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相矛盾》选自《韩非子·难一》,这是一则文言文,后来常用于比喻什么?

2022-11-22 08:02

4个回答
自相矛盾,选自韩非子难一,我觉得比喻那些说话颠三倒四,前后矛盾就是思想对立的人
自相矛盾,典故出自《韩非子·难一》:“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后世常用“自相矛盾”比喻人的语言、行动前后抵触、不相应合。
您好,该故事常用来比喻做人做事前后不一,不值得信赖。
如扰见谅。谢谢!
后来用来指同一个事物的两个对立面,就是相悖的
相关问答
韩非子—哲学—自相矛盾
1个回答2024-01-20 13:47
韩非子的自相矛盾故事反映的不是马哲上的矛盾概念。马哲上的矛盾概念是指对立统一关系。这里有两层关系:对立关系 统一关系。而韩非子的自相矛盾故事反映的是双方的对立关系,没有体现相互依存和一定条件下相...
全文
《韩非子·难一》里的《自相矛盾》的翻译
1个回答2022-11-26 21:48
《韩非子·难一》:楚国有个人在集市上既卖盾又卖矛,为了招徕顾客,使自己的商品尽快出手,他不惜夸大其辞、言过其实地高声炒卖。 他首先举起了手中的盾,向着过往的行人大肆吹嘘:“列位看官,请瞧我手上的这块...
全文
矛与盾比喻什么
1个回答2024-02-22 05:58
相生相克的东西。没有矛,盾的存在就没有意义;同样,没有盾,矛的存在也无法衬托。但是矛与盾本身又是冰火难容的,所以这是一个相生相克的存在~
韩非子<<矛与盾>>:以子之矛,陷子之盾(翻译)
2个回答2022-08-05 21:21
原文: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盾之坚,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译文: 楚...
全文
自相矛盾比喻什么
1个回答2023-12-10 09:49
拼音zì xiāng máo dùn释义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的盾牌.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来源《韩非子·难一》:“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莫之能陷也.’又誉其矛曰:‘...
全文
矛与盾这则寓言比喻什么?急用
1个回答2024-02-19 10:52
用来比喻一个人说话太夸张,知识太短浅,知相矛盾。
自相矛盾比喻什么
1个回答2023-12-09 12:06
“自相矛盾”比喻别人或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的盾牌。作谓语、定语。不能用于两方以上,只能用于单方自我抵触。出自《韩非子·难一》。 讲的是:有一个楚国人卖矛又卖盾,说...
全文
自相矛盾,比喻什么?
2个回答2023-12-12 00:27
自相矛盾比喻做事说话前后抵触,无法自圆其说。什么都不能刺破的盾,和什么都能刺破的矛,在这个世界上,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其中"矛"是在长柄上装有青铜和铁质的枪头,盾是用来保护身体,抵挡刀剑砍杀的盾牌。这...
全文
自相矛盾用来比喻什么
1个回答2023-12-21 11:08
自相矛盾用来比喻语言、行动前后不一致或互相抵触。 自相矛盾 [ zì xiāng máo dùn ]。 【解释】: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的盾牌。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出自...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