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万仞之渊,”——(荀子《劝学》)

2022-05-28 09:41

“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是什么意思?
4个回答
一切从实际出发。
树干不单单是长长的,还是因为他挺拔直立才显得高大!
西方有一种树木,名叫射干,树茎只有四寸长,可它生长在高山上面,就能俯临万丈深渊。

这并不是在高山上面射干得树茎就能够长得长些,而是它所生长的地势使它如此的。
站的高看的远啊
相关问答
荀子.劝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1个回答2024-02-29 05:15
《劝学》译文 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 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但它的颜色比蓝草更青;冰是水凝成的,但它比水更冷。一块木材很直,合乎木匠拉直的墨线,假如用火烤使它 弯曲做成车轮...
全文
而临百仞之渊的百仞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3-05-08 14:52
  百仞,形容极深或极高。   《列子·汤问》:“引盈车之鱼於百仞之渊、汩流之中。”《隋书·天文志上》:“今悬珠於百仞之上,或置之於百仞之前,从而观之,则大小殊矣。” 明 方孝孺 《贫乐窝记》:“戚然...
全文
《荀子·劝学篇》中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24 14:31
青出于蓝(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冰寒于水 锲而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积善成德(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蹞步,无以致千...
全文
荀子--《劝学》
1个回答2024-02-25 06:26
劝 学 荀 况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
全文
《荀子·劝学篇》中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3-04 01:05
《荀子·劝学篇》中的成语: 青出于蓝 锲而不舍 积善成德 跬步千里 积水成渊 驽马十驾 补充: 青出于蓝 出自: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锲而不舍 出自: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全文
荀子的《劝学》原文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5-08 02:58
《荀子》原文带拼音如下: jūn zǐ yuē:xué bù kě yǐ yǐ。qīng、qǔ zhī yú lán,ér qīng yú lán;bīng、shuǐ wéi zhī,ér há...
全文
求荀子劝学中的名句!!
1个回答2024-05-23 11:46
1.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2.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3.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4. 青,取之于蓝而...
全文
劝学荀子名句
1个回答2024-04-17 18:48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
全文
荀子 劝学
1个回答2024-02-23 03:24
译文: 学习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终结?答案是:从学习的科目来说,是从诵读《书》《诗》等经典开始,到阅读《礼》为止;从学习的意义来说,是从做一个读书人开始,到成为圣人为止。诚心积累,长期努力,就能深...
全文
荀子《劝学》
1个回答2024-02-27 02:49
文章先设两喻引出论点:“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这说明学习要注意积累。荀子根本不承认“天生圣人”的说法,他指出人只要努力学习,“积善积德”,就可以...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