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听诊器可以听到心跳的声音

2022-12-31 10:00

人心跳的频率约为1.2 Hz , 属于次声波,为什么用听诊可以听到心跳的声音?
1个回答
人听到声音的原因是所谓“声音”就是物质间相互振动传导例如空气振动人耳中鼓膜等,转化为脑电流,人就“听”到了声音。其中人耳朵能感受的振动频率为20-20KHZ。
人对声音的感受标准还有一个是音量,和波长有关,正常人听觉的强度范围为0dB—140dB。
换句话说:音频范围内声音太响太弱都听不到,音量范围内音频太小(低频波)或太大(高频波)也听不到。
人能听到声音还和环境有关,人耳有屏蔽效应,就是强声可以遮盖弱声。
人体内部的声音如心跳声、肠鸣音、湿罗音等甚至血液流动的声音不大能让人“听”到的原因是音频过低或音量太小了,或被嘈杂环境遮蔽掉了。
听诊器的原理就是物质间振动传导参与了听诊器中的铝膜,而单非空气,改变了声音的频率、波长,达到了人耳“舒适”的范围,同时遮蔽了其它声音,“听”得更清楚。
相关问答
听诊器是怎样把心跳的声音传到医生的耳朵了里的
1个回答2024-02-19 05:32
听诊器有一个膜, 心脏的跳动震动膜片, 膜片再将声音震动传递到医生耳朵里.
听诊器是怎么样把心跳传到医生耳朵里
1个回答2024-02-10 01:21
听诊器主要由拾音部分(胸件),传导部分(胶管)及听音部分(耳件)组成。 声音通过空气或物质传播。心脏的跳动的声音很小,但通过听诊器后,可稍微放大吧
课文精彩内容回放。 有一次,我用医生的听诊器,静听自己的心跳,那一声声...
1个回答2024-03-14 03:04
1.《生命生命》   杏林子    2.虽然……但是……    3.一个人的生命只属于自己,我们必须对自己负责,好好地使用生命,让人生更有意义。(意思对即可)
听诊器谁发明的
1个回答2023-05-19 17:30
林奈克听诊器的发明者
听诊器的原理
1个回答2024-02-15 09:16
听诊器的工作原理:改变现有听诊器听诊原理,通过一种结构如话筒或声电晶体将由人体内发出的声波信号转变为电波信号,再通过一集成放大电路,将电波信号大幅度放大,最后通过耳机或扬声器将放大了的电波还原为声...
全文
听诊器知道别人的思想吗
1个回答2024-02-17 10:51
听诊器只能听到心血管波动的声音、浆膜层摩擦的声音,呼吸道气体进出的声音、浆膜摩擦的声音和消化道肠蠕动的声音、气过水声。别的什么都听不到。 人的思想是大脑细胞产生的活动,目前为止,还无法检测到人的思想。
听诊器的原理
1个回答2024-02-29 22:23
【】 ,是通过一种结构如话筒或声电晶体将由人体内发出的声波信号转变为电波信号,再通过一集成放大电路,将电波信号大幅度放大,最后通过耳机或扬声器将放大了的电波还原为声波,从而得到一放大了的人体内声...
全文
听诊器的变化这篇作文主要讲什么
1个回答2024-03-03 23:02
1听诊器的变化过程2起解释说明3传统的听诊器无法是医生做出准确判断,电子听诊器使医生不会错过任何有价值的线索。4(1)旧貌指不容易做出准确判断的听诊器,新颜指能够做出准确判断的听诊器。旧貌换新颜意思是...
全文
听诊器原理
1个回答2024-03-11 20:59
听诊器原理: 耳塞线或者单元处受外界碰撞或者空气摩擦,产生的 振动通过耳塞线直接(入耳的线一般硬度大些,有利于传导振动)传递到耳道内,产生让人很不愉快的声音。 后挂式耳机能极大改善听诊器效应。个人建议...
全文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谁发明的?
1个回答2024-03-09 03:29
听诊器是1816年由法国医师林奈克发明的。当时,林奈克为一胸痛的肥胖病人看病,他将耳朵贴在病人的胸前,但是病人肥胖的胸部,隔音效果太强了,听不到从内部传出来的声音。林奈克非常懊恼,在小路上漫步也在思考...
全文