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蒹葭》的只要内容是什么?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内心情感

2022-12-15 02:35

1个回答
《蒹葭》主要表达的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即,若即若离】的情感

作者所描写的对象可以说是自己的心上人,就是指伊人,也可以说是指自己所追求的事业,理想等...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曦。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把握此诗对“伊人”追求的痴迷执著与追求未得的哀惋惆怅相互交织的情感内容。这是一首怀念情人的恋歌。作者的思念对象可望而不可即。中间阻隔千重,因而思心徘徊,不能自抑其无限惆怅的心情。

2.分析诗中关于蒹葭、白露、秋水等景物的描写对显示人物情感活动的作用。诗中蒹葭、霜露、秋水等景物描写,渲染出清秋的凄清气氛,为人物的情感和活动提供了特定的背景,烘托了人物凄婉惆怅的情感。

3.简析文中“白露”这一不断变化的意象对表达情感的作用。《蒹葭》是一首思慕情人的恋歌。本诗运用重章复沓的方式,借助对深秋景物的描写,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氛围,同时烘托出诗人无限惆怅的情思。“白露”这一意象在诗中被反复咏叹:“白露为霜”、“白露未晞”、“白露未已”;白露从凝结为霜到消融为水进而逐渐干涸,这三种状态暗示了时间的推移,而诗人则在这时间中徘徊瞻望,进行着无尽的求索与探寻。意象的设置不仅提供了诗人活动的背景,构成情景交融的优美意境,而且随着意象的变化,诗人因可望不可及产生的情感逐层加深,愈加惆怅而无法自抑,怀人之情表达得愈发飘渺,耐人遐想。

4.认知诗中的比兴手法及其作用。文章中由秋景起兴,“蒹葭”、“白露”、“秋水”的意象既点明了节令,表现出秋意的萧瑟,又渲染出全诗朦胧迷离的情感氛围,这种具有飞跃性与呼唤性的起兴正是民谣语言诗化的早期形态,是中国文学借景抒情传统的萌芽。

5.认知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及其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此诗采取重章叠句的形式,一唱三叹。诗人情感丰富,非反复咏叹不能尽其志意。由于在重复中变换个别词语,写出了白露从凝结为霜到融化为水而逐渐干涸的过程,表现了时间的推移。而诗人又在这时间的推移之中,上下求索,排徊瞻望,章法的重叠也显示了情感的逐层加深。
相关问答
夏达的蒹葭是一个什么故事
1个回答2024-02-12 13:02
蒹葭 一条白鲑化为少女救了一位受伤的少将军,但李老儿捕到鲑鱼并顿了汤给少将军喝,最后少将军从碗底的朱红耳坠知道了顿了汤的鲑鱼就是那天救她的少女.
《关雎》和《蒹葭》两首诗所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1个回答2022-12-14 03:15
一个求爱,一个是思念
以故事形式表达诗经蒹葭的主题思想
1个回答2024-03-11 07:42
就是一名痴情的男子,每日清晨临水读书,偶然遇到对岸浣衣女子,然而从未真正看清过她的容貌,几次想涉水而过,或者问她,要么她消失了,要么她不回答,惊鸿一瞥,桃花笑春风而已
蒹葭的成语蒹葭的成语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01 21:42
蒹葭的成语有:蒹葭伊人,蒹葭倚玉树,不为已甚。 蒹葭的成语有:不名一钱,葭莩之亲,不齿于人。2:拼音是、jiān jiā。3:注音是、ㄐ一ㄢㄐ一ㄚ。4:结构是、蒹(上下结构)葭(上下结构)。 蒹葭的...
全文
夏达的蒹葭讲的什么?
1个回答2024-04-30 02:00
一条白鲑化为少女救了一位受伤的少将军,但李老儿捕到鲑鱼并炖了汤给少将军喝,最后少将军从碗底的朱红耳坠知道了炖了汤的鲑鱼就是那天救她的少女。
《蒹葭》中是蒹葭凄凄还是蒹葭萋萋
1个回答2023-01-09 05:15
有多种版本,人教版的是“蒹葭萋萋”,苏教版的是“蒹葭凄凄”。以前都是用的人教版,现在很多地区都使用地方教材了,即“苏教版”、“浙教版”等,上面都是“蒹葭凄凄”。
蒹葭? 什么意思
4个回答2022-11-23 06:47
就是芦苇。有的解释说是初生的芦苇,不过初生的芦苇应该是春天,没有霜的。也就无所谓白露为霜了。所以按芦苇解释。 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千古名句啊。
蒹葭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3-20 07:40
就是芦苇。有的解释说是初生的芦苇,不过初生的芦苇应该是春天,没有霜的。也就无所谓白露为霜了。所以按芦苇解释。
蒹葭之思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10-15 09:01
拼音: jiān jiā zhī sī 解释脊搜信: 蒹葭:初生的芦苇。思:思念,漏颤怀念。指恋人的思念之情。 出处: 《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例句:...
全文
蒹葭 讲了什么
1个回答2024-01-24 14:00
蒹葭 【作者】《诗经》 【朝代】先秦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