:

教育(Education)狭义上指专门组织的学校教育;广义上指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拉丁语educare是西方“教育”一词的来源,意思是“引出”。教育者按照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根据学校条件和职称,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心智发展进行教化培育,以现有的经验、学识授人,为其解释各种现象、问题或行为,以提高实践能力。



相关问答
道德两难故事法谁提出的?
1个回答2024-01-18 23:23
道德两难故事法谁提出的? 柯尔伯格提出的。柯尔伯格通过“道德两难故事法”提出道德认知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理论。 柯尔伯格 (L.Kohlberg) (1927-1987)美国心理学家,1958...
全文
道德两难的故事最先由谁提出来的?
1个回答2024-01-18 09:21
是科尔伯格科尔伯格1958年在芝加哥大学拿到了博士学位,1959年去耶鲁大学任助教,1962——1968年任教于芝加哥大学;从1968起转任哈佛大学教授、哈佛大学道德发展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他是认知...
全文
通过“道德两难故事法”提出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学者是(   )。
1个回答2024-01-18 09:55
C 解析:  柯尔伯格通过“道德两难故事法”提出道德认知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理论。故选C。 A项:马斯洛没有提出关于道德发展的理论,最为著名的为需要层次理论。不符题意,故不选。 B项:皮亚...
全文
四品八德好少年是什么时候提出的
1个回答2024-01-25 20:11
九十年代提出了“四品八德好少年” 形成“自尊、敬人、乐观、执着”的品质,以及“爱国守法、文明礼让、孝亲尊师、团结友善、勤劳节俭、好学向上、诚实守信、勇于担当”的德行。随后,他对“3.5”期间学雷...
全文
如何教书一一修师德,提师能
1个回答2024-04-28 10:21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2016年度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计划及有关问题的通知》得知2016年一级建造师考试时间确定为9月24、25日。
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儿童、青少年道德发展的过程,提出了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理论的心理学家(  )。
1个回答2024-02-05 03:36
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科尔伯格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进行研究,即让儿童对道德价值上相互冲突的两难情境故事作出判断,并解释作出这种判断的理由,然后确定被试道德认识发展的水平。...
全文
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的过程,提出了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1个回答2024-02-04 18:42
D 解析: 正确D 柯尔伯格提出了道德发展的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理论。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