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诗词,一首

2022-11-25 10:43

最好少一点
2个回答
《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在大自然众多的产儿中,雪可谓得天独厚。她以洁白晶莹的天赋丽质,装点关山的神奇本领,赢得古往今来无数诗人的赞美。在令人目不暇接的咏雪篇章中,白居易这首《夜雪》,显得那么平凡,既没有色彩的刻画,也不作姿态的描摹,初看简直毫不起眼,但细细品味,便会发现它凝重古朴,清新淡雅,是一朵别具风采的小花。
这首诗新颖别致,首要在立意不俗。咏雪诗写夜雪的不多,这与雪本身的特点有关。雪无声无嗅,只能从颜色、形状、姿态见出分别,而在沉沉夜色里,人的视觉全然失去作用,雪的形象自然无从捕捉。然而,乐于创新的白居易正是从这一特殊情况出发,避开人们通常使用的正面描写的手法,全用侧面烘托,从而生动传神地写出一场夜雪来。
“已讶衾枕冷”,先从人的感觉写起,通过“冷”不仅点出有雪,而且暗示雪大,因为生活经验证明:初落雪时,空中的寒气全被水汽吸收以凝成雪花,气温不会马上下降,待到雪大,才会加重空气中的严寒。这里已感衾冷,可见落雪已多时。不仅“冷”是写雪,“讶”也是在写雪,人之所以起初浑然不觉,待寒冷袭来才忽然醒悟,皆因雪落地无声,这就于“寒”之外写出雪的又一特点。此句扣题很紧,感到“衾枕冷”正说明夜来人已拥衾而卧,从而点出是“夜雪”。“复见窗户明”,从视觉的角度进一步写夜雪。夜深却见窗明,正说明雪下得大、积得深,是积雪的强烈反光给暗夜带来了亮光。以上全用侧写,句句写人,却处处点出夜雪。
“夜夜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这里仍用侧面描写,却变换角度从听觉写出。传来的积雪压折竹枝的声音,可知雪势有增无已。诗人有意选取“折竹”这一细节,托出“重”字,别有情致。“折竹声”于“夜深”而“时闻”,显示了冬夜的寂静,更主要的是写出了诗人的彻夜无眠;这不只为了“衾枕冷”而已,同时也透露出诗人谪居江州时心情的孤寂。由于诗人是怀着真情实感抒写自己独特的感受,才使得这首《夜雪》别具一格,诗意含蓄,韵味悠长。
全诗诗境平易,浑成熨贴,无一点安排痕迹,也不假纤巧雕琢,这正是白居易诗歌固有的风格。
太多了不想写,偶太懒了!
相关问答
唐词宋诗(不是唐诗宋词)
1个回答2022-12-25 06:25
宋诗有泊船瓜洲
唐诗宋词故事
1个回答2024-01-26 06:16
推敲的故事 一次,贾岛骑驴闯了官道。他正琢磨着一句诗,名叫《题李凝幽居》,但他有一处拿不定主意,那就是觉得第二句中的“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的“推”应换成“敲”。可他又觉着“敲”也有点不太合适,不...
全文
找唐宋传奇故事
1个回答2024-01-23 16:48
本《白唐传奇》 孔夫旧书网应该二手比较便宜
小学生要读的书(不是唐诗宋词,是好书)
1个回答2024-01-27 09:40
大森林里的小木屋,草原上的小木屋,查理和巧克力工厂,西顿动物记,我的儿子皮卡全套,鲁宾逊漂流记,窗边的小豆豆,小鹿斑比,苹果树上的外婆,昆虫记
谁有唐诗宋词?
1个回答2022-09-01 21:41
上网一搜就有,多的是
有没有穿越小说到唐,宋,明,的小说推荐
1个回答2023-08-18 08:50
回到明朝当王爷
唐诗宋词电子书
1个回答2022-05-15 20:27
什么格式的?
以“唐诗宋词”为题写一篇作文?
1个回答2022-09-11 07:12
唐诗不是宋词
唐诗宋词
1个回答2022-06-27 13:37
网上复制一下么,呵呵
求唐宋作家传记
1个回答2023-04-11 06:51
找《唐才子传》看看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