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修建的原理

2022-12-28 03:46

1个回答
原理:分流分沙、泄洪排沙、引水疏沙。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具体地说,利用鱼嘴分水堤从眠江引水灌溉,枯水期,自动将眠江60%的水引入内江,40%的水排入外江;洪水时,又自动将60%的水排入外江,40%的水引入内江。都江堰建于眠江弯道处,江水至都江堰,含沙量少的表层水流向凹岸,含沙量大的底层水流向凸岸,将洪水冲下来的沙石大部分从外江排走。进入内江的小部分沙石,利用伸向江心的虎头岩的支引、宝瓶口的节制和"离堆"的顶托,将大部分沙石从飞沙堰、人字堤排入外江,使宝瓶口引水口和灌区干流免遭泥沙淤塞;利用宝瓶口引水口控制进水量,既保证了灌溉用水,又防止了过量洪水涌入内江灌区,造成灾害。能自动调节进入灌区的水量,都江堰是成功运用自然弯道形成的流体引力,自动引水、泄洪、排沙的典范。在江中埋石马作淘滩标志,立"三石人"观察水情消长,开创了中国古代水情测量的先例。。
相关问答
都江堰古建筑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3-11 20:49
历史事件 李冰创建都江堰 秦昭王后期李冰任蜀郡守期间(约公元前276~前251年),在深入调查研究、总结前人治水经验的基础上,精心选择在成都平原顶点的岷江上游干流出山口处作为工程地点,团结...
全文
都江堰的建成起到什么作用
1个回答2023-03-10 21:25
防洪灌溉作用,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
都江堰堰功道人物都是 哪些
1个回答2024-05-10 15:56
为了纪念治水先贤,都江堰人修建了一条长150米,宽14米的堰功道,左右置放了十二尊古朴凝重的青铜雕像,他们是文翁(西汉)、诸葛亮(三国)、高俭(唐初)、章仇兼琼(唐)、刘熙古(宋)、赵不忧(宋)、吉当...
全文
都江堰堰功道人物都是 哪些
1个回答2024-04-27 06:41
为了纪念治水先贤,都江堰人修建了一条长150米,宽14米的堰功道,左右置放了十二尊古朴凝重的青铜雕像,他们是文翁(西汉)、诸羡伍旦葛亮(三国)、高俭(唐初)、章仇兼琼(唐)、刘熙古(宋)、赵不忧...
全文
都江堰修建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1个回答2022-11-01 03:45
(2011·咸宁)都江堰以灌溉为主要功能。
都江堰的建成有何重要意义?
1个回答2022-10-04 08:45
由此把成都平原变成了不旱不涝的天府之国。
都江堰的传奇故事
1个回答2024-01-26 02:05
秦蜀郡太守李冰建堰初期,都江堰名称叫“湔堋”,这是因为都江堰旁的玉垒山,秦汉以前叫“湔山”,而那时都江堰市的主要居住民族是氐羌人,他们把堰叫做“堋”,都江堰就叫“湔堋”。 到三国蜀汉时期,都江堰地...
全文
都江堰都有什么故事?
1个回答2024-01-21 23:45
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司马迁奉命出使西南时,实地考察了都江堰。他在《史记·河渠书》中记载了李冰创建都江堰的功绩。 东汉顺帝时(公元126~144年),张陵从洛阳越秦岭到鹤鸣山修道,汉...
全文
都江堰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5 10:15
四川灌县二王庙山脚有一座索桥,叫做“安澜桥”。桥身有一里光景长,是用粗的竹索挽成的,竹索上面铺着一块一块的木板,木板铺得不整齐,中间还露缝。木板不宽,也不长,三个人并排走在上面,就不大方便。有的板上有...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