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性格培养故事

怎样培养4岁男孩子性格 培养4岁男孩子性格的方法
1个回答2024-02-24 20:02
1、应该合理的爱孩子。不要太严格,也不要骄宠。在教育孩子时,家长应该用正确的、合理的爱去教育孩子,不要太苛刻,或者打骂孩子;也不能太骄纵孩子,这两个极端方式都不利于孩子成长的。教育孩子时,面对孩子的错误,就要及时指出并让他改正。比如孩子打人,家长不能说“我家孩子真有劲!”这样是误导孩子,骄纵孩子的表现。很多爷爷奶奶都有这样的情况。孩子错了就是错了。

2、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要有一个好的心态。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应该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主要就是要知足,对孩子要“高标准,低要求。”毕竟是孩子,如果孩子哪怕有一点进步也是好的,比如让孩子收拾好房间,这是很难的,如果孩子能叠起几件衣服了,家长就应该鼓励孩子,但是要具体一些,比如说“你叠的衣服真好,继续努力吧”,不要笼统的说“你真是太棒了”。

3、引导孩子用做游戏的方式来表演良好的行为举止。孩子都喜欢角色表演,如果孩子不好好的吃饭,家长可以引导孩子用游戏的方法来进行吃饭。比如拿孩子的碗筷,让孩子自己摆放整齐,然后家长依次摆放好餐具,这样再由孩子来安排表演,一般孩子都会非常配合的。但是该吃饭就要吃饭了,不能让孩子玩的没完没了。家长可以给孩子讲好了,吃完饭,接着做游戏。

4、惩罚孩子的时间要短。当孩子犯错时,对于这个阶段孩子的惩罚时间不能过长,否则会导致一些负面影响的,比如孩子总是往地下随便扔果皮纸屑,家长为了惩罚孩子,就让他扫地、拖地,注意打扫几分钟就可以了,不要时间太长,否则会让孩子感觉没有信心,缺乏对家长的理解。
怎么从小培养孩子的情商,感觉这方面的培养还是很重要的
1个回答2024-01-27 22:55
你好!首先要营造一个结构还有环境良好的家庭,这样孩子的情商都会发展很好的。
培养孩子的自控力的方法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控力
1个回答2024-01-25 09:17
1、信守承诺、让孩子学会等待。首先,取得孩子对家长的信任很重要,在与孩子的交流中,信任是基石,在孩子的成长环境中,家长占有绝大一部分,想要培养孩子的自控力,家长就要以身作则,信守承诺。不要孩子想要什么,就立刻的满足,这样孩子会越来越没有耐心,锻炼孩子自控力的第一种方法就是让孩子学会等待,最好的方法就是奖励延迟法。所谓的奖励延迟法,就比如说妈妈正在做家务,但是孩子在一旁无聊,想要妈妈陪着他玩,这时妈妈就可以说“帮妈妈把桌子擦干净,妈妈就陪你出去玩好不好?”,孩子会很开心的帮妈妈把家务做完,这样并不是立刻陪着孩子玩,而是将奖励延迟,让孩子耐心的做事等待。但是如果家长已经说出了对孩子的奖励,就要信守承诺,因为这时孩子的内心已经充满期待,如果家长食言,孩子会渐渐对家长失去信任,之后家长再对孩子说什么,孩子都不会相信就很麻烦了。
2、角色扮演。游戏中学会自控对于一个精力旺盛,根本静不下来的孩子来说,让他安静的坐着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让他假扮一个稻草人,他可能会安静好一会。角色扮演是培养小孩子自控力的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因为在小孩子看来,这是一个和他玩耍的游戏,很容易融入到其中,在玩耍中就不知不觉的提高了他的自控能力。最主要的是因为游戏都是有固定的规则的,孩子会主动的认真对待,在遵循原则的同时,孩子的自控力也达到了一个早期的训练。
3、反习惯培养。逆向引导训练什么是反习惯,反习惯就是与正常的思维相反,比如看同一幅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赏,得到的感受也各不相同。对于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可以使用反习惯训练,把简单的事物换个角度复杂化,让孩子的注意力更集中,比如让孩子用红色的笔写“黄”这个字,用蓝色的笔写“绿”这个字,可以提高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
4、学做计划、让孩子养成好习惯计划是自我控制最关键的一环,有计划有目的去做事,孩子的自控力一般也比较强。鼓励孩子做计划,每天要做什么,玩什么,长期的坚持下去,孩子慢慢养成习惯,长大了对孩子绝对有很好的帮助。
5、多学一门外语。研究证明,学习多种语言,可以提高孩子的自制力。多学习一门外语,在两种语言切换的时候,就要集中注意力避免另一种语言的干扰,对于自我控制能力的锻炼很有效果。孩子自控力的培养很重要,不但是为了将来的成长有很好的帮助,对家长来说也会省心很多,所以,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一定要慢慢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
怎么培养孩子阅读能力 怎么培养孩子阅读能力四岁
1个回答2024-02-02 00:53

1、坚持鼓励教育。要坚持鼓励孩子不断去学习,鼓励式的教育会让兆野镇脊运孩子更为自信,也会更让孩子激起学习的愿望。

2、阅读和识字相结合。孩子学习的时候应该把阅读和识字有效的结合起来,阅读和识字不是割裂的关系,它是一种滚雪球的学习方式,滚动发展的关系,识字促阅读,阅读带识字,而想要利用好滚雪球的学习方式建议按照“学阅读”的方式去践行,这样能最族粗大程度提高学习效率。

阅读可以培养孩子哪些能力 阅读培养孩子哪些能力
1个回答2024-02-23 12:21
1、阅读能让孩子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阅读能提供丰富和多元的知识,让孩子能够在充实精神世界的同时获得全新的“精神食粮”。长期的阅读,能让孩子具有批判性思维,并且在生活方面更加有独立的思想,做事也会更加有层次,并且能够多角度思考自己的生活,从而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2、阅读能够充实孩子的内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从书中学习到的知识懂得学以致用,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这也是属于自己的本领。从书中学习到的知识,在未来的学习中都将有用武之地。化古今中外优秀人士的智慧与经验为自己的东西,不断充实自己的内在,成为一个真正有深度的人。
3、阅读能够适当解压。2009年的一项科学研究表明,30分钟的阅读具有与30分钟瑜伽相似的解压效果。不仅如此,阅读还能作为孩子休闲娱乐的工具,在精力高度消耗时,能够使身心得到放松的效果。孩子在繁忙的学业生活中,抽出时间读一本好书,也能为生活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4、阅读能够维系家庭关系。家长在为孩子读读物的同时,不仅可以传递阅读的好处,还可以与孩子进行互动。在阅读中分享读书的心得,相互交流共同讨论,能够促进亲子之间感情升温,从而维系家庭关系和睦。
5、阅读能够培养个人能力。阅读能够带来的好处有太多太多,爱阅读的孩子在听、说、读、写方面,要大大强于不爱阅读的孩子。在阅读中欣赏到的优美语言,掌握语言文字的能力,拥有较强的语言沟通能力,都为孩子的写作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多方面的阅读涉猎,不仅能在未来学习中派上用场,还能培后协调沟通能力。
如何培养出有教养的孩子?
1个回答2024-02-06 13:36

很多人受过教育,但却没有教养,有教养比拿到文凭更重要,而教养或修养的养成,跟孩童时期的经历有很大关系。

世界知名教育家斯宾塞曾说过:“一个人全部品德的基础就是礼仪修养,那些不良的举止和不礼貌、不文明的行为,不但对孩子自身发展不利,而且也会严重危害孩子的品性。”

一位哲人说过:那些言行举止得体的人,往往非常谦虚谨慎,彬彬有礼,待人谦和,从不装腔作势,更不会夸夸其谈,招摇过市,他们总是通过自己的行为来证实自己的内在品质,不愠不火。

这样的孩子将来自然会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他人的交往也会更加的顺利融洽。

作为父母,我们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这种品性呢?寿长华先生给我们列出几点建议可以供您参考:

一,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还要从思想到行动,都要把培养孩子真正的当一回事,严格要求孩子。

比如在欧美一些国家,早上起床后,父母和孩子要相互问好;在出门前要互相说再见;在晚上睡觉前,父母和孩子还要互说晚安。

在跟孩子说话的时候,要尽量多使用“请”、“谢谢”、“对不起”、“好吗”等礼貌用语,长此以往,孩子也就学会了,这就是言传身教。

如何培养孩子的好修养
1个回答2024-03-07 08:34

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宝宝的好修养

培养宝宝的好修养是所有父母都很关心的问题之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可以让你轻松教养出宝宝的好品格。

生活方面

不要急于让宝宝做他们还没有能力做到的事情。比如,宝宝一般要到2岁左右才会从生理上和心理上接受如厕训练,在此之前出现尿湿裤子的情况都是正常现象。过早强迫训练宝宝规律排泄,会给宝宝带来很大的精神负担,甚至遗留长期的身心问题。另外,不要因为宝宝的行动慢而剥夺宝宝自己的动手能力,给宝宝充足的时间,让他们自己来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也是培养好修养的方法之一。

心灵方面

不要太着急让宝宝学会分享。在宝宝的成长路途上,建立“我的”物权意识是十分可贵的一步,只有先明白什么东西是“我的”,才能开始建立分享的概念,不能要求很小的宝宝让他把自己的东西分享给别人。另外,不要着急让宝宝学会控制情绪。如果急着控制宝宝的感情渠道,掐断宝宝体验自己情绪的机会,让宝宝觉得哭、生气、难过等负面情绪是不对的,是很可怕的事情。容许宝宝犯错并从错误里学习,给他们尝试犯错,而不是着急地把他套入自己的心理模式。让宝宝知道,在别人面前自由、毫不害羞地把自己的想法清楚地表达出来,是最可贵的权利。

学习方面

有很多父母都奉行一个理论,那就是“不让宝宝输在起跑线上”,于是父母总是着急让宝宝学很多东西,比如,钢琴、围棋等。其实,宝宝的学习是有敏感期的,父母要注意观察,当敏感期到来时,给宝宝创造适当条件,不增加过多压力,不剥夺宝宝学习的权利,宝宝自然就会学得很好。但是,如果宝宝全部生活内容都是枯燥的学习,学习就不再是愉快的而是痛苦的,那就会使宝宝的敏感期迟迟不来,甚至消失,宝宝学习就会感到很吃力。过早获取与认知能力不相符的知识,反而影响脑部发育与智力开发,把想像力与创造力从脑部驱逐出去。过早追求成绩,也容易让宝宝把旁人的关注作为荣誉,不再关注自己内心的感受。

其实,归根结底,培养宝宝具有好修养的最佳办法,就是顺其自然地给予宝宝所需要的。父母要足够了解自己的宝宝,清楚地知道宝宝现阶段的需求,无论是学习,还是品德,都需要父母的耐心疏导和观察。

孩子读书过目不忘的本领要从小培养,如何培养孩子看书
1个回答2024-01-20 19:04
阅读环境真的很重要。
家长在周末时可以多带孩子去图书馆看书和参加阅读活动,让孩子多多浸渍好的影响。
当然,家里还是培养孩子阅读习惯最重要的地方。爸妈可以给孩子买一个单独的书柜,准备不同类型和风格的儿童书籍,告诉他这是你的书,让他建立对书的归属感。当然,书当然不限于书架,最好能让孩子在家里随时随处都能找到合适的书去读。
以前见过一个极好的做法:有个爸爸为了鼓励女儿读书,为她搭建了一个“专属的阅读空间”,布置的如同童话森林,孩子非常喜欢一个人坐在童话森林里,安静地读书。
坚持每天给孩子读书讲故事

儿童阅读经历不同的阶段:绘本、讲故事、文字阅读。
给儿童讲故事这个阶段非常重要,数十年来的研究显示:一个儿童听父母讲故事的时间长短,与他数年后的阅读水平有很大关系。给孩子大量的阅读可以显著提高他的听、说、读、写能力。
每天给孩子朗读15分钟。说起来容易,坚持下来不容易。但只要几个月的时间,你会发现孩子对阅读的热爱。
讲完故事之后,可以根据孩子的反应来判断。当你的孩子开始要求你再讲长一点时间时,说明他可以集中更长时间的注意力,他开始对阅读感兴趣,你可以适当延长一点时间。
阅读不能强迫,要适当引导。
虽然前面说,家长尽量少带孩子看电视,但是有选择性看一些还是需要的,特别是一些经典原著改编的电视电影。
当然,如果可能的话,孩子直接读原著当然是最好的。但是如果孩子不乐意的话,可以先用接受度较高的电视电影来“做媒”,吸引孩子去读原著。
输入之后,输出同样非常重要。
在孩子阅读书籍之后,家长可以多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来增强孩子思考能力、沟通和表述能力。
如果孩子只是一味地阅读,所看的书可能只是堆砌在脑中的信息。如果家长能鼓励他说出自己的读后感,在他表达之前实际上他经历了一次深度的思考;在他表达的过程中,他也一定程度上锻炼了自己的沟通和表达能力。这对他后来基本写作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有位爸爸是这样做的:“每次我让孩子看书,他都以功课忙为理由,一律拒读。但我却找到了他的一处软肋,就是他的作文差。一次他在写一篇作文之前,我先让他看了一本书,读一遍,记一遍,让他将所有能理解的词汇尽量恰如其分地用在作文中,结果,老师的评判是‘语言生动形象’。于是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渐找到了写好文章的方法,自己便主动找书来读。”
阅读是一辈子的修行。
可能在短期内看到明显或直接的效果,很多时候它都是一项隐性技能。所以,家长千 万要抛弃通过短时间阅读迅速达到某种效果的想法,千万不要觉得孩子近期多读几本书就能马上写好作文了。
事实上,孩子大量阅读的效果可能会在初、高中才能明显体现出来。日积月累的阅读培养了孩子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这项基本能力的提高将大大促进孩子的学习和写作 。
孩子读书越多,知识和知识之间能够产生的连接就越多,也许某一天能出现爆炸式的绽放。
所以,让孩子坚持阅读,总有一天会开出最美的那朵花。
于丹老师的演讲分为四个主题,一是如何培养孩子的孝心,二是如何培养孩子的爱心,三是
1个回答2024-01-27 09:22
《论语》的朴素和温暖,就在于里面天下大道之志,更重要的是它永远不失脚下朴素的起点。

孝敬之道就是这样朴素的起点。

我们今天已经远离了产生孝道的宗法社会。在现代社会中,父子的关系已经不存在跟群臣关系的对应,那么,是不是可以说,“孝”已经过时了?

是不是在今天这样一种人人平等、法律公平的社会里,“孝”就不是做人的很笨了呢?



一本《论语》捧在手里,我们说它是朴素的,是温暖的,那么它的朴素和温暖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论语》的朴素和温暖,就在于里面不仅有天下大道之志,更重要的是它永远不失脚下朴素的起点。

也就是说,《论语》告诉我们修身养心的道理,并且还会给出一条脚下的路,让我们抵达自己的理想。

孔子和他的学生有很多的问答。有一天,颜回、子路跟老师在一起聊天。老师说:“你们每个人都说说自己的志向吧。”

子路说:“我的志向就是,衣服、车马这些好东西,与朋友一起享用,用坏了也没有什么抱怨。这就是我的愿望。”

颜回说:“我的愿望呢,就是一个人不经常夸耀自己,也不经常宣扬自己的功劳,能够做到谦逊也就可以了。”

这个时候,学生们发现老师还没有说话。子路对老师说:“希望听听老师您的志向。”

孔子呢,就淡淡地说出对自己人格理想的描述,很简单,就三句话:“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孔子的志向就是希望做到让老人得到安顿,让朋友对自己信任,让年轻人对自己怀念。

我们想一想,每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不可能摆脱跟三种人的关系,那就是我们的长辈--- 生我养我的父母,我们的平辈--- 一生相伴的朋友,我们的晚辈--- 自己的儿女。



孔子先不去谈我们怎样建设家国社稷,怎样建立多少功勋,而是说让我的老人都可以安顿了,让我的朋友对我可以信任、托付,让孩子们觉得我是个值得追慕、缅怀的,如果我的存在能够让这三种人心中有这样的种种寄托,也就够了。



这里满面,摆在第一位的是“老者之安”。

我们都在说,中华民族一种美德叫孝敬,但是,我们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孝吗?





一个“安”字容易做到吗?让老人外在得其安身,内在得其安心,可能每个儿女都有自己的做法,但是真正能够做好却很不容易。

中国民间有个说法,叫做“百善孝为先”。一切善行都是从孝开始做起,因为这是人生中最深刻的亲情,人人不可回避。

在孝顺这件事上,民间还有这样一个说法,叫做“论心不论迹”。我们知道,不一定每一个孝子都有充足的钱财和高贵的地位,能够按照他的梦想把爱折合成一种物质条件给他们的父母。有时候一个深刻的心愿,但是做起来却只是一件朴朴素素的小事,小到微乎其微。

对老人的这种安顿,也许我们有种种标准,比如买多大的房子,买什么样的车,带老人到什么地方旅游,让他穿什么样的衣裳,有什么样的饮食,但是这些能让老人真正安心吗?

很多学生曾经问过孔子,什么叫做“孝”。“自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游去问老师,什么叫做孝啊 ?老师说,现在的所谓孝,就是说能养活自己的老人就行了。但是这真的就是孝了吗?

孔子接着反问,你看狗马这个动物都能得到饲养,如果你只是做到让父母衣食无忧了,但你对他们没有发自内心的尊敬,那跟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这里孔子又是一个反问句:“曾是以为孝乎?”你竟然认为这是“孝”吗?

子夏问老师什么叫孝。孔子又说了一种现象,他说:做子女的要尽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你看看今天的所谓孝,就是有一些要做的事情,孩子们都会去抢着去干;在一个物质条件不很丰富的条件下,尽量让长辈做到有吃有喝。但是,这样竟然可以算“孝”吗?

孔子的反问是令人深思的。中国人常常将“孝”和“敬”连用,孝敬孝敬,孝为行,敬为心,关键是我们心中对父母有那份深深的敬吗?



今天是生活节奏加快的时代,儿女们总是太忙太忙了。

面对父母,今天的儿女应该要问问自己:如何要让老人因为有自己这个孩子而得到安顿,我们怎样做到真正的孝?



今天我们总在说,孝敬是一种美德。但是,它不是一种本能。我们反过来说一个命题,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有人说过那是美德吗?没有,因为那是近乎本能。

这个世界上,生物之爱都存在这样一种现象,这个现象很美好,但也近乎残酷:所有的爱都是下行的,也就是父母对儿女的爱。对父母来说,儿女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所以父母怎么尽心都不为过。

我们看到很多故事,比如孩子得病了,这父母守在手术室外面,说把我的肝脏移植给他吧,把我的肾脏移植给他吧。我想,如果说能移植心脏,那肯能十个妈妈里面有九个愿意。

但是,我们去找找儿女为父母做过什么事情,肯能远远不如父母对儿女做的多。

怎么理解我们做到的孝,让我们从孔子的这两个反问句开始:我能养活父母了,是孝吗?我凡事抢着做让父母有衣有食,是孝吗?那我们先来看看,父母对孩子这一生又意味着什么?

有这样一个故事(小男孩与大树的故事)

...

这个故事,其实说的就是我们的父母和我们的一生。

老树就是我们的父母,我们都是在树下玩大的孩子。我们每个人都体会过这样的一种成长,在父母身边长大,走向社会。但为什么人到最后才会归来呢?这就是平时常说的“不养儿不知父母恩”,真到自己当了父母的时候才知道自己的父母有多么的不容易。

可是,真等到我们树根边的时候,心里就已经有太多的遗憾了,有很多能做的事情我们已经错过去了。然而,父母跟我们很少计较。

这个故事听起来好像很残酷,但儿女的一生,不就是从父母身上获得了那么多的东西吗?父母付出的是他们生命中最宝贵的爱。

为什么孝敬是一种要大力提倡的公共美德,而不是每一个个人的生命本能呢?同样是血缘,为什么下行的爱这么自觉,如此浓烈,而上行的爱有时候却显得牵强呢?  这个可以么?
培养孩子想象力的重要性,怎么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1个回答2024-03-15 17:13
在人的智力活动中,想象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想象力是人类独有的才能,是人类智慧的生命线。优秀的想象力对于一个杰出人才来说是必需的。人的大脑具有四个功能部位:感受区、贮存区、判断区和想象区。人们运用前三个部位功能的机会多,而应用想象区的机会少,一般人仅仅应用了自己想象力的15%。可以说,想象能力应用多少是评价一个人智力高低的标准之一。
爱因斯坦16岁时曾问自己"如果有人追上光速,将会看到什么现象",以后他又设想"一个人在自由下落的升降机中,会看到什么现象"。他在充分发挥想象力的基础上,经过严格的逻辑思维和严密的数学推导,创立了相对论,获得诺贝尔奖,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作为一个发明家,他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想象力。爱因斯坦自己也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总之,想象力是人智力发展的基础和标准,所以这是一项不可忽视的能力。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