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夷叔齐何为饿死于首阳山之下,子以忠者为必用乎

2022-12-26 08:29

1个回答
孔子在《论语》中曾先后多次赞颂伯夷、叔齐,评价伯夷、叔齐“古之贤人也”,“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并评价夷齐“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相传其父遗命要立季子叔齐为继承人。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给伯夷,伯夷不受,叔齐也不愿继位,先后都逃往周国。周武王伐纣,二人扣马谏阻。武王灭商后,他们耻食周粟,采薇而食,饿死于首阳山。
相关问答
伯夷叔齐为什么要饿死于首阳山呢
1个回答2022-09-25 18:22
愚忠、守义。
伯夷叔齐这个成语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2-12 14:40
基本解释:   商末孤竹君之二子。相传其父遗命要立次子叔齐为继承人。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给伯夷,伯夷不受,叔齐也不愿登位,先后都逃到周国。周武王伐纣,二人叩马谏阻。武王灭商后,他们耻食周粟,采薇...
全文
谁能给讲一下伯夷和叔齐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3-03 15:19
伯夷和其弟弟叔齐生活在殷纣失道、西周兴起的王朝更替之时。他们本来是辽西诸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后来因为兄弟之间互相谦让,都不愿意自己去接替父亲留下来的位置,而先后逃出,准备到西伯姬昌那里。可是等赶到...
全文
叔夷伯齐典故?
1个回答2024-03-02 06:18
《史记·伯夷列传》载:“……伯夷叔齐耳心 ,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现存二冢,各高4米,周长45米。墓之东面原有二贤庙,已毁。现存“采薇歌”、“伯夷颂”碑记两通和“伯夷叔齐庙...
全文
伯夷和叔齐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3-09 02:39
这两个人是商朝的人,两人都是孤竹国国王的儿子。国王喜欢小儿子叔齐并立下遗嘱,立叔齐为以后的国君。可是叔齐不愿意违背立长子为王的规矩,请哥哥伯夷做国王,可是伯夷执意不愿意继承王位。为了让弟弟安心做国君,...
全文
伯夷叔齐这个成语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2-17 02:26
基本解释:   商末孤竹君之二子。相传其父遗命要立次子叔齐为继承人。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给伯夷,伯夷不受,叔齐也不愿登位,先后都逃到周国。周武王伐纣,二人叩马谏阻。武王灭商后,他们耻食周粟,采薇而...
全文
古人伯夷和叔齐的故事简介?
1个回答2024-02-21 07:45
古之贤人也。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求仁而得仁,又何怨。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孔子评价伯夷叔齐圣之清者。——孟子评价伯夷叔齐故伯夷、叔齐非于死之日而后有名也,其前行多备矣。——管子评价伯夷叔齐圣人德若...
全文
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这个典故讲的是什么道理?
3个回答2023-12-11 19:11
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这个典故讲的道理主要是: 1. 气节:伯夷和叔齐在面对权力和财富的诱惑时,坚守了自己的气节,选择了饿死,表现出了高尚的品质和道德。 2. 忠诚:伯夷和叔齐是商朝末年的忠臣,他们因...
全文
伯夷叔齐典故是什么?
2个回答2023-11-19 03:49
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孤竹君死后,按照遗嘱要立次子叔齐为君。叔齐让给哥哥伯夷,伯夷偷偷的走了,叔齐也不肯继位,也逃走了。百姓只好立孤竹君的另一个儿子为君。伯夷、叔齐听说西伯昌(周文王)善养老人,...
全文
什么是伯夷叔齐的故事
1个回答2023-12-12 07:32
伯夷和叔齐,是孤竹国国君的两个儿子。他们的父亲想立叔齐,还没有实现,父亲就死了。叔齐便让伯夷做国君,伯夷说:“(父亲要你做国君),这是他老人家生前的旨意啊!”坚决不肯做国君,于是逃走了。叔齐也不肯做...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